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2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完全免费 | 140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84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63篇 |
2011年 | 64篇 |
2010年 | 55篇 |
2009年 | 66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33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研究了外源Ca2+对盐胁迫下耐盐性不同的2个水稻品种(武育粳3号和IR36)光合作用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Ca2+能有效改善水稻的光合作用,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均较盐胁迫条件下未加Ca2+处理有明显的增加。细胞间隙CO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的升降速度也是加Ca2+的处理比未加Ca2+的处理快。外源Ca2+能提高水稻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此外,外源Ca2+还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并有效增强SOD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钙镁磷肥和硅肥对Cd、Pb、Zn污染土壤上小白菜生长和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在 Cd、Pb、Zn污染的酸性土壤上 ,钙镁磷肥和硅肥对小白菜生长及污染元素 (Cd、Pb、Zn)和养分元素 (N、P、K、Mn、Fe、Cu)吸收的影响 .结果表明 :钙镁磷肥显著促进小白菜的生长 ,显著抑制 Cd、Pb、Zn对小白菜的毒害及向地上部的迁移 ,对 N、K、Cu、Mn的吸收也有显著抑制作用 ;硅肥对小白菜生长的促进效果及对 Cd、Pb、Zn吸收的抑制效果较差 .提高土壤 p H是抑制小白菜重金属吸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钙与果品贮藏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论述钙在果实中吸收、分布和积累及钙与果实贮藏的生理关系,归纳了钙延缓果实衰老可能机制及提高钙含量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4.
5.
6.
通过苹果幼果期果面喷钙获得试材,采用逐级提取法测定红富士和新红星两个品种贮藏过程中钙形态的变化;采用焦锑酸钾沉淀-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方法,研究果实细胞中钙的亚细胞分布特点及其相应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增加,红富士和新红星苹果果实水溶性钙和果胶钙含量下降,磷酸钙和草酸钙以及硅酸钙含量相应增加,与对照不喷钙比较,喷钙明显增加贮藏苹果果实各种形态钙的含量;品种间红富士苹果全钙及各种形态钙含量均显著高于新红星。钙均匀分布于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核膜和核质,并在液泡内堆积;缺钙时核膜模糊或断裂,且钙颗 相似文献
7.
活化磷矿粉在砖红壤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砖红壤酸性强和活性铁、铝含量高,对磷固定强烈,磷肥有效性低.为了提高磷肥利用率,将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与磷矿粉混合加工制成活化磷矿粉,分别施用于种植甘蔗的新垦砖红壤和种植大白菜的严重侵蚀砖红壤以及种植花生的水旱轮作熟化砖红壤,结果表明:施用活化磷矿粉的肥效至少与过磷酸钙相当,甚至优于过磷酸钙.因此,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和改良土壤,活化磷矿粉值得在砖红壤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柠檬酸钙对红富士苹果果实中钙含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花前15d,花后15d;花后15、30d;花后105、120d和采前35、20d等4个处理时期,对红富士苹果进行输柠檬酸钙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果实中钙含量,其中以花前和采前2个时期补钙尤为重要。钙表现为降低糖酸含量,提高果实硬度的作用,并且钙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有赖于补钙时期,喷氨基酸钙的效果与此相似,在柠檬酸钙分别和Zn、B、IAA配合使用试验中,柠檬酸钙和IAA配合使用效果最好,使果实中钙含量提高了104 .89%. 相似文献
10.
套袋红富士苹果果面斑点的发生及其与果实钙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明确苹果果面斑点病的发生与果实钙含量之间的关系,采用田间调查与仪器分析方法相结合,对套袋果实果面斑点病发生情况,包括发病果实在树估上的部位、病斑在果实上的部位、发生时间以及与果实钙含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3种类型斑点即黑点、红点、黑斑分别在6月下旬、7月中旬和8月上旬开始出现,其中黑点的发生率最高,为8.6%;斑点主要发生在树冠下层和果实的胴部;墨斑果实钙含量低于正常套袋果实钙含量10.4%,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