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4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防芽孢杆菌蛋白水解液对小白菜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沿海废弃鱼蛋白为原料分别制备含各种肽和氨基酸的广谱生防枯草芽孢杆菌T2水解液、酸水解液和自然浸提液,将其分别添加到植物生长培养基中,观察并分析了3种不同处理对小白菜根系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T2水解液明显增加了小白菜根毛的长度和密度,有效地诱导了不定根的形成,增强了植株的根系活力,且T2水解液中植物生长素IAA的前体物质色氨酸的含量也明显高于其它两种水解液,从而为开发兼具防病和增产作用的新型生物肥料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王东阳  蔡传康  闫汝东  冯志彬  张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1910-1911,1914
[目的]优化L-色氨酸发酵培养基。[方法]以大肠杆菌TRJH0709为供试菌株,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L-色氨酸合成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结果]L-色氨酸最适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50.0 g/L、硫酸铵15.0 g/L、酵母粉1.5 g/L和柠檬酸2.0 g/L。其中葡萄糖对试验效果影响最大。在该最优条件下,L-色氨酸摇瓶产量可达19.0 g/L。[结论]为L-色氨酸的中试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L-色氨酸生产基因工程菌TP01发酵的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溶氧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初始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 g/L、硫酸铵40 g/L、酪氨酸0.2 g/L、玉米浆25 m L/L、磷酸氢二钾10 g/L、磷酸二氢钾5 g/L、七水硫酸镁2 g/L、硫酸钠0.002 g/L、七水硫酸亚铁0.01 g/L、维生素B1100μg/L、维生素H 50μg/L,流加糖为浓度70%的葡萄糖(质量体积比),pH为7.0,温度为37℃,接种量为10%,溶氧控制在20%~3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哺乳仔猪外周血5-羟色胺的合成与代谢随日龄变化的规律。[方法]选用15只0、5和15日龄的英系大白猪为试验动物,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对其外周血血清中L-Trp、5-HT和5-HIAA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仔猪初生时L-Trp的含量为(16.92±1.74)μmol/L,5日龄时为(59.94±10.88)μmol/L,15日龄时为(70.42±6.48)μmol/L;仔猪初生时5-HT的含量为(12.85±1.79)μmol/L,5日龄时为(4.81±2.05)μmol/L,15日龄时为(5.49±1.09)μmol/L;代谢产物5-HIAA在各日龄仔猪血清中均未检出。[结论]随日龄增加,哺乳仔猪外周血L-Trp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5-HT的含量与L-Trp-5-HT通路转化率在初生时最高(P〈0.05),此后趋于稳定(P〉0.05)。  相似文献   
5.
L-色氨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荣庆  刘伟  皮雄娥  王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438-4440,4443
L-色氨酸在医药、食品、饲料添加剂以及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L-色氨酸的应用研究逐渐成为一项新的热点.综述了L-色氨酸在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现状,详细介绍了酶法、直接发酵法、微生物转化法等生产L-色氨酸的方法,构建了L-色氨酸高产色氨酸菌株的策略,并对L-色氨酸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采用酶法将马铃薯薯渣中的蛋白质成分除去,通过对几种酶的使用,确定使用木瓜蛋白酶去蛋白质成分效果最佳,并经过反复试验确定酶解反应单因素的最佳条件为:酶溶液质量分数为0.20%,料液比13∶1。酶解时间1 h,pH为6.5,温度65℃。对比一次酶解和二次酶解,一次酶解率在51.36%,二次酶解率可达到93.56%。所以最终选择二次酶解。  相似文献   
7.
L-色氨酸的分子印迹膜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巯基苯并咪唑为聚合单体,L-色氨酸为模板分子,在pH值为9.37的条件下,采用循环伏安法直接在金电极表面聚合制得L-色氨酸的分子印迹膜,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用以检测L-色氨酸.由于L-色氨酸本身无电化学活性,实验中以铁氰化钾作为探针分子,采用恒电位计时安培法对L-色氨酸进行快速检测,响应在100 s内达到稳定,并且有良好的选择识别性和重现性.测定的线性范围为3.10×10-5~8.83×10-4 mol/L.本文还测定了2-巯基苯并咪唑与L-色氨酸络合物的结合常数,讨论了该传感器的最佳检测条件.  相似文献   
8.
L-色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详细介绍了L-色氨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在食品、医药、饲料等方面的用途。列举了采用微生物转化法、酶法、直接发酵法生产L-色氨酸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为工业生产L-色氨酸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摇瓶发酵实验的基础上,对L-色氨酸生产菌TQ2223的5L罐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的条件下,L-色氨酸的产量达到10.3g/L。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L-色氨酸和褪黑激素(MT)对中华绒螯蟹血糖水平及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6.58±2.20)g的雌性中华绒螯蟹,随机分成8组(L-色氨酸和MT处理各4组),实验周期均为30 d。(1)L-色氨酸饲料投喂实验4组:L-色氨酸所占饲料比重分别为0.36%(基础饲料即对照组)、0.47%、0.73%和1.05%(分别记为1、2、3和4组),30 d后分别测定各组蟹的血糖水平及肝胰腺的T-AOC和SOD活性;(2)MT注射实验4组:每组分别在第1天和15天时注射生理盐水(即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的MT 10-6 mol/只(μM组)、10-9 mol/只(nM组)和10-12 mol/只(pM组)。分别于第1天和15天时,收集血淋巴和肝胰腺,分别测定血糖水平、T-AOC和SOD活性。于第30天时,再次收集血淋巴以测定血糖水平。结果显示:不同含量L-色氨酸对中华绒螯蟹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其血糖含量约为(4.62±0.20)mmol/L。此外,0.73% L-色氨酸的饲料能显著提高肝胰腺SOD活性(82.86±1.07)U/mL;注射MT仅在第1天时对中华绒螯蟹的血糖水平有促进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的方式升高,其中μM组蟹血糖水平高达(7.56±0.36)mmol/L,其值显著高于C、pM和nM组。此外注射MT在第1天时,对肝胰腺T-AOC和SOD活性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μM组蟹肝胰腺T-AOC和SOD活性均显著高于C、pM和nM组。研究表明,饲喂0.73% L-色氨酸的饲料能够提高中华绒螯蟹的抗氧化能力,但对血糖水平的影响不明显;注射10-6 mol/只MT可以在短时间内(1 d)提高中华绒螯蟹的血糖水平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