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为了考察冬季低温下不同L-精氨酸添加水平对产蛋初期攸县麻鸭产蛋、血液指标和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9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攸县麻鸭2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饲养温度为冬季低温,分别饲喂L-精氨酸添加量为0.0%(CK)、0.2%(Ⅰ组)、0.5%(Ⅱ组)和0.8%(Ⅲ组)的基础饲粮,试验期42 d。试验结果表明,Ⅱ组显著提高了第2周、第3周、第4周和全期产蛋率(P0.05);各组之间肝脏、肾脏重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相对于对照组,Ⅰ组显著降低血清中尿酸含量(P0.05),Ⅱ组球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Ⅲ组显著降低血清中直接胆红素的浓度(P0.05);与对照组与相比,试验Ⅰ、Ⅱ、Ⅲ组肝脏中CAT、SOD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综合分析,冬季低温下添加0.568%~0.593%的L-精氨酸有利于提高产蛋初期攸县麻鸭产蛋率,提高肝脏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2.
对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分别按每kg体质量注射250mg、500mg和1000mg的L-精氨酸和5mg、10mg、20mg的环磷酰胺。每隔5d足部肌肉注射1次,共注射3次。第16天检测其血清中NO含量以及NOS活性的变化情况。同时采用注射环磷酰胺的方法(剂量为10mg/kg体质量),对杂色鲍血清中NOS活性进行负调控,分别在注射后3h、6h、12h、24h、48h、96h对血清NO水平和血清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以及溶菌酶(LZM)活性进行测定,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注射500mg/kg的L-精氨酸可以显著提高实验鲍血清中NO水平和NOS活性,而注射10mg/kg的环磷酰胺则可以显著降低实验鲍血清中NO水平和NOS活性。血清中NOS活性与ACP、AKP以及LZM等活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74、0.8292和0.7408,相关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NO与SOD及LZM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2和0.9413,相关极显著(P<0.01)。实验结果为人工调控鲍体内的NO含量、增强其自身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提高鲍的抵抗疾病的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证明NO和NOS可以作为评价鲍免疫功能强弱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对人脐带血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观测L-精氨酸对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的抑制作用。方法从脐带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7天,在贴壁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1、5和10μmol/L)作用不同时间(24、48和72h),用MTT比色法和细胞克隆计数法评价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加入L-精氨酸后采用MTT比色法和高倍荧光显微镜下Di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染色细胞计数法分析L-精氨酸对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作用内皮祖细胞的影响;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基上清液一氧化氮含量,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培养基上清液总一氧化氮合酶活力。结果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呈量效和时效性地减少内皮祖细胞数目和增殖能力;随着L-精氨酸浓度的增加,L-精氨酸能有效抑制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对内皮祖细胞的作用。结论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可能通过抑制内皮祖细胞的增殖促进内皮功能不全的发展,而外源性L-精氨酸能抑制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氯基酸——精氦酸(Arg)具有重要的生理、代谢和营养作用,几乎机体中所有组织均利用Arg合成胞浆蛋白和核蛋白,精氨酸在促进肌肉蛋白质合成、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细胞分裂、伤口复尿和激素分泌等各种生理过程中,也都有着重要的角色。Arg为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在应激状态下和特殊生长阶段,为必需氨基酸,仔猪体内合成的精氨酸不能满足生理代谢需要。但是精氨酸的吸收与赖氨酸等桔抗,因此,对精氨酸及其内源性合成调控研究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精氨酸生素(Arginineactivatoradditive,AAA)是N-乙酰谷氨酸(N-acetylglutamate,NAG)的类似物,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氨基酸,可以有效调控内源性精氨酸合成,进而促进动物生长性能。本文就精氨酸和精氨酸生素特别是其对机体内源性精氨酸合成调控及其在仔猪和母猪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L-精氨酸对脂多糖刺激断奶仔猪肠黏膜免疫屏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L-精氨酸(L-Arg)对脂多糖(LPS)刺激仔猪肠黏膜免疫的影响。选用24头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即对照组(基础日粮)、LPS组(基础日粮+LPS)、0.5%Arg组(基础日粮添加0.5%Arg+LPS)、1.0%Arg组(基础日粮添加1.0%Arg+LPS)。结果表明:LPS刺激损伤小肠黏膜结构;Arg则有效阻止LPS应激导致的肠道损伤,维持肠黏膜结构的完整性;LPS刺激显著增加仔猪小肠肥大细胞数(P<0.01);1.0%Arg则减少肥大细胞数(P<0.05);LPS刺激降低回肠IgA分泌细胞、CD4+、CD8+阳性细胞数(P<0.05),而0.5%Arg则增加IgA分泌细胞、CD4+、CD8+阳性细胞数(P<0.05)。这表明LPS刺激可导致仔猪小肠黏膜结构受损,免疫屏障功能降低,而日粮添加精氨酸可有效阻止LPS对肠黏膜屏障的损伤,促进及改善肠黏膜结构及免疫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6.
7.
本试验旨在研究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热应激奶牛原代小肠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究精氨酸对热应激奶牛小肠上皮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首先以体外培养的奶牛原代小肠上皮细胞为模型,分为对照组(Con组,37℃)、试验组[42℃培养6 h后,更换成无精氨酸培养基(HS组)或者不同浓度(2、4、6、8、10 mmol·L-1)精氨酸的培养基在37℃培养12 h],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筛选出精氨酸最佳修复浓度。然后采用生长状态良好的奶牛原代小肠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Con组,37℃培养)、热应激组(HS组,42℃培养6 h后37℃培养12 h)、6 mmol·L-1精氨酸组(6 mmol·L-1 L-Arg组,42℃培养6 h后更换6 mmol·L-1精氨酸培养基37℃培养12 h),DAPI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微板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aspase-9)、Bcl-2相关X蛋白(Bax)以及B淋巴细胞瘤-2(Bcl-2)的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来研究精氨酸对热应激奶牛小肠上皮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6 mmol·L-1范围内,与HS组相比,添加L-Arg可提高热应激小肠上皮细胞的活性,其中浓度为6 mmol·L-1时活力最高(P<0.05)。故选用6 mmol·L-1作为后续试验中L-Arg组的试验浓度。与Con组相比,HS组细胞核形态不规则,染色质浓缩,LDH的漏出量显著升高(P<0.05),S期细胞比率显著减低(P<0.05);促凋亡基因Bax、Caspase-9、Caspase-3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抑凋亡基因Bcl-2的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上述结果表明,热应激促进了奶牛小肠上皮细胞的凋亡。与HS组相比,添加6 mmol·L-1 L-Arg后的奶牛小肠上皮细胞染色质浓缩减少,LDH漏出量显著降低(P<0.05),S期细胞比率显著升高(P<0.05);促凋亡基因Bax、Caspase-3、Caspase-9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而抑凋亡基因Bcl-2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6 mmol·L-1精氨酸能够促进体外培养的热应激奶牛小肠上皮细胞增殖,减少细胞的凋亡,缓解热应激对奶牛小肠上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