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85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32篇
  97篇
综合类   337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93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草原作为全球干旱、半干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研究关注的热点区域。家庭牧场作为内蒙古草原基本的生产和管理单元,探析其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阐述了内蒙古草原家庭牧场的形成历程及定义;并分别侧重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3个方面总结了其研究进展;最后分别在坚持草牧业发展理念、依托景观可持续性科学指导、加强3个界面耦合研究、扩展沙地草原、关注未来发展模式、重视技术支撑等6个方面就内蒙古草原家庭牧场进行了研究展望。希望本研究在为内蒙古草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的同时,亦能为全球干旱、半干旱草原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梦瑶  李伟琼  王铁娟 《草地学报》2021,29(5):1118-1124
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是我国东北部重要的防风固沙植物,本研究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内蒙古不同地区差不嘎蒿的叶片和茎解剖结构,运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地区差不嘎蒿解剖结构间的差异性,以逐步回归得出影响解剖数量特征的主导气候因子。结果表明:差不嘎蒿叶为等面叶,表皮细胞为1层,栅栏组织呈环栅型,排列紧密,维管束发达;茎表皮细胞为1层,外韧无限维管束,环状排列,髓发达;来自于北部的呼伦贝尔沙地的差不嘎蒿叶上表皮角质层和茎皮层厚度显著高于科尔沁沙地,髓直径和茎导管直径也有类似趋势;差不嘎蒿栅栏组织厚度、茎筛管直径随生长季降水的减少而增加,叶上表皮角质层、髓直径、茎导管直径随有效温度的减少而增加,表现出对水分和温度的适应性变化。研究结果为本种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态适应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为给内蒙古高原区、黄土高原区和西北荒漠绿洲区紫花苜蓿测土施肥奠定科学基础,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以及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开展了三大自然区域紫花苜蓿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和推荐施钾量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高原区紫花苜蓿土壤速效钾第1~4级指标依次为≥342mg/kg、89~342mg/kg、24~89mg/kg和<24mg/kg,黄土高原区第1~6级指标依次为≥171mg/kg、96~171mg/kg、54~96mg/kg、30~54mg/kg、17~30mg/kg和<17mg/kg,西北荒漠绿洲区第1~4级指标依次为≥303mg/kg、140~303mg/kg、65~140mg/kg和<65mg/kg;当目标产量9~27t/hm2、钾肥利用率50%时,第1~6级土壤的推荐施钾量分别为0、54~162kg/hm2、108~324kg/hm2、162~486kg/hm2、216~648kg/hm2和270~810kg/hm2。  相似文献   
4.
国有林场在内蒙古林业生态建设中具有骨架作用,是祖国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支撑点,也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可或缺的重要实施主体。在深入了解与掌握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6个市国有林场经营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内蒙古西部地区国有林场经营的特点,深入分析了内蒙古西部地区国有林场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为国有林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东部干旱年份玉米需水规律及灌溉制度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通辽市丰田灌溉试验站3年野外实测试验,对该地区干旱年份玉米需水规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干旱年份玉米拔节期与抽雄期耗水量占玉米整个生育期的50%以上,耗水强度依次表现为抽雄期拔节期灌浆期苗期,各生育阶段日耗水强度介于0.79~6.50 mm·d~(-1)之间;玉米干旱年份苗期、拔节期水分胁迫处理减产率较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抽雄期水分胁迫造成的减产量最大,多年平均达10%以上。干旱年份随着玉米耗水量的增加,产量持续增加,而水分生产率先升后降,合理的水分胁迫有利于提高干旱年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通过数学模型与动态规划,提出了干旱年份玉米不同灌溉定额条件下的非充分优化灌溉制度,干旱年份应首先保证玉米抽雄期、灌浆期各灌水1次的要求,每次灌水约600 m3·hm-2。  相似文献   
6.
生物炭与化肥互作对土壤含水率与番茄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明生物炭与化肥互作对番茄土壤含水率与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生物炭水平0t/hm~2(B1)、10t/hm~2(B2)、20t/hm~2(B3)、40t/hm~2(B4)、60t/hm~2(B5)和2个化肥水平中肥(F1)和低肥(F2)。结果表明:0~2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均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呈现增大趋势。在番茄生长阶段,0~20cm低炭处理土壤含水率与对照相比增幅在10%以内,高炭处理增幅达40%。20~40cm土壤含水率与0~20cm变化规律恰好相反,与对照相比施炭处理土壤含水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B4F1和B4F2含水率最小,为对照的70%。施加生物炭后土壤含水率变化幅度(Ka)和变异程度(Cv)减弱。同一深度土壤随着施炭量增加Ka和Cv均减小。与对照相比较高施炭处理(B4F1、B4F2、B5F1、B5F2)变异系数Cv相对较小。随着番茄生长土壤水分在垂直剖面影响表现为较高施炭量(B4F1、B4F2、B5F1、B5F2)能有效保持耕作层有效水分,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随着施炭量增加番茄产量增幅出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均高于对照。B4F1、B4F2、B5F1、B5F2分别增幅46.34%、58.61%、49.63%和39.18%,其中B4F2产量最高。同一施炭不同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研究成果可为内蒙古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甜菜制糖产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自治区从1955年包头糖厂建成投产开始,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甜菜制糖产业基地。近年来内蒙古甜菜制糖产业快速发展,甜菜制糖企业呈现集团化、多元化、专业化的格局,共有13家糖厂在生产,日加工甜菜能力达5.35万吨,食糖年产能70万吨。内蒙古具有较强的甜菜生产技术优势,甜菜种植的比较收益突出,通过甜菜制糖企业合理布局,建立甜菜种植保护区,依靠科学技术,规模化种植提高了甜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合理轮作,避免甜菜重迎茬,建立环境友好型甜菜生产方式,形成稳定的甜菜生产能力,为制糖企业提供充足原料。采用先进的制糖工艺技术,降低糖分工艺损失,加快新产品开发,延伸甜菜制糖产业链,以效益为中心,推动甜菜制糖行业可持续发展。2018/2019榨季内蒙古食糖产量达到历史高位的65万吨,占国内甜菜糖总产量的49.04%,成为我国最大的甜菜糖产区。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是全国重要的乳品生产基地,乳品产业是该地区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其进出口贸易对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数据分析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方式,对内蒙古乳品产业发展现状及进出口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该地区乳品贸易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对策措施,以提高内蒙古乳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平原灌区“春麦冬播”种植效应及品种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内蒙古春播小麦生育期短、干热风、高温逼熟等因素制约产量提高,且收获后光温资源极大浪费的现状,以及试种冬小麦发现的冬季冻害、春季干旱或“倒春寒”影响返青率及前茬限制等问题,本研究以“春麦冬播”种植模式为切入点,采用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越冬出苗、叶片生理、根系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差异,以期筛选适宜冬播的小麦品种。结果表明:供试的全部春性小麦品种及部分冬性品种可以以种子形式完成春化作用,第2年正常抽穗成熟。冬播条件下春季田间出苗率较春播小麦有所降低,但根系发达,对低温及干旱的适应性强。通过系统聚类筛选出适宜内蒙古平原灌区冬播的3个小麦品种,包括春性品种永良4号、冬性品种宁冬11号和半冬性品种河农7106,其共同特征为越冬出苗率高、抗逆性强、根系发达、产量表现较高,其中永良4号产量可达到与春播相同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中草药集中催情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外源诱导对非繁殖季节内蒙古绒山羊产羔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内蒙古绒山羊272只,分为中草药试验Ⅰ组(112只)、激素试验Ⅱ组(100只)和对照组(60只),试验Ⅰ组饲喂中草药,每次50 g/只,发情前7 d开始饲喂,每2 d饲喂1次,共3次;试验Ⅱ组海绵栓+PMSG 250 IU/只;对照组正常饲养。在试验结束后第2天早饲前各组选择5只羊颈静脉采血,测定并分析血清中生理生化指标及生殖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绒山羊的发情率、产羔率和双羔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的产羔率和双羔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发情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绒山羊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URE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绒山羊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试验Ⅱ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血清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和促黄体素(L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孕酮(P4)、睾酮(T)在三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生殖激素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激素和抗氧化酶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试验Ⅰ组绒山羊血清P4含量与GSH-Px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相关系数为-0.594,试验Ⅱ组绒山羊血清LH含量与GSH-Px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相关系数为0.757。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草药和激素处理均可极显著促进内蒙古绒山羊在非繁殖季节集中发情,并提高产羔率。激素处理可提高非繁殖季节内蒙古绒山羊对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程度和抗氧化功能,中草药处理可提高血清SOD活性;分析认为GSH-Px与P4之间存在显著颉颃作用,GSH-Px与LH之间存在极显著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