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8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完全免费 | 85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452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杀菌剂对病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是进行杀菌剂作用机理研究的基础。【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丙烷脒对灰霉病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药剂处理1 d后,菌丝局部不规则膨胀,菌丝隔膜间距变短;药剂处理3 d,菌丝局部严重膨大,且膨胀部位失水畸形。透射电镜观察表明,药剂处理1 d后,菌丝细胞线粒体体积增大、数目增多,细胞核的结构已不明显,细胞内出现囊泡;3 d后,各细胞器结构紊乱,并含有大量的无膜透明内含物,有较大的空腔形成,细胞壁外围沉积大量的外渗物,菌丝组织坏死。【结论】丙烷脒对灰霉病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不同于常用杀菌剂品种,预示丙烷脒的作用机理独特。对丙烷脒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有望发现杀菌剂新的作用靶标,为杀菌剂新品种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选育果叶兼用多倍体新桑品种,使桑树利用多元化,提高桑树的经济效益;探讨桑树多倍化以后光合特性,为桑树多倍体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单株选优与化学诱变相结合的染色体工程,选育果叶兼用多倍体桑树品种(2n=4X=56);测定多倍体与无性系亲本二倍体桑的形态性状,光合日变化和叶绿素含量,对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该品种年平均桑产叶量和产果量较对照品种‘红果2号’(2n=2X=28)分别高38%和45.89%。该品种桑叶养蚕成绩中的万头蚕产茧量、万头蚕产茧层量和4—5龄每100 kg桑叶产茧量较对照叶用桑‘湖桑32号’分别高4.65%、4.35%和5.2%。于2009年通过重庆市蚕桑品种审定。四倍体叶绿素含量、RuBPcase羧化活性提高,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降低,叶绿体内部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丰富,垛叠疏松,排列有序,净光合速率(Pn)高于无性系亲本二倍体。【结论】多倍体新桑品种不但桑叶产量和质量高,且产果量高;体细胞染色体加倍以后,光合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TMV)是对烟叶产量和质量影响严重的一种病害.本研究为利用环保型植物源制剂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用水煎煮和乙醇浸提2种方法提取白花蛇舌草、莲叶和配伍多种植物的提取液.取等体积的植物提取液与烟草花叶病毒混合,观察TMV粒体形态及体外钝化效果,将提取液喷施感染TMV的烟叶上,观察烟草叶片超微结构的变化,并进行大田试验.[结果]正常的TMV粒体呈刚直、杆状,植物提取液与TMV等体积混合后,由于提取液的种类和作用时间不同,TMV粒子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断裂或凝聚,感染TMV叶片细胞中存在大量杆状病毒粒子及其垛叠成的结晶体,叶绿体肿胀,外膜破裂,基粒片层紊乱、解体,细胞器消失,细胞空泡化.经植物提取液处理后,上述症状明显减轻.植物提取液对TMV的体外钝化效果分别为:白花蛇舌草50.77%-60.61%、莲叶73.39%-85.19%、制剂91.30%-92.13%,制剂比其它2种效果明显,大田试验验证制剂防治效果达71.02%-81.92%.[结论]植物提取液对TMV粒体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因而能减轻TMV对烟草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烟实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 Guenée)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扫描电镜对烟实夜蛾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成虫触角上存在着7种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锥形感器、耳形感器、柱形感器和腔乳头状感器.其中以毛形感器数目最多,并分为长毛形和短毛形2种.刺形感器分为长刺形和短刺形.并对烟实夜蛾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的种类和分布差异及与其相近昆虫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光强下长春花的光合生理特性,为长春花的种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遮荫处理模拟不同的生境光强(100%、42.5%和12.5%自然光),测定不同光强条件下生长的长春花叶片的比叶重(LMA)、光合色素含量、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叶绿素荧光参数等光合生理指标,并对叶绿体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随生境光强的减弱,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下降,12.5%光强下的Pmax是全光强下的71.4%。其它光合指标也发生适应性调整,相对正常光照,弱光下叶绿素含量上升,LMA、Chla/Chlb、Car/Chl、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下降。自然光照条件下叶绿体中的类囊体片层结构垛叠紧密,数量较多,随光强减弱,叶绿体基粒逐渐变大,基粒片层发育较差、并且数量逐渐减少。Fv/Fm,qP、NPQ及实际光量子效率ΦPSⅡ等随光强下降也都呈下降趋势。【结论】不同光强下生长的长春花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征存在很大差异。弱光条件下,尤其是12.5%光强重度弱光胁迫下,长春花叶片的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主要表现在ΦPSⅡ、qP和NPQ的下降,从而导致光合机构发育不良和光合能力的下降,影响其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外周血细胞的组成及其显微与超显微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土池饲养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成鱼在室内养鱼系统中充分恢复,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外周血细胞的组成及结构进行观察。在血涂片上可鉴别出红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嗜中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电镜观察可确认这些细胞类型。血涂片上还观察到幼红细胞及正在分裂的红细胞。血栓细胞是数量仅次于红细胞的血细胞,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占78%。淋巴细胞是核质比最高的血细胞,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占17.5%。一种与斑点叉尾鮰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相似的淋巴细胞被观察到。嗜中粒细胞是所观察到的唯一一种有粒细胞,是最大的白细胞,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中占3.7%。在嗜中粒细胞中只观察到一种有丝状内涵物的特殊颗粒,呈椭圆状或杆状。单核细胞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中不超过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根皮苷对平邑甜茶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研究砂培条件下,不同浓度根皮苷对幼苗生物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根皮苷浓度为0.001 mmol•L-1时促进幼苗生长,浓度达到1 mmol•L-1时开始抑制幼苗的生长,降低了干物质积累。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用浓度为1 mmol•L-1的根皮苷处理幼苗,叶片和根尖的超微结构受到破坏。保护性酶活性在处理初期提高,随着根皮苷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一直增加,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增加,造成细胞膜伤害,膜脂过氧化。高浓度根皮苷降低了幼苗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结论】高浓度根皮苷对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是造成重茬障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南方鲇泌尿系统的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方鲇肾前部分离,中后部相连,有两条肾索,属于硬骨鱼类的Ⅱ-B型肾,有2-9个斯坦尼斯小体.肾单位弥散分布于肾组织中,肾小体单个分布,肾前中后三部分别为3.8,3.4,2.6个/mm^2,平均直径66.5μm.肾小球毛细血管为有孔型,其间有系膜细胞.足细胞的足突与肾小球毛细血管紧贴并形成滤过孔.肾小管分化为颈段、第一近端小管(PⅠ)、第二近端小管(PⅡ)、远端小管(DS)、集合小管(CS).颈段(NS)为立方上皮;PⅠ、PⅡ细胞柱状,有丰富的纹状缘.PⅠ细胞顶部有明显PAS阳性带,含有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及大量电子致密物质.与PⅠ、PⅡ伴行的毛细血管均为有孔型.DS、CS为立方上皮,线粒体、质膜内褶丰富.肾单位除颈段外的各段上皮均有大量游走细胞.各级收集管汇成中肾管通入膀胱. 相似文献
10.
倪氏复口吸虫尾蚴和后囊蚴体壁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孙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5(2):174-176
复口吸虫在我国东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均有分布,能引起淡水鱼类复口吸虫病的广泛流行,其中尤以华中一些省份为甚[1-2]。研究发现引起华中地区复口吸虫病流行的主要是倪氏复口吸虫(Dip-lostomum niedashui)和湖北复口吸虫(D.hupe-hensis)[1]。为了对尾蚴和后囊蚴的形态分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