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完全免费   18篇
  综合类   98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苹果砧木亲缘关系AFLP分析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构建苹果AFLP指纹图谱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及世界苹果生产中20个重要苹果砧木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根据AFLP扩增结果,计算出20个苹果砧木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5±0.14σ.按UPGMA法进行了聚类分析,并绘制了亲缘关系树状图,表明苹果属(Malus Mill)中的两个亚属的砧木被分别聚成了两个大组,即花秋苹果亚属(Sorbomalus Zabel)大组和真正苹果亚属(Eumalus Zabel)大组。前者包括拥有河南海棠血统的4个砧木;后者M系、MM系矮化砧木自成一个聚类小组。研究结果与已知苹果砧木间的系谱是一致的。表明应用AFLP技术能在DNA分子水平上较好地揭示苹果砧木的遗传背景及其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植物新品种保护与DUS测试技术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植物新品种保护与DUS测试技术 ,探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测试体系 ,并展望其应用范围及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SSR标记构建2008年中国3大棉区8个棉花主产省份32份棉花主栽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从214对候选引物中筛选出36对多态性高、稳定性好且在染色体上分布均匀的引物作为核心引物,构建棉花主栽品种DNA指纹图谱。【结果】36对SSR引物在32份材料中共扩增出142种多态性基因型,每对引物的基因型从2—11种不等,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3.94种基因型。9对引物在10个品种上具有特征带型。最少采用5对引物进行组合鉴定即可将32个棉花品种完全区分开。NTSYS-pc V 2.10软件分析表明,长江流域棉区品种间遗传差异最大,新疆棉区次之,黄河流域棉区最小。常规品种的遗传基础窄于杂交陆地棉。【结论】核心引物组合法相比特征谱带法更适用于构建中国棉花主栽品种DNA指纹图谱,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苹果AFLP分析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2个苹果砧枯木基因型为试材,建立了扩增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体系,对其分析过程中DNA提取、双酶切、连接、预扩增、标记和选择性扩增的效果进行了检测。用P32M64引物构建了供试苹果砧木基因型的AFLP指纹图谱。该指纹图谱拥有扩增条带105条,多态性带67条(占63.8%),条带清晰可辨,扩增信号强,无背景干扰。讨论了AFLP分析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亲缘关系相近的梅花品种AFLP 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该文使用AFLP标记法技术 ,以半同胞家系的‘早凝馨’、‘凝馨’ ,全同胞家系选育出的品种‘美人’梅、‘小美人’、‘俏美人’、‘黑美人’和朱砂型相近梅花品种‘徽州骨红’、‘舞朱砂’、‘小骨里红’共计 9个品种为样本 ,选用 7对引物组合E ACT M CAT、E GA M CTC、E ACT M CCA、E ACT M CAC、E ACT M CAG、E ACC M CAG和E ACT M CTC扩增得到 2 97个多态性位点的条带数据 ,分别选用简单匹配系数和Nei(72 )遗传距离系数 ,进行不加权成对算术平均法聚类分析 ,分别建立了聚类树 .分析结果表明 :AFLPDNA指纹灵敏地鉴别相近品种 ,并与形态学鉴别分类结论相吻合 ,表明DNA指纹鉴定配合形态学鉴定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聚类分析显示了供试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朱砂型组的 3个供试品种具有比前两个家系更近的亲缘关系 .  相似文献
6.
苜蓿基因组DNA的RAPD指纹图谱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在建立可靠的苜蓿基因组DNA提取分离和RAPD-PCR扩增技术体系的基础上,筛选具有稳定的多态性位点的RAPD引物。利用RAPD标记检测苜蓿品种(系)的DNA分子标记多态性,构建苜蓿品种的DNA指纹图谱。筛选的引物扩增条带清晰,具有5~10个多态性位点。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便捷地检测扩增的DNA多态性。从大量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6个RAPD引物,确定了180多个多态性位点。对几个抗寒苜蓿进行了RAPD分析,构建了55个苜蓿品种(系)的DNA指纹图谱,用于苜蓿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7.
家猪AFLP分析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大白等6个猪品种为试验材料,建立了家猪扩增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体系,对其分析过程中DNA提取、双酶切、连接、预扩增、选择性扩增、银染效果进行了检测。用E39M48引物组合构建了供试猪的AFLP指纹图谱。条带清晰可辨,扩增信号强,无背景干扰。  相似文献
8.
湖南两类稻瘟病生态系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从湖南山区和丘陵区两类稻瘟病生态系中的60个水稻品种上采集稻瘟病标样,经单孢分离获得103个菌株.采用Pot2—PCR指纹分析,结果表明,稻瘟病山区和丘陵区生态系病菌群体都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山区病菌群体遗传组成比丘陵区更为复杂,且两类生态系的稻瘟病菌群体内都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和变异潜能.  相似文献
9.
湖南稻瘟病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全面了解湖南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的多样性,为水稻育种和品种抗性基因的合理布局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用Pot2 Rep-PCR对2001年采自并分离的湖南晚稻和一季稻41个品种的129个单孢菌株进行了DNA指纹分析结果表明,以72%相似水平,可将129个菌株分成4个谱系,24个单元型,优势谱系为L1和L3,它们分别拥有6个和15个单元型,其菌株数分别占总数的41.09%和46.51%。优势单元型为H5,H6和H17,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6.28%,16.28%和17.83%,研究揭示稻间病菌存在较大的变异潜能,稻瘟病菌的群体遗传多样性与特定地区水稻品种组成的多样性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RAPD技术在家蚕杂交率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发现家蚕每一个体基因组的DNA片断的特异性分别具有物种、品种和个体3个层次,其中只有品种特异性的DNA片断才能作为家蚕杂交率检验的判别标志.用一粒蚕卵或一条蚁蚕抽提得到的DNA,与从丝腺细胞中抽提得到的DNA的PCR反应结果相同,故在卵期可利用RAPD技术简便、快速,正确地检验家蚕的杂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