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1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太平洋鲣栖息地指数预报模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Katsuwonus pelamis)是太平洋热带海域重要的金枪鱼种类之一,也是目前我国金枪鱼围网渔船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根据1995—2012年中西太平洋海域(5°N-10°S;125°E-135°W)延绳钓生产统计数据,结合海表面温度(SST)和海表面高度(SSH)的遥感数据,利用频次分布法分析了中西太平洋围网分布的SST和SSH适宜范围;采用了外包络法,按季度分别建立了SST、SSH的适应性指数(SI),采用算术平均法(AMM)和几何平均法(GMM)建立栖息地指数(HSI)模型计算其栖息地指数,并用2013年度的捕捞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中西太平洋围网多分布在SST为28~30.5℃、SSH为65~95 cm的海域。以捕捞努力量(作业天数)为基础,采用外包络法建立SST、SSH的适应性指数最为合适,各个季度的SST权重分别为0.7、0.6、0.3、0.6的算数平均法适合中西太平洋围网栖息地指数模型。不同季节的环境因子对中西太平洋围网渔场分布有着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根据上海金汇远洋渔业公司2007年度在中西太平洋海域进行Katsuwonus pelamis围网作业的生产数据以及Argo剖面浮标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按1°×1°的格式绘制了各月产量、表层温度、表层盐度以及50m和200m水层温度等,并对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的高渔获量区域主要分布于150°~153°E、160°-161°E,0°~2°S的水域;2007年最高月产量和最高单网平均日产量(CPUE)的月份分别为8月和2月;通过K—S检验,2007年最适表层温度为29.3~30.1℃,最适表层盐度为34.0~35.2;0~200m、50~200m水层的垂直温差为11℃时,渔获量达到最大。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结果表明,渔获量与0—200m、50—200m水层的垂直温差服从正态分布关系。上述结论符合生产实践中获得的情况,表明Argo数据可以应用于渔业生产和科研中。  相似文献   
3.
基于灯光罩网和EY60科学探鱼仪采集(Katsuwonus pelamis)的生物学数据与声学映像, 通过分析后向体积散射强度SV(dB)、平均目标强度TS (dB)及单位采样体积的平均鱼类数目(NV)等信息, 研究的时空分布与现场目标强度变化。S13站位的平均叉长(362.20±35.73) mm, S14站位的平均叉长(357.66±36.61) mm, A12站位的平均叉长(366.70±36.43) mm。10~50 m深度范围内, 3个站位不同时段的平均SV变化模式相似。渔船开灯前(18:00~19:00), 主要分布于40~50 m水深; 灯光打开后, 逐渐被诱集上浮(SV分布曲线峰值对应的深度变浅); 随着灯诱时间的增长(20:00~21:00), 稳定分布于10~30 m深度范围内。10~50 m深度范围内, 3个站位不同时段的单体信号数目与平均深度变化模式相似。渔船开灯前(18:00~19:00), 单体信号主要分布于35 m以深; 且被检测到的信号数目较少。灯光打开后, 逐渐被诱集上浮, 表现为单体信号平均深度变浅, 信号数目明显增多。本研究3个站位均不存在NV极限值, 所有单元均可用于TS的现场计算。S13站位的现场平均TS为(–51.84±3.84) dB; S14站位的现场平均TS为(–49.87±3.72) dB; A12站位的现场平均TS为(–49.68±2.96) dB。3个站位的现场TS均呈非正态分布(P<0.05)。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灯光诱集条件下的行为及其声学特性, 还可为声学评估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5.
根据主要外部形态,如尾柄上色素的分布和身体各部位的比例值,我们鉴定在东海区的舵属(Auxis Cuvier 1829)鱼类的仔稚鱼有扁舵(Auxis thazard)圆舵(Auxis tapeinoso-ma)和一种目前还未定到种,暂定为舵(Auxis sp.)三种。根据其性腺成熟度及仔稚鱼出现的时间来推断,在东海的产卵期为3—9月,盛期为7、8月。较南海区的产卵期迟一些。产卵范围在北纬 25°30′-32°00′,东经125°以西海区。舵鱼类仔稚鱼在东海的分布面很广,但多靠近陆岸和岛屿附近,一般分布在东经125°以西海区,水深一般为60—100米。栖息海区水温一般为27—29℃盐度为38,00—34,00‰。仔鱼分布与台湾暖流和长江冲淡水有夫,一般在长江冲淡水水舌边缘或台湾暖流和冲淡水的交汇区。台湾暖流向北移动,仔鱼的分布区也相应北移。7月以前分布在北纬28°以南,月份分布在北纬28°以北。  相似文献   
6.
圆舵(Auxis rochei)是南海外海最具开发潜力的小型金枪鱼之一。根据 2013—2019 年南海区灯光罩网调查数据, 结合遥感获得的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海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 SSH)、叶绿素 a 浓度 (chlorophyll a, CHLA)数据, 采用栖息地适应性指数模型原理, 以标准化后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e effect, CPUE)作为栖息地质量高低的指标, 建立 CPUE 与海洋环境因子关系模型, 分析不同环境因子对圆舵栖息地的影响及栖息地对海洋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结果表明, 南海圆舵渔场 SST、SSH、CHLA 因子的最适值分别为 28.6 ℃、81.0 cm、0.11 mg/m3 。对不同海洋环境因子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 分别与 CPUE 建立适应性指数模型, 各模型 R2 均大于 0.8, 模型解释度较好。采用最小二乘法原则对模型权重系数进行分析, SST 的系数为 0.26, SSH 系数为 0.52, CHLA 的系数为 0.22, 表明 SSH 对栖息地的影响最大。采用 2019 年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 模型准确度均超过 75%, 模型预测准确。  相似文献   
7.
根据1998—2013年中西太平洋(Katsuwonus pelamis)生产数据,选取时空因子(年、月、经纬度)和环境因子[海表面温度(SST)、海表面高度(SSH)、尼诺指数(ONI)和叶绿素a浓度]Chl-a)],通过两种不同的模型(广义加性模型GAM和提升回归树模型BRT)研究各因子对资源丰度(以CPUE表示)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GAM模型中,经度对CPUE的影响最大,累计解释偏差超过50%,其次为纬度、年和月;在环境因子中,SSH最为重要,其次为ONI,而SST和Chl-a的影响相对较低。BRT模型分析结果与GAM分析结果类似,时空因子相对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中经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年、纬度和月;而在环境因子中,ONI的重要性相对更高,其次为SSH,SST和Chl-a同样影响较低。研究认为,两种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出因子对CPUE的影响。由于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引起的海洋环境变化会使资源分布产生差异,因此在后续的渔情预报研究中,应该更多地考虑将ONI因子纳入渔情预报模型中,以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影响金枪鱼围网渔船捕获率的关键因子之一是目标鱼种的垂直行为规律,而Katsuwonus pelamis作为金枪鱼围网最主要的渔获物,其垂直移动规律又与其摄食行为紧密相关。根据2004—2011年中国大陆金枪鱼围网渔船的生产数据和观察员测量的生物学数据,分析了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投网频次分布、捕获率和渔获物的摄食状态,并探究了它们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黄昏(17:00—18:00)的投网次数最高,这可能是因为此时为在一天中的摄食高峰期;捕获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下午的捕获率平均水平显著高于上午,黄昏前达到顶峰,此时的高捕获率可能是因为水中的能见度下降,鱼群无法识别网具所致;在10:00—12:00和黄昏前(>16:00),鱼群的平均空胃率最低,其下午的平均胃饱满指数高于上午,这都与的日摄食模式有关;相关分析表明,鱼群在不同时刻的摄食状态与对应的捕获率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P>0.05),因此,鱼群被捕捞时的摄食状态并不影响渔船捕捞的成败。  相似文献   
9.
3种鲣鱼背部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与评价了(Katsuwonus pelamis)、东方狐(Sarda orientalis)和扁舵(Auxis thazard)3种鱼背部肌肉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1)3种鱼的粗蛋白质量分数为22.86%~24.65%,粗脂肪质量分数为1.41%~2.51%,3种鱼均含有丰富的常量和微量元素;2)和东方狐背部肌肉均检出17种脂肪酸,而扁舵检出23种,其∑PUFA/∑SFA分别为1.17、0.93和1.14,n-6/n-3系∑PUFA值分别为0.07、0.04和0.11,此外,背部肌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质量分数为38.98%,高于东方狐的33.64%和扁舵的37.93%;3)东方狐背部肌肉的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35.10%和0.90,略高于的33.95%和0.89与扁舵的32.51%和0.89。  相似文献   
10.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南海圆舵鲣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线粒体控制区(D-loop)高变区序列作为遗传标记,分析了中国南海5°N~21°N之间7个圆舵(Auxis rochei)地理群体的遗传结构特征。201尾样本的D-loop区序列共检测到185种单倍型。各个采样点均呈现出很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958 2~1.000 0)和较高的核苷酸多样性(0.034 327~0.041 235)的特征。单倍型邻接关系树未呈现与地理群体对应的谱系结构。分子方差分析和成对遗传分化系数(FST)显示南海海域圆舵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98.33%),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是一个随机交配群。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和中性检验表明南海圆舵在更新世晚期曾经历过种群的快速扩张。结果表明,南海圆舵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分化不显著,在渔业上可以作为一个单元来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