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31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5篇
  21篇
综合类   258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215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生长6~9 d的酸枣种子幼根为试验材料,0.7 mol·L-1甘露醇作为渗透压稳定剂、pH值5.5~6.0、28℃恒温水浴条件下,以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水解总时间、初始产生原生质体的时间、原生质体产量及细胞碎片量为指标,研究通过酶水解来制备酸枣幼根原生质体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含1%果胶酶+4%纤维素酶R-10+3%纤维素酶RS组合的酶解液中,保温4 h可制得产量较高、细胞碎片量较少的原生质体。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北方山地酸枣收获人工投入量大、作业效率低、破坏性收获等突出问题,研制出整机体积小、操作简单便捷、对酸枣树的伤害小的酸枣收获机,实现了酸枣收获的半自动化,有助于酸枣收获工作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给生产造林提供技术依据,调查了三都尧人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地和都匀杨柳街人工造林地及南酸枣的生长特点。结果表明:南酸枣在天然林条件下,68a生树年平均高生长量可达0.43m,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0.55cm,材积生长无明显的速生期;在人工林条件下,13a生树高平均年生长量可达1.14m,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1.46cm,7a后开始进入材积速生期,南酸枣在人工造林的集约经营下,具有较大的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热水漂烫是南酸枣果实加工过程中的重要流程,其处理时间的长短会对南酸枣果肉品质造成影响,通过研究漂烫时间对南酸枣果实糖酸影响为其采后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成熟的南酸枣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时间(0,5,10,15,20,25和30 min)的100℃热水漂烫处理南酸枣果实,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果肉中糖组分(蔗糖、果糖、葡糖糖)、酸组分(柠檬酸、奎宁酸、琥珀酸、苹果酸、酒石酸、抗坏血酸、草酸、富马酸)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成熟的南酸枣果实3种糖组分中,果糖含量最高,葡萄糖其次,蔗糖含量最低.柠檬酸为南酸枣果实主要有机酸,成熟南酸枣果实柠檬酸含量占总有机酸含量的46.46%,其次为琥珀酸和奎宁酸,苹果酸、酒石酸、抗坏血酸、草酸、富马酸含量相对较低,其中富马酸含量最低.热水漂烫处理会显著影响果实糖酸组分含量,且不同时间的漂烫处理对南酸枣果实各糖、酸组分含量影响各不相同:其中短时间的热水漂烫处理能够提高蔗糖、果糖、葡萄糖、柠檬酸、奎宁酸、苹果酸、酒石酸、草酸含量,进而提高果实总糖和总有机酸含量;但长时间的热水漂烫处理通过降低各糖酸组分含量来减少果实总糖和总有机酸含量.[结论]综合分析认为,10 min的热水漂烫处理为南酸枣果实较适宜时长.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枣(Ziziphus jujuba Mill.)和酸枣(Z.jujuba var.spinosa)叶脉序的关系,选用黄土高原丘陵枣区的枣(55个)、酸枣(28个)和过渡型(7个)共计90个样品,利用LEAF GUI叶脉序分析技术,测定了叶脉密度(VLA)、叶脉间距离(IVD)和节点数(Nodes)等14个指标,主成分分析选出8个枣叶脉序特征指标,研究了枣和酸枣叶脉序指标特点及特征。结果表明,在干旱、贫瘠生境中生长的酸枣,其叶脉间距离(0.094 mm)、网眼面积(2.84×10~(-4)mm~2)和节点数(17 823个)都显著低于黄土高原丘陵区枣园栽培条件下的枣(p0.05),而酸枣的叶脉密度(7.14 mm·mm~(-2))显著高于栽培条件下的枣,表现出很高的生态适应性。并且,枣叶脉序特征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15.24%~74.69%)大于酸枣(20.37%~52.84%)。因此,枣和酸枣可以通过权衡叶脉序指标之间的关系,采取不同的适应策略。酸枣相比枣,更倾向于选择高叶脉密度、低网眼面积、低节点数的适应策略。对陕北样品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1.8时,分为I、II两大类群;对黄土高原丘陵区的样品聚类分析,在1.69时,分为I、II两大类群,分别为酸枣和枣,过渡型在两个类群中都有。说明酸枣经过渡型向枣的演化,也说明叶脉序可以区分枣和酸枣。而栽培枣被分为4个类群,相似系数为1.29,种间结构较为复杂,是由长期的人工选择和营养繁殖模式所决定。  相似文献   
6.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我国酸枣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2012年的数据作为检索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年度分布、核心期刊、核心作者群、合作度、主要产出单位和关键词等方面对酸枣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揭示近14年来我国酸枣研究的现状及热点,为酸枣的深入研究及信息交流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7.
乡土果树南酸枣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枣是优良的林果药兼用型乡土树种,具有广阔的城市栽培前景。文章对其生物学特性以及城市中栽培的价值、形式、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章总结了经二改(改进嫁接方法和嫁接部位)、二优(优选砧木培育方法、优质接穗)覆膜播种酸枣仁培育灵武长枣的嫁接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9.
李侠 《落叶果树》2014,46(5):65-66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现有石质山场面积6930hm2,野生酸枣资源丰富,其中土质较好、坡度较缓,酸枣分布密集的山地约有2260hm2,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利用野生酸枣改接大枣可使灌木成林,既节省造林投入,加快石质山地绿化,又能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是石质山地造林绿化的好模式.2002~2004年,在埇桥区符离镇梁套、清水、尖山等村,利用野生酸枣就地嫁接优良品种冬枣累计达3.1万株,折合29.6hm2,通过加强抚育管理,达到当年嫁接当年见果,第3年平均株产2.1kg,第4年平均株产7.9kg的丰产水平,深受当地果农好评,对开发利用淮北石质山地野生酸枣资源,建设生态家园,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山西省是我国酸枣集中分布区之一,开展山西省酸枣遗传多样性研究,为酸枣种质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酸枣中单拷贝核基因标记,对山西省14个酸枣居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居群动态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筛选得到6个单拷贝核基因标记用于开展山西省酸枣种质资源相关研究。单拷贝核基因标记的长度为199~846 bp,分离位点数目和单倍型多样性平均值分别为37和0.857,表明单拷贝核基因标记多样性较高。中性检验表明:所有单拷贝核基因标记均符合中性进化假设。山西省酸枣表现出产高的遗传多样性(π=0.007 20,θw=0.009 25),这与高度异交及居群历史动态有关。失配分布分析表明:山西省酸枣在进化历史上经历过居群持续扩张,这与黄土高原地区受第四纪冰期循环影响小有关。STRUCTURE分析表明:山西酸枣居群没有形成明显的遗传结构。AMOVA分析显示:居群间遗传分化水平较高(Fst=0.145),居群内变异是总变异的主要来源(85.48%)。Mantel test表明: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没有相关性(r=0.177 5,P=0.216.)。[结论]单拷贝核基因标记可以应用于酸枣种质资源遗传学研究。山西省酸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居群间遗传分化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