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8篇
  免费   342篇
  国内免费   278篇
林业   469篇
农学   403篇
基础科学   56篇
  116篇
综合类   2598篇
农作物   260篇
水产渔业   818篇
畜牧兽医   831篇
园艺   615篇
植物保护   44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420篇
  2010年   425篇
  2009年   372篇
  2008年   444篇
  2007年   441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茄子褐纹病在叶片、茎干、果实上的田间发病症状进行调查,进行大棚和露地栽培对茄子褐纹病控制作用的试验,结果表明,大棚栽培对茄子褐纹病控制作用达96.9%以上。250 g·L-1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38%唑醚·啶酰菌水分散粒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6种杀菌剂进行茄子褐纹病的田间喷雾防治试验表明,2次用药10 d后,250 g·L-1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效最好,其次为325 g·L-1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田间防效分别为86.7%、85.8%、84.8%,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比海兰褐蛋鸡在不同海拔相同饲养条件下其肺动脉和肺静脉结构差异,试验选取山西省武乡县(较低海拔,海拔950m)、甘肃省榆中县(中等海拔,海拔1720m)和青海省湟源县(较高海拔,海拔2660m)常规饲养的180日龄海兰褐蛋鸡20只,雌雄各半.收集肺动脉和肺静脉,制作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观察、拍照,Image Proplus 6.0测量肺动脉和静脉血管中膜厚度、平滑肌层数、平滑肌层厚度.结果显示,海兰褐蛋鸡肺动脉和肺静脉血管中膜厚度随着海拔的升高显著增加(P<0.05);中海拔和较高海拔海兰褐蛋鸡肺动脉和静脉结构血管平滑肌层数显著多于较低海拔(P<0.05),而中海拔和较高海拔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较高海拔海兰褐蛋鸡平滑肌厚度显著大于较低海拔和中海拔(P<0.05),而较低海拔和中海拔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海兰褐蛋鸡肺动脉和肺静脉中膜厚度与其生存海拔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海兰褐蛋鸡通过肺动脉和肺静脉中膜平滑肌增多来适应高海拔低氧环境.  相似文献   
3.
广东南澳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乌屿岛是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最大的褐翅燕鸥繁殖地,为确定褐翅燕鸥在繁殖地的家域范围,我们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利用卫星追踪技术在乌屿岛开展了繁殖期褐翅燕鸥家域的研究。结果表明:褐翅燕鸥家域平均面积为(17346.29±31738.74)km2,家域范围西南至珠江口岛屿,北达福建省漳州市的外屿,东到台湾岛的台中至台南的西海岸;褐翅燕鸥家域形状均不规则,并存在重叠,重叠率最小为0.39%,最大为41.47%;褐翅燕鸥家域活动时间上午主要集中在5∶00—10∶00,下午主要集中在15∶00—19∶00;食物因素和觅食策略是影响褐翅燕鸥家域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加强乌屿岛褐翅燕鸥的保护,建议将其家域集中分布区域纳入自然保护地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太平鸡’‘海兰褐鸡’及其杂交一代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差异.【方法】以36只55周龄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3种鸡的母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结果】‘太平鸡’的宰前活质量、屠体质量、半净膛质量、全净膛质量、腿肌质量、腹脂质量和肌胃质量均为最高;‘海兰褐鸡’的肉色L~*和b~*最高,太海杂交鸡的肉色a~*最高;太海杂交鸡的腿肌剪切力以及胸肌和腿肌的pH均最低,但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最高;‘海兰褐鸡’肌肉中SFA最高,太海杂交鸡最低,太海杂交鸡肌肉中UFA和MUFA均最高,‘太平鸡’肌肉中PUFA和EFA含量均最高,‘海兰褐鸡’最低;‘海兰褐鸡’的肌纤维直径均最大,‘太平鸡’的肌纤维密度最高.【结论】3种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存在一定差异,可以根据目标产品需求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对辣椒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选取与消毒、培养基理化性质、各类植物激素和防褐化添加剂的影响效果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愈伤组织褐化机理、再生苗移栽的方法等进行了讨论,以期为辣椒的快繁育苗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引种筛选的基础上,以"徐筒玉丝瓜"高代自XT-6为母本,以淮北地区耐褐变品种"绿钻88"的高代自交系LZ-6为父本,杂交获得F1新配组(暂命名为"徐绿1号").对其进行农艺学性状综合评价,结果发现,新配组"徐绿1号"在耐褐变性上优于XT-6,OD值为0.31;在早熟性上没有明显差异;小区产量优于XT-6,为36.89 kg;田间病情指数白粉病和霜霉病分别为26.52和5.23;即新配组"徐绿1号"在褐变性、早熟性、产量性状以及田间自然发病率等方面均表现较好.因此该杂交配组可作为丝瓜新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温度下褐带卷蛾茧蜂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温度对褐带卷蛾茧蜂Bracon adoxophyesi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研究了该蜂在6种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褐带卷蛾茧蜂各虫态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36℃下产卵前期略高于32℃下的产卵前期,说明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均不利于卵巢发育。随温度降低,其世代历期显著延长,说明低温会显著抑制该蜂发育。各虫态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Logistic模型。该寄生蜂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高于其他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在24℃下单雌产卵量最高,为619.86粒,16℃和36℃下的产卵量最低,分别为139.60粒和154.43粒。在24、28和32℃时,其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101.78、74.25和73.41,在36℃和16℃时,其种群趋势指数较低,说明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均不利于其种群繁殖,且低温的影响大于高温。在24~32℃下,褐带卷蛾茧蜂的种群趋势指数较高,说明24~32℃是适宜该寄生蜂种群增长的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8.
麦角硫因抑制双孢蘑菇褐变及其与能量代谢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控制和降低运输与贮藏过程中的褐变是目前双孢蘑菇保鲜的重点。研究麦角硫因处理对双孢蘑菇采后褐变的抑制效果,进一步分析褐变与能量代谢关系,为控制褐变和延长其保质期提供科学依据和生产指导。【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双孢蘑菇品种AS2796喷涂浓度为0.12 mmol·L-1的麦角硫因溶液,对照组采用超纯水处理,于4℃低温下贮藏17 d,贮藏时定期测定其褐变度、菌盖白度、丙二醛含量(MDA)和能量相关物质(ATP、ADP、AMP含量)、能荷及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H+-ATPase、Ca2+-ATPase等线粒体呼吸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双孢蘑菇的褐变度和MDA含量逐渐增加,菌盖白度不断下降。与对照组相比,麦角硫因处理延缓了MDA含量和褐变度的上升及菌盖白度的下降,保护了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有效抑制了双孢蘑菇菌盖表面及内部组织的褐变。贮藏过程中,双孢蘑菇的ATP含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最低点(贮藏第17天)也高于0.6 mg·g-1。整个贮藏期间,双孢蘑菇的ADP和AMP含量逐渐上升,处理组的ATP和AM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ADP含量始终低于对照组。能荷值不断下降,但处理组双孢蘑菇的能荷值始终略高于对照组。表明麦角硫因处理延缓了双孢蘑菇采后ATP含量的下降,提高了ATP的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较高的能荷水平。麦角硫因处理的双孢蘑菇SDH、H+-ATPase和Ca2+-ATPase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CCO酶活性在贮藏前期(第5天)和贮藏末期(第17天)相较于对照组也有所提升,从而维持了更好的线粒体功能,保证了ATP的高效合成。【结论】麦角硫因处理明显抑制了双孢蘑菇采后褐变,且其对褐变的抑制作用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杨霏  邹瑞  张玥  杨自云  吴田 《种子》2020,(4):46-49,54
为了保护珍贵的十里香茶树资源,掌握利于十里香茶的最优组培条件,本研究对十里香茶组培过程中外植体类型、消毒时间、培养基添加物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采用轻微木质化的带腋芽茎段经升汞消毒15 min,接种后暗培养5 d,MS+0.2 mg·L^-1 NAA培养基中添加3 mg·L^-1 PVP+2000 mg·L^-1 Vc或者6 mg·L^-1 PVP+3000 mg·L^-1 AC,可在低污染率的前提下将褐化率降为10%左右,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茶树组培中褐化率高的难题;采用1/8 MS+1 mg·L^-1 IBA培养基有利于外植体生根且增殖迅速。本研究建立了十里香茶的无菌苗离体培养及再生体系,可通过组培手段对其进行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10.
为阐明氮元素对微藻次生代谢积累和调控的影响,以三角褐指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氮浓度[896(CK)、448、112、28和0 μmol·L-1]处理对三角褐指藻细胞生长、岩藻黄素含量、油脂含量以及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并对岩藻黄素-叶绿素蛋白复合体基因(FCPb)和酰基-酰基载体蛋白去饱和酶基因(FAB2)的表达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氮限制极显著抑制了三角褐指藻细胞的生长和岩藻黄素的合成,但促进了油脂的合成。当氮浓度为112 μmol·L-1时,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含量最低(0.084 mg·g-1DW),而油脂含量最高,较CK提高了1.36倍。叶绿素a与岩藻黄素含量变化趋势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氮限制条件下,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含量与油脂含量显著相关(R2=0.998 8)。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氮限制抑制了三角褐指藻中FCPb的表达,促进了FAB2的表达。综上,氮限制通过调控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油脂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了岩藻黄素和油脂的积累。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岩藻黄素与脂类物质代谢合成的关联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