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273篇
农学   138篇
基础科学   22篇
  155篇
综合类   1311篇
农作物   98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200篇
园艺   330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揭示桉树人工林不同成熟度的叶片器官所需营养元素变化以及土壤肥力对其影响,对于桉树营林和科学施肥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选取广西隆安县小林镇和田东县思林镇的桉树2代萌芽林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两个人工林嫩叶、成熟叶、黄叶的C、N、P、K、B、Ca、Mg以及土壤C、N、P、K、Ca、Mg元素含量,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的N、P、K、Mg营养元素转移规律是黄叶向成熟叶和嫩叶转移,但C、Ca、B营养元素则是随着叶片的生长发育逐渐积累,黄叶中含量最高,说明施肥时应关注Ca、B元素的持续和有效供给。两片人工林都表现出类似的规律,说明土壤肥力的差异不影响桉树人工林叶片营养元素的内循环规律。桉树嫩叶营养元素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学特征具有与成熟叶和黄叶不同的表征,在营养物质研究中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对大花序桉幼苗生物量及营养元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花序桉苗木平均单株生物量大小排序为茎>根>叶。幼苗主要营养含量和吸收积累规律为K>N>P>Fe>Mn>Zn>B>Ca>Cu>Mg。大量元素N、P、K贮量最高的部位均为茎,根部和叶中含量相近。大花序桉苗期叶片对主要营养元素N、P和K的吸收分配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Mg与Ca,Cu与P、K,Zn与N、K、Cu、Fe,Fe与N呈现互相促进关系;Mn与N、Fe、K、Cu,B与P、Cu为相互抑制关系。据此,大花序桉苗期以氮、磷、钾肥为主,其中要求养分K2O>N>P2O5,并有针对性地添加铁肥、锌肥和铜肥。  相似文献   
3.
4.
新时代土壤化学前沿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土壤化学是重要的土壤学基础分支学科。在回顾了土壤化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梳理了土壤化学的四个前沿交叉方向,并展望了土壤化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发展趋势,以期寻求新的学科增长点。土壤化学经历了从恒电荷到可变电荷土壤学说演变,我国在土壤电化学、根际土壤化学、土壤化学-物理-微生物界面反应等方向逐步领跑。新时代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土壤化学的研究中心之一,尤其在土壤化学与微生物学、地球化学、矿物学、环境化学等交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同时,发展并运用同步辐射、微流控联用光谱能谱、高分辨显微镜、光谱电化学等实时、原位、高精度研究方法,推动土壤化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时代的土壤化学具有三个重要发展趋势,首先系统揭示地球表层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土壤化学机制,实现"0到1"的土壤化学原创性成果的突破;其次需要综合运用地球表层系统理论,从多界面、多要素、多过程的"三多"交互耦合;再次,需要加强与地球宜居性这一人类重大命题的交叉融合,为生态文明建设、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球变化等国家重大需求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与经济作物,在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荚果是花生的收获器官,深入 研究花生荚果发育及其调控,可以为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从花生荚果发育过程和内外限制因素的调控作 用,并结合激素、营养元素、遗传学研究以及DNA、RNA等分子调控机制,综述了近年来花生荚果发育相关的研究进 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为指导江西省吉安市金沙柚科学施肥提供直接理论依据.[方法]对吉安市23个果园的土壤、叶片、果实矿质养分含量及果实品质进行了测定,并用WPS和SPSS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及线性回归方程分析,筛选出影响金沙柚果实品质的主要土壤、叶片和果实矿质养分因子.[结果]结果表明,77.27%的果园土壤中pH值低于5.5,95.45%的果园有机质含量低于15 g/kg;土壤中大量元素氮、磷、钾以缺乏为主,在叶片中三者含量以适量及高量为主,氮和钾还出现了部分果园含量过量情况,果实中三者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80,0.16,1.48 g/kg;果园土壤和叶片中钙和镁含量均以缺乏为主,果实中二者平均值分别为83.49,51.70 mg/kg;果园土壤和叶片中铁、锰和铜含量适宜及适宜以上占比较大,果实中三者平均值分别为2.33,0.28,0.36 mg/kg;锌和硼元素在土壤和叶片中含量情况有所不同,锌元素在土壤以适宜为主而叶片中以缺乏为主,硼元素在土壤中100%缺乏而在叶片中以适宜占比最大,二者在果实中含量平均值为0.60,0.73 mg/kg;土壤和叶片钼元素在约一半果园中存在缺乏情况,果实含量平均值为56.04μg/kg.相关性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果皮厚度与叶片钼元素呈负相关,而与果实锰元素呈正相关;可食率与土壤中有效锰呈负相关,与叶片中钙、铜和钼元素呈正相关,与果实中磷元素呈正相关;出汁率与土壤中pH值呈正相关,与土壤有效锰和叶片锰元素呈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与叶片中铜元素呈正相关;总糖与土壤中有效铁呈负相关,与果实中钙元素呈正相关;可滴定酸与果实中铁元素呈正相关,与果实磷元素呈负相关;Vc与叶片中硼呈负相关.[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增施石灰等碱性物质,提高有机质的施入,可以有效地解决土壤酸化问题并改良土壤结构,也有利于在土壤铁、锰元素高量及过量果园中降低铁和锰元素含量,进一步解决阻碍锌元素吸收的拮抗问题.根据相关性和线性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推测,土壤的改良因此有助于金沙柚增加可食率和出汁率,增糖降酸以及果皮变薄.另外还需要注意在钙、镁和钼元素缺乏的果园增施相应元素,以及通过控制树势来增大果实对磷元素的吸收能力,也可以对果实生长、可食率和总糖含量的提高以及可滴定酸含量的减少起到一定的作用,从而为金沙柚品质的提升和市场的竞争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膏剂叶面肥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植物可以通过叶面吸收营养物质,叶面施肥是迅速补充植物营养、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生产措施之一。在植物根部吸收能力受阻或出现营养元素缺乏症、发芽保果、改善品质等关键时刻,叶面施肥更具有其它施肥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膏剂叶面肥是一种新型的肥料剂型,它克服了普通液体类  相似文献   
9.
保护地栽培的黄瓜一般施肥量都比较大,一般土壤的营养都比较充足,但由于连作、土壤的浓度障碍、离子的拮抗作用和温光条件恶劣等原因,会造成某些微量元素缺乏或吸收不利而引起营养元素缺乏等生理障碍;同时也会出现营养过剩.生产上常见的有如下表现.  相似文献   
10.
为了比较不同海拔大别山山核桃林地土壤性质和叶片营养元素的差异及相关性,为大别山山核桃林地科学施肥和养分管理提供参考,采用酸度计法、重铬酸钾容量法、半微量凯氏定氮法、碱解扩散法、盐酸氟化铵浸提-分光光度法和醋酸铵-火焰光度计法分别测定了不同海拔大别山山核桃林地0 ~ 30 cm土层pH、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土壤和叶片的氮、磷、钾、钙、镁、锌含量,并进行显著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大别山山核桃林地土壤速效磷、全氮、全磷、全钾、钙、镁和锌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大别山山核桃叶片钾、钙和镁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2)不同海拔大别山山核桃林地土壤pH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而有机质和氮含量随着海拔升高而升高;叶片钾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升高,钙和镁含量则是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其余营养元素受海拔影响较小。(3)大别山山核桃叶片营养元素之间、土壤营养元素之间、以及叶片与土壤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土壤间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的有2对,叶片间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的有4对,土壤和叶片间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的有2对(P < 0.05)。大别山山核桃林地土壤平均pH值为5.18,偏酸性;有机质含量均值为5.07%;速效氮、速效磷含量较高,速效钾较匮乏;微量元素平均含量依次为Mg>Ca>Zn。建议增施生石灰进行土壤改良,减少氮肥施用,增施磷钾肥,尤其是钾肥,将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混合增施,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