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2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寻找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致病性昆虫病原真菌,以丰富广东省本地的昆虫病原真菌资源库,为开展草地贪夜蛾微生物防治提供研究材料.[方法]对采自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城镇玉米地的感菌草地贪夜蛾幼虫体表病原真菌进行微生物常规分离纯化,采用形态学和ITS-rD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原真菌进行鉴定,通过3种不同培养基(PDA、SMAY和添加草地贪夜蛾蛹壳PDA培养基)测定病原真菌菌落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并采用浸虫法研究病原真菌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致病力.[结果]从感菌草地贪夜蛾幼虫上分离获得病原真菌,编号GZSF-1,经鉴定为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培养基类型对菌株GZSF-1菌丝生长和产孢存在显著影响(P<0.05),菌株在各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为0.76~2.10 mm/d,产孢量为0.33×106~21.67×106孢子/mL,其中在添加蛹壳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最快且可获得最大产孢量.菌株GZSF-1接种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后,随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升高,幼虫的感病死亡率增加,当浓度达1×109孢子/mL时,幼虫的致死中时(LT50)为3.030 d,接菌7 d后幼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达100.00%.应用Probit模型,得到菌株GZSF-1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致病力回归方程y=-4.426+0.737x,菌株GZSF-1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第7 d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1.02×106孢子/mL.[结论]从田间感菌草地贪夜蛾上分离获得的病原真菌菌株GZSF-1为莱氏绿僵菌,该菌株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是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对鳞翅目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存在杀虫速度慢的缺点。为了提高莱氏绿僵菌孢子的萌发速度,缩短对寄主的致死时间,在孢子悬液中分别添加不同糖类和维生素类,以测定外源营养对莱氏绿僵菌孢子萌发的促进作用。配制含有不同浓度糖和维生素的SMY液体培养基后,接种M.rileyi孢子,25℃、180 r/min振荡培养,每隔24 h,用血球计数板镜检孢子萌发率。结果表明:接种24 h后,以10 g/L甘露糖、5 g/L维生素B_6和5 g/L维生素C对孢子萌发的促进作用较好,孢子萌发率分别为3.50%、3.67%和0.83%;随着培养时间延长,10 g/L甘露糖、5 g/L维生素C依然对孢子萌发有较好的促进作用,5 g/L维生素B_6对孢子萌发的促进作用逐渐降低;进一步测定甘露糖和维生素C对孢子萌发的浓度效应,甘露糖浓度为25.0 g/L时对孢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好,维生素C浓度为0.2 g/L时最好。以上结果表明,对M.rileyi孢子萌发促进效果最好的外源营养是甘露糖和维生素C,最适浓度分别是25.0 g/L和0.2 g/L。  相似文献   
3.
郭亚力  田学军  罗思  李秀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897-17898
[目的]研究10种化学杀虫剂和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的相容性。[方法]用营养液萌发法测定了10种常用化学杀虫剂与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分生孢子的生物相容性,以24、48和72 h的孢子萌发率作为指标,供试杀虫剂常用浓度及其10倍和100倍稀释液对活孢率的影响。[结果]莱氏野村菌分生孢子在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和灭扫利常规使用浓度以及10倍和100倍稀释液中的萌发率均在85%以上,有较好的相容性。[结论]在供试的10种化学杀虫剂中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和灭扫利与该菌的相容性相对较好,其他6种化学杀虫剂较差。  相似文献   
4.
鸭球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鸭的寄生虫病。近几年来,在本地区地面平养的鸭群中常呈暴发急性流行,发病率为30%~90%,死亡率为20%~71%,耐过病的鸭一般生长受阻,增重缓慢,耗费饲料与人工,给养鸭场或养鸭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研究温度、光照、pH值、湿度及紫外线对莱氏野村菌MZ060806菌株菌落直径、孢子萌发率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该菌的菌落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具有相似的效应,其中27 ℃是最适温度,温度过低或过高则抑制生长;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0 ℃、10 min;全光照有利于产孢,而全黑暗有利于菌落扩展;最适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pH值为6~7;最适孢子萌发湿度为70 %,萌发率为92.1 %;该菌对紫外线(25 W、40 cm)较为敏感,当照射时间为2 min,24 h后孢子萌发率为84.4 %,而照射10 min,孢子萌发率为0.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农用多抗霉素对来自山东、安徽、河南的3株莱氏野村菌的抑菌效果。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多抗霉素对莱氏野村菌的EC50值,并通过EC50值进行抑菌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多抗霉素对3株莱氏野村菌都有抑制效果,其中对来自山东的莱氏野村菌Nr13的抑制效果最佳,EC50值为0.437 7 mg/m L。  相似文献   
7.
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cq菌株为昆虫致病性真菌,能感染家蚕发生绿僵病。显微镜下观察菌株体外培养产生的分生孢子呈卵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3.2~4.6μm×2.5~3.2μm,分生孢子梗单生,具有3~4个轮状分支,每个分支着生2~3个瓶梗,瓶梗基部膨大,在瓶梗顶端尖处着生分生孢子。在感染莱氏野村菌的家蚕幼虫血液中可观察到菌株产生的大量豆荚状、酵母状芽生孢子,病蚕血液呈浑浊的乳白色,体表出现褐色病斑,反应迟缓,尸体逐渐僵化,被鲜绿色的孢子粉覆盖。另发现该菌株在感染家蚕幼虫的体表和血液中能产生菱形晶体,同时菌株在体外培养基上培养时也观察到大量的正八面体菱形晶体,且改变培养温度和pH值,晶体产生的时间延长,形状和大小也会发生变化,出现长方形、正方形六面体形状及不规则形状晶体。推测莱氏野村菌cq菌株产生的晶体可能是有利于菌株感染家蚕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8.
将精氨酸霉形体和莱氏无(需)胆甾醇霉形体,分别接种于鸡胚细胞,电镜下观察结果如下:(1)此2种霉形体在形态、细胞内分布、增殖形式和吞噬功能以及对培养细胞的选择性等方面是相同的;(2)此2种霉形体引起培养细胞的病理学过程不同。接种MA的鸡胚细胞,早期即出现髓模样结构和脂质体等退行性变化,晚期在细胞质内才能见到空泡出现;而接种AL的鸡胚细胞,早期即可出现细胞质内的空泡化现象,晚期细菌质内才可见到髓膜样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寄生于家鸭小肠上皮细胞的菲莱氏温扬球虫的受精和卵囊壁的形成过程。作者在感染后96 h 的样品中发现一例大、小配子已受精;小配子已进入大配子中,大配子胞质中有一根纵切的鞭毛,小配子的核呈流体状,位于大配子核附近。卵囊壁是由成囊颗粒内含物进入合子表面的膜之间沉积成层而形成。成囊颗粒Ⅰ形成外层卵囊壁,成囊颗粒Ⅱ形成内层卵囊壁。沉积于膜之间的成囊颗粒Ⅰ内含物逐渐浓缩,堆积成颗粒状,使卵囊壁外层外表面形成颗粒状突起。成熟的卵囊壁由三层组成:即薄的外周膜、外层和内层。其内的合子原生质还被两层单位膜包裹。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来自山东、安徽、河南的3株莱氏野村菌在PDA培养基上的生物学性状,并测定了它们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3株莱氏野村菌的菌落形态类似,但产孢量差异显著,其中以来自安徽的菌株Nr19的产孢量最高,为1.64×108个/cm2;3株莱氏野村菌对斜纹夜蛾幼虫都有明显的致病效果,致死率和僵虫率分别达到95%和80%以上,其中以Nr19菌株的综合致病效果最好,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分别为97.62%和84.09%,半数致死时间(LT50)为4.044 1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