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对色林错裸鲤(Gymnocypris selincuoensis)的肌肉营养价值做出综合评判,对该种鱼的营养需要量的制定和计算提供依据,利用常规肌肉营养测试方法测定分析色林错裸鲤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色林错裸鲤肌肉(鲜样)中粗蛋白质量分数19.87%,粗脂肪质量分数7.71%,水分质量分数70.35%,灰分质量分数1.65%,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0.09%.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44.46%,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不包括色氨酸)总量是13.24%,占氨基酸总量的29.80%;4种鲜味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15.09%.肌肉中含有20种脂肪酸,其中EPA与DHA质量分数分别为11.31%和4.04%比其他经济鱼类均高,表明色林错裸鲤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藏地区严酷的高原环境孕育出了独特而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裂腹鱼亚科鱼类其各属种间不同类群的染色体表现出多样性特征。以体质量246.0~374.2 g的雄性色林错裸鲤肾脏组织细胞为材料,采用常规冷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通过吉姆萨染色,确定其染色体数目、核型;通过银染显带(Ag-NORs)技术及荧光染料色霉素A(CMA3)和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双重荧光染色技术,推测其带型及倍性。结果表明:色林错裸鲤染色体数目为4n=88,核型公式为40m+20sm+28st/t, NF=148。通过Ag-NORs染色观察,色林错裸鲤间期核最高银染点数为4个,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分裂相银染点数最高为4个,且信号点2强2弱,位于第2组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2)短臂上,为端部Ag-NORs。经CMA3/DAPI双重荧光染色,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显示有4个CMA3阳性部位,且信号点2强2弱,位于第2组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2)短臂的端部区域。因此,推测色林错裸鲤是含有4套染色体组的遗传四倍体。本研究结果补充了色林错裸鲤细胞遗传学...  相似文献   
3.
色林错裸鲤生活史类型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军 《水利渔业》2006,26(2):17-18
以达氏鳇和尖头塘鳢作为参照物,用模糊聚类法研究了色林错裸鲤的生活史类型,并对其合理捕捞强度与捕捞年龄进行了探讨。色林错裸鲤属比较典型的k-选择类型鱼类;平衡产量曲线与达氏鳇的非常相似;起捕年龄可适当降低,但应不低于10龄;捕捞强度可适当提高,但F不能超过0.1。  相似文献   
4.
根据1990、2000、2010和2020年卫星遥感资料和近30年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等气候资料分析研究藏北高原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泊演化。结果表明,保护区湖泊数量呈增多—减少—增多的趋势,湖泊面积呈扩张—加速扩张—扩张减缓的阶段性增长趋势。近30年湖泊总面积扩大88 676.49 hm2,其中,1990—2000年、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面积分别增长23 897.12、57 176.60和7 602.77 hm2,增长幅度分别为5.63%、12.75%和1.50%。通过对保护区1 000 hm2以上湖泊面积分析,西区湖泊以色林错、仁错面积变化率较大,东区湖泊以错愕、乃日平错以及蓬错变化显著。近30年色林错保护区气候为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多和蒸发量减少,气候呈现出暖湿化发展趋势。冰川萎缩速率、降水量和蒸发量变化与色林错保护区湖泊阶段性变化规律相关性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色林错-普若岗日国家公园潜在建设区夏季浮游植物群落及优势种生态特征,于2015年和2016年8月对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分析,并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及生态响应速率等方法测定优势种的生态位量度。结果表明:(1)色林错-普若岗日国家公园潜在建设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27种,隶属于3门5纲11目18科35属,其中优势种5种,隶属2门5属,优势种丰度和优势度在不同区域均有差异;(2)泉生菱形藻(Nitzschia fonticola)生态位宽度最大,嗜盐舟形藻(Navicula halophila)生态位宽度最小;(3)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重叠程度不高,种间竞争弱,群落结构较为稳定;(4)浮游植物优势种呈发展或衰退趋势是不同浮游植物优势种间竞争的必然结果。本研究结果为色-普国家公园潜在建设区浮游植物多样性积累基础数据,为探讨生态位分化理论下的种间关系、资源利用及生态适应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色林错裸鲤性腺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何德奎 《水产学报》2001,25(2):97-102,T001
采用组织切片法,对西藏特有鱼类林错裸鲤的性腺发育、产卵时间和产卵类型等进行了研究。其性腺的发育可分为六个时期,卵母细胞的发育分为5个时相。在第2时相晚期到第3时相早期,卵母细胞中具有卵黄核和核仁物质外排现象,核仁排出的可能与核周的颗粒卵黄形成有关。第2时相到第4时相早期,核膜外侧具有一透明层。产卵后未提出的成熟卵粒通过颗粒细胞吸收和利用,已达性成熟年龄的个体并不是每年都参与繁殖活动,具有繁殖间隔现象。产卵时间始于4月上旬,持续到8月上旬。色林错裸鲤属于分次同步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7.
对西藏色林错2015年7月附着硅藻样品进行了观察和鉴定,发现了短纹藻属的3个物种,其中圆胞短纹藻(Brachysira aponina Kützing)为中国新纪录种,其他两个物种分别为小头短纹藻B.microcephala(Grunow)Compère和透明短纹藻B.vitrea(Grunow)Ross。通过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本报道对圆胞短纹藻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小头短纹藻的2种表型和透明短纹藻的超微形态特征进行了重新描述。圆胞短纹藻的主要特征是末端窄圆形,中央区小或为圆形,壳缝直,壳缝两侧有明显的硅质纵肋。壳缝简单,远缝端具有"M"形结构。小头短纹藻表型1主要特征为末端近头状,中央区为不对称圆形,末端为"T"形结构。小头短纹藻表型2主要特征是壳面末端头状,中部线纹辐射排列,末端平行排列。透明短纹藻主要特征是壳面为椭圆形披针形,末端伸长成头状,中央区小,卵圆形,远缝端具"T"形结构。此外本报道还比较和讨论了3物种与短纹藻属其他相似物种的形态特征,同时也对3物种的生境及分布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