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3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林业   234篇
农学   398篇
基础科学   38篇
  231篇
综合类   2857篇
农作物   431篇
水产渔业   135篇
畜牧兽医   332篇
园艺   795篇
植物保护   62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381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黑胚病是小麦生产的重要籽粒病害,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是黑胚病的主要致病菌。为分析小麦抗黑胚病遗传规律并检测抗性位点,本研究以抗黑胚病小麦品系山农4143与感病品系宛原白1号的F7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于2018~2019年在3个试验点种植,采用“孢子液喷洒、套袋保湿”的方法进行接菌鉴定,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遗传分析,并挑选极端抗、感自交系构建混池、结合小麦660K SNP芯片进行混合分组分析(BSA)。研究结果显示小麦品系山农4143对黑胚病抗性符合“4对主基因加性-上位性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力为0.88~0.95;通过BSA检测到黑胚病抗性位点36个,分别位于1A、2B(6)、2D(2)、3A、3B(2)、3D、4A(6)、4D、5A(4)、5B(6)、5D(3)、7A、7B和7D共14条染色体上,A、B、D染色组上分别为13、 15和8个,36个位点中有18个为抗黑胚病新鉴定位点。本研究结果为小麦抗黑胚病位点的精细定位和抗性育种中分子标记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烤烟根黑腐病是由根串珠霉菌侵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土传真菌病害,筛选对根黑腐病抗性较好的烤烟品种进行合理布局是控制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本试验采用田间自然发病研究了宜宾烟区6个主推烤烟品种和储备品种对烤烟根黑腐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对根黑腐病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云烟85对根黑腐病的抗性最好,整个调查期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介于0~12.50%和0~1.94之间;其次是云烟116和云烟99;云烟105对根黑腐病的抗性最差,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介于0~23.33%和0~4.63之间。  相似文献   
3.
4.
为控制桃褐腐病的发生与危害提供依据,于2019年7月选用嘧菌.代森联、甲基硫菌灵、扑海因、苯甲醚菌酯和肟菌酯.戊唑醇5种药剂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嘧菌.代森联、甲基硫菌灵、扑海因、苯甲醚菌酯和肟菌酯.戊唑醇效果基本相近,均能较好地防治桃褐腐病,5种药剂均对桃树及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中国土壤系统分类(CST)体系下均腐土不同亚纲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以 4个干润均腐土[富牧西系(DFm)、春雷南系(DCl)、保国系(DBg)、明水系(DMs)]和 4个湿润均腐土[大西江系(MDx)、新发北系(MXf)、卫星农场系(MWx)、裴德系(MPd)]的腐殖质层(Ah层)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细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以探讨影响均腐土不同亚纲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均腐土 8个土系样品共获得 1 674 634条基因序列,Shannon指数和 Chao1指数表现为:干润均腐土 >湿润均腐土。均腐土 8个土系细菌群落主要包括 10个门类,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为富牧西系、春雷南系、保国系、大西江系、新发北系、卫星农场系、裴德系优势菌门,明水系以绿湾菌门(Chloroflexi)、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优势菌门;属水平上,均腐土各土系的群落差异较大。样品热图分析将 8个土系细菌群落聚为 2类,其中干润均腐土聚为一类,湿润均腐土聚为一类。pH、交换性 Ca、CEC、交换性 Mg、SOC和 TP是影响均腐土细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因子( P<0.05)。此外,RDA分析发现,土壤 pH为影响均腐土细菌群落结构的主导因子,而 pH、交换性 Ca、CEC为驱动干润均腐土细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交换性 Mg、SOC、TP为驱动湿润均腐土细菌群落发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寻找抑制植物病原菌III型分泌系统的植物源活性小分子化合物,是研发生物安全农药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采用水煮提取法从十字花科黑腐病菌寄主植物满身红萝卜中提取分离活性小分子化合物,利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解析出活性物质的单体结构。然后用荧光素酶基因luxAB构建融合报告系统以及定量PCR检测活性物质对十字花科黑腐病菌III型分泌系统的抑制效果,最后采用剪叶接种和压渗接种的方法研究活性小分子物质对十字花科黑腐病菌的生防作用。研究表明,植物鞘氨醇和二氢鞘氨醇对十字花科黑腐病菌III型分泌系统基因的转录表达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是对I、II、IV型分泌系统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植物鞘氨醇在XCM1上影响菌的生长,而二氢鞘氨醇不影响菌的生长。同时,还发现这两种物质能显著降低Xcc在寄主植株满身红萝卜上的病害症状以及能够使Xcc在非寄主植物辣椒上引起过敏反应的能力丧失。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小分子化合物对十字花科黑腐病菌III型分泌系统的作用机制及后续开发植物源抑制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作物秸秆腐解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作为麦田恶性杂草之一,给中国小麦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探究农作物秸秆在节节麦生态防治方面的作用,本试验采用了滤纸培养皿法和小杯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玉米、油菜、水稻秸秆及稻壳腐解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及幼苗根长、苗高和干重5项生物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浓度为6.25 mg/mL时,玉米、油菜秸秆腐解液对节节麦幼苗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对其他测定指标均为抑制作用。稻壳腐解液除了对根长具有抑制作用外,对其他指标均具有促进作用。水稻秸秆腐解液对5项指标均具有促进作用。当浓度大于50 mg/mL时,4种秸秆腐解液对5项指标均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总体来说,作物秸秆腐解液对节节麦的化感作用强弱依次为玉米秸秆、油菜秸秆、稻壳、水稻秸秆,且对根的化感作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从百色右江河谷采后芒果病样上分离、纯化得到多个真菌菌株,选择1个典型分离菌BSD01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ITS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同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15种中草药提取液对该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确定了有效提取液的种类及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能引起右江河谷芒果蒂腐病的病原菌为可可球二孢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在供试的15种中草药提取液中,醇提取液的抑菌活性总体高于水提取液。其中,在0.06 g/mL的剂量下,莱菔子水提取液和益母草醇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可达到100%;其次为石菖蒲和莱菔子醇提取液,抑菌率分别为94.59%和73.21%。它们对芒果蒂腐病菌的MIC值分别为0.01、0.02、0.11、0.09 g/mL。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茎基腐病是影响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目前尚未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新型腐植酸肥料与同等养分配方化肥的田间比较试验,探讨新型腐植酸有机肥对马铃薯茎基腐病预防效果。结果表明,5~15 g壤动FT/100 kg种薯配合腐植酸肥料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安全,在出苗率、苗高、单株根数、最大根长、芽长分别优于配方化肥1.0~2.9个百分点、1.2~4.1 cm、1.1~5.2条、1.2~2.6 cm、0.3~1.1 cm;在单株薯重、平均单薯重、商品薯率、小区产量分别高于配方化肥66.7~394.4 g、4.6~12.1 g、4.3~11.4个百分点、12.23~83.46 kg/30.8m2;对主茎、匍匐茎、块茎基腐防效分别达78.29%~87.24%、75.62%~88.51%、72.05%~86.98%,增产效果达11.60%~79.12%。研究为开展农业技术防治马铃薯茎基腐病提供了新方法,对制定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腹状镰刀菌引起的橡胶树茎基腐病的治疗试验表明,刮除病灶,涂杀菌剂,用治疡灵涂封伤口的措施均降低了参试病树的病情级别,疗效显著,与只刮除病灶的对照相比,相对防效为6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