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9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78篇
林业   250篇
农学   277篇
基础科学   18篇
  47篇
综合类   2296篇
农作物   189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1537篇
园艺   837篇
植物保护   8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30%腈吡螨酯悬浮剂在不同剂量下对草莓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并明确其最适用量,为其田间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2019—2020年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邵家庄村使用喷雾器将不同剂量的30%腈吡螨酯悬浮剂均匀喷洒于草莓植株各部位.结果:对草莓喷药1次,14d后30%腈吡螨酯悬浮剂有效成分含量75、100、150mg/kg对草莓上的二斑叶螨防效均达到93%以上.结论:30%腈吡螨酯悬浮剂有效成分含量75~150mg/kg对草莓二斑叶螨的防效显著,可作为高效低毒的药剂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40%联苯肼酯.乙螨唑悬浮剂,降低柑橘红蜘蛛防治的单剂用药量和生产成本,延长药剂使用寿命。[方法] 采用湿法研磨工艺,通过粒径、黏度、分散性、pH、冷贮和热贮稳定性等指标的测试,对配方中的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进行了筛选。[结果] 确定了40%联苯肼酯.乙螨唑悬浮剂优化配方:联苯肼酯原药25%,乙螨唑原药15%,AEO 2%,D1002 2%,木质素磺酸钠6%,乙二醇5%,黄原胶0.1%,去离子水补足100%。该悬浮剂施用30 d后对柑橘红蜘蛛的防效仍达到90.1%。[结论] 该配方复配比例合理,性能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对柑橘红蜘蛛的田间防治效果优异。试验结果可以为联苯肼酯和乙螨唑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鸡皮刺螨是一种吸血性外寄生虫,会引起鸡消瘦、贫血,并导致产蛋下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给科研提供可靠虫源,并对杀螨药物、疫苗以及其他防控手段进行效果评价,国内外学者进行了鸡皮刺螨实验室的人工饲养与繁殖技术研究。文章综述了国内外鸡皮刺螨实验室饲养与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将其总结归纳为使用动物饲养繁殖技术与离体饲养繁殖技术两类,同时指出了各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测定现有杀螨剂对二斑叶螨的毒力水平,筛选防治二斑叶螨的有效药剂。本试验采用2种不同的生测方法对选用的2种杀螨剂毒力水平进行测定,并在田间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各杀螨剂均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毒力增强。浸叶法和喷雾法测定结果均表明,30%乙唑螨腈悬浮剂对二斑叶螨的毒力均大于43%联苯肼酯悬浮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0%乙唑螨腈悬浮剂25、50、100 mg/L的处理浓度进行双面喷雾和单面喷雾的方法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优于43%联苯肼酯悬浮剂71.7、143.3、286.7 mg/L的处理浓度,乙唑螨腈双面喷雾处理1 d后,防效分别达到88.03%、92.73%、94.20%,14 d后的防效分别达95.60%、96.63%、98.83%,单面喷雾1 d后的防效分别达到73.03%、7.23%、77.05%,14 d后的防效分别达78.80%、79.73%、81.63%。同时,田间试验发现,草莓双面喷清水后二斑叶螨的增殖速度比单面喷清水的处理要低,说明在短期内双面喷水对二斑叶螨的繁殖可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草莓上防治二斑叶螨双面均匀喷雾效果优于单面喷雾,30%乙唑螨腈悬浮剂田间防治效果优于43%联苯肼酯悬浮剂。  相似文献   
5.
春衰因气温偏低,夏衰却因温度过高。针对春衰和夏衰问题,要先分析造成春衰和夏衰的原因,对症下药。一、处置春衰的措施1.加强保温,增加巢温必不可少。弱群蜂数少,难以调节巢温,当寒流来袭,容易造成弃子重新结团,所以对弱群的保温增温工作不可松懈。晴天翻晒包装物,保持箱内干燥,以防滋生病害。2.充足的饲料是繁殖的基本条件,巢内留有饲料,仍然要进行奖饲,刺激工蜂兴奋,促使蜂王产卵,扩大子圈面积。3.总结治螨经验,分析治螨效果,采用正确的治螨方法彻底治螨。  相似文献   
6.
螨虫种类繁多,但影响宠物的主要是疥螨、蠕形螨和耳螨。疥螨寄生在宿主表皮角质层深处,以角质组织和淋巴液为食,并以螯肢和前跗爪挖掘,形成一条与皮肤平等的蜿蜒隧道。蠕形螨寄生于皮肤的毛囊、皮脂腺或体内淋巴结。耳螨会使耳道里的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大量增加。螨虫的分泌物、代谢产物及死虫体会引起过敏反应,使皮肤瘙痒或导致皮肤病。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温度下豇豆花粉对卵圆真绥螨[Euseius ovalis(Evans)]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在温度条件为25、30、35 ℃下,用豇豆花粉饲喂卵圆真绥螨,观察雌成螨繁殖,记录卵至成螨的发育历期,分析各螨态存活率及各生命参数。结果表明,用豇豆花粉饲喂卵圆真绥螨在3种温度下均可正常发育和繁殖,单雌总产卵量分别为(32.33±2.17)、(19.29±2.85)、(10.40±1.92)粒。卵-成螨30 ℃时发育历期最短,为(3.71±0.12) d。卵-成螨在25、30 ℃下存在较高的存活率,分别为93.75%±4.35%、90.63%±5.24%,35 ℃时存活率最低,为68.75%±8.30%。说明豇豆花粉可作为卵圆真绥螨的交替食物。35 ℃时,卵圆真绥螨的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为最低,分别为1.45±0.13、0.04±0.03和1.04±0.02,与25、30 ℃时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高温对卵圆真绥螨存在抑制作用。30 ℃种群加倍时间最短,为(3.73±0.56)d。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不同木薯品种的叶片组织结构与抗朱砂叶螨的关系,通过对木薯田间螨害情况的调查,计算出感、抗性稳定的感螨品种华南101、华南124和抗螨品种华南7号、华南13号的螨害指数,同时对叶片的相关物理性状进行测定,分析了叶片厚度、蜡质含量和气孔密度与木薯抗朱砂叶螨的关系。结果表明:4份木薯种质华南101、华南124、华南7号和华南13号的螨害指数依次为89.2%、65.8%、38.3%和0.8%;木薯叶片厚度与螨害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气孔密度与螨害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蜡质含量与螨害指数无显著相关性。上述结果为深入探究木薯抗螨机制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天维菌素B、天维菌素B单糖苷和天维菌素B苷元为原料,经选择性C-5羟基保护,在C-13、C-4′和C-4″位引入不同酰基基团,合成了3个系列共23个天维菌素B酰化衍生物,并通过1H NMR、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对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有衍生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以及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毒杀活性,其中天维菌素B C-4″位衍生物的活性优于C-4′位衍生物及13位衍生物。化合物8e对小菜蛾和松材线虫的毒杀活性最优,LC50值分别为9.2 mg/L和0.42 mg/L,化合物8b对朱砂叶螨的毒性最高,LC50值为0.0019 mg/L,均优于对照药天维菌素B。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木薯抗朱砂叶螨机理,以2个木薯品种‘新选048’和‘桂热4号’为材料,在朱砂叶螨发生危害时期,观察不同木薯品种受害程度并对其抗螨性进行鉴定,测定叶片单宁、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及叶绿素的含量,分析各生理指标与朱砂叶螨危害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新选048’对朱砂叶螨的抗性优于‘桂热4号’。不同木薯品种,叶片单宁、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及叶绿素含量不同;‘新选048’叶片单宁及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桂热4号’,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则反之;螨害指数与单宁含量、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木薯抗螨性与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单宁、叶绿素含量密切相关,这些指标可作为木薯对朱砂叶螨抗性评价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