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48篇
  免费   1288篇
  国内免费   650篇
林业   1995篇
农学   1292篇
基础科学   269篇
  1588篇
综合类   8734篇
农作物   866篇
水产渔业   1273篇
畜牧兽医   2479篇
园艺   1715篇
植物保护   77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65篇
  2022年   499篇
  2021年   481篇
  2020年   559篇
  2019年   583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581篇
  2016年   663篇
  2015年   620篇
  2014年   819篇
  2013年   861篇
  2012年   1040篇
  2011年   1076篇
  2010年   984篇
  2009年   907篇
  2008年   1035篇
  2007年   806篇
  2006年   619篇
  2005年   800篇
  2004年   1290篇
  2003年   1232篇
  2002年   827篇
  2001年   709篇
  2000年   410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295篇
  1997年   251篇
  1996年   278篇
  1995年   242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227篇
  1991年   234篇
  1990年   186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4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粉蚧是一类重要的农林害虫,其种类繁多,分布区域范围广,寄主种类多,在农业生产中容易产生识别混淆。2018—2020年笔者在田间调查棕榈植物病虫害时多次发现一种粉蚧对椰子和槟榔为害较严重,经鉴定为柑橘棘粉蚧[Pseudococcus cryptus (Hempel)],通过对该粉蚧形态观察,其主要特征为:(1)粉蚧体缘具白色粉状蜡丝17对,前端侧蜡丝短,而后端侧蜡丝长,尾端1对最长,约等体长,在尾部正中尚有1对小细丝,夹在2根长尾丝的中间;(2)雌成虫触角8节,单眼基部边缘无伴孔,刺孔群17对,C1、C4、C7具3根锥刺,C3具3~5根锥刺,多格腺主要分布在虫体腹面3~8腹节上,领状管分大、中、小3类,较大的领状管多数分布在腹部节的边缘,少量分布在胸部和头部边缘,蕈状腺大小2种,较大的蕈状腺数量不多,分布在背面体缘和中部,刺孔群C1后方各有1个,较小的蕈状腺,在头胸部腹面边缘分布较多,2~5个一组常出现在胸节边缘和第1腹节腹面上。本文以图文结合形式详细描述了柑橘棘粉蚧各虫态特征,并编制柑橘棘粉蚧及其种近似种检索表,为其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区,采集2019年生产的63份大米籽粒和64份玉米籽粒,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仪(AFS)测定大米和玉米籽粒中砷(As)、钡(Ba)、镉(Cd)、铜(Cu)、铁(Fe)、锰(Mn)、钼(Mo)、镍(Ni)和锌(Zn)的质量分数,并利用环境健康风险模型评价江津区大米和玉米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江津区大米和玉米籽粒中As最大质量分数分别为176.0、162.8 μg/kg,低于国家食品卫生As标准(<200 μg/kg);江津区3份大米和6份玉米样品中Cd质量分数超过国家食品卫生Cd标准(大米Cd质量分数<200 μg/kg、玉米Cd质量分数<100 μg/kg);大米籽粒中As和Mo质量分数均值显著高于玉米籽粒的(P<0.05),Cd质量分数均值略高于玉米籽粒的;大米籽粒中As、Cu、Mn和Zn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属于清洁水平,3份大米籽粒样品中Cd属于轻度污染;大米和玉米籽粒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1.09和1.57,属于轻度污染,江津区玉米籽粒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大于大米籽粒;大米籽粒中重金属As和Cd的致癌风险分别占健康总风险的82.7%和16.8%,表明江津区大米籽粒中As含量虽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安全值,但其健康风险较高,其次为Cd。可见,重庆地区需重点监控农作物中As和Cd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3.
张连忠 《中国饲料》2021,1(18):45-48
文章旨在探讨日粮添加植物乳杆菌对感染肠毒性大肠杆菌断奶猪生长性能、绒毛高度及粪微生物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21 d断奶、平均体重为(6.31±0.03)kg的仔猪52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感染组和植物乳杆菌组断奶仔猪饲喂基础日粮,在15 d时通过口服接种2 mL/头肠毒性大肠杆菌(106 CFU/mL),植物乳杆菌组15~28 d饲喂基础日粮+1×108CFU/kg植物乳杆菌。结果:对照组断奶后28 d仔猪体重显著高于感染组(P<0.05),同时,对照组和植物乳杆菌组断奶后15~28 d仔猪平均日增重、饲料报酬及1~28 d饲料报酬均显著高于感染组(P<0.05)。与感染组相比,对照组和植物乳杆菌组断奶后28 d仔猪的腹泻率分别显著降低36.43%和31.35%(P<0.05)。对照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较感染组显著提高7.41%(P<0.05),而对照组和植物乳杆菌组空肠绒毛高度较感染组分别显著提高7.72%和6.25%(P<0.05)。感染组仔猪感染肠毒性大肠杆菌7 d后粪中大肠杆菌数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1.45%(P<0.05),感染肠毒性大肠杆菌14 d后粪中大肠杆菌数较对照组和植物乳杆菌组分别显著提高12.29%和10.57%(P<0.05)。与感染组相比,植物乳杆菌组仔猪感染肠毒性大肠杆菌7 d后粪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提高2.99%(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植物乳杆菌可以降低肠毒性大肠杆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抑制作用,改善空肠绒毛高度。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大肠杆菌|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绒毛形态|微生物  相似文献   
4.
分析不结球白菜遗传多样性,筛选与形态性状相关联且具有多态性的标记位点,为不结球白菜的分子辅助育种选择、种质资源的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本研究以类型差异大、有南方特色的54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6个质量性状和5个数量性状进行3次田间调查,从40对引物中筛选出25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合形态性状对54份不结球白菜种质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个质量性状间具有丰富的多样性,5个数量性状间有显著的差异性,其中SA变异系数最大,FC与L、W和SA呈显著正相关;25对SSR引物共检测到72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对SSR引物产生2.88个多态性位点,PIC平均值为0.3831,说明不结球白菜SSR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54份不结球白菜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92~0.963,平均为0.742,在遗传距离0.6处可将供试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通过关联分析发现5个与数量性状关联的标记位点,各标记的表型变异解释率在0.4657~0.6329,平均为0.5393。本试验获得的5个标记位点可为不结球白菜分子标记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形态和分子特征鉴定玉米象.[方法]从采集到的大米样本中分离出玉米象,分别在高速度数码显微系统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其外部形态和细微形态并进行拍照鉴定.同时提取DNA对cox1和ITS基因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玉米象的体躯由头、胸、腹3部分组成,胸部由3个胸节组成,有胸足3对,体表散布密集的刻点.明显的鉴别特征有头部的额和颊延伸成象鼻状的喙,触角呈膝状弯曲,共见8个小节,口器位于细长喙的端部,上唇基本退化,代之为口上片,下颚须和下唇须退化而僵直,外咽片消失.雄虫外生殖器隐藏于腹部,来源于第9腹节,阳茎背面扁平,有2条平行的纵凹沟,雌虫Y形骨片尖.经克隆PCR扩增得到cox1、ITS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441、1445 bp,与已报道的玉米象cox1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9.7%~100%,ITS基因为99.0%~99.3%.[结论]根据高速度数码显微系统和电镜下玉米象的形态特征,结合cox1和ITS基因序列分析,可为玉米象的鉴定和生物学分类提供依据,也可为防治玉米象对储粮的危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木荷是云南的珍贵树种,种源稀少,通过森林资源调查,发现了南华县雨露乡铅厂村委会有部分零星资源分布,保护种质资源,意义重大。通过梳理,阐述了木荷资源在南华县的分布特征、经济价值和园林应用,提出了充分利用木荷资源的具体措施,制定了种苗培育的实施方案,以有利于城市绿化建设,创建秀美河山。  相似文献   
7.
利用电子显微镜,对藏东南18种杜鹃属植物花粉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分析,以期为分类鉴定提供孢粉学依据。18种杜鹃属植物分属于杜鹃亚属、常绿杜鹃亚属、糙叶杜鹃亚属。结果表明,供试花粉均为四合体花粉,四合体直径以大萼杜鹃最大,林芝杜鹃最小。单粒花粉球形或近球形,为3孔沟,黄杯杜鹃萌发孔的长宽值最高,为17.38 μm×3.32 μm,而林芝杜鹃萌发孔的长宽值最低。花粉外壁由大小、形状不一的颗粒组成,其中黄毛雪山杜鹃和白毛杜鹃的颗粒形状较为特殊,为长颗粒状。综合认为,花粉形态特征不宜作为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但仍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地下管道进行土壤增温5℃与透明U型管隔离降水50%的方法,人工模拟21世纪末全球气候变暖大环境下闽西北中亚热带地区杉木的生长环境。借助生物数码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测定了土壤增温隔水处理对杉木幼林材管胞形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增温5℃极显著降低了杉木幼林材管胞长度、宽度、腔径和长宽比,显著提高了杉木幼林材管胞壁腔比,而对杉木幼林材管胞壁厚影响不显著;隔离降水50%极显著降低了杉木幼林材管胞宽度、壁厚和腔径,极显著提高了杉木幼林材管胞长宽比,而对杉木幼林材管胞长度、壁腔比影响不显著;土壤增温5℃且隔离降水50%极显著降低了杉木幼林材管胞的壁厚,显著降低了杉木幼林材管胞的长宽比;土壤增温对杉木幼林材管胞形态的影响总体上大于隔离降水。研究结果为全球变暖大环境下杉木人工林木材品质定向培育及其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三斑海马早期发育阶段各主要器官形态指标的异速生长现象,丰富三斑海马发育的基础生物学数据,同时为完善我国三斑海马人工育苗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0~28日龄三斑海马为研究对象,运用光学显微镜结合个体生态学的方法进行早期发育观察,并测量各主要器官形态性状,构建异速生长模型。【结果】三斑海马与大多数鱼类形态差异明显,游泳器官为胸鳍、背鳍和臀鳍,无腹鳍和尾鳍;尾部延长,具有较强攀附功能;体表及头部具有突出的棘;吻延长,其长度约占头长的50%。三斑海马全长与日龄的关系方程为y=0.9869x+7.9538(R2=0.9860)。在0~28日龄发育阶段,三斑海马的尾长(异速生长指数1.1472)呈正异速生长,吻长(异速生长指数0.9568)呈等速生长,头长(异速生长指数0.8801)、眼径(异速生长指数0.7629)、头高(异速生长指数0.8836)、口径(45°的异速生长指数0.6803,90°的异速生长指数0.6252)、躯干长(异速生长指数0.8787)、体高(异速生长指数0.8914)、尾柄高(异速生长指数0.9428)、背鳍长(异速生长指数0.8483)及臀鳍长(异速生长指数0.6923)均呈负异速生长;头冠长和胸鳍长出现拐点,其中,头冠长的生长拐点依次为8日龄和12日龄,胸鳍长的生长拐点依次为16日龄和24日龄。【结论】三斑海马吻长等速生长保证其摄食口径和捕食能力,尾长正异速生长提供强大的攀附能力,头冠的生长速度变化在特定阶段为其提供保护,而特定阶段的胸鳍快速发育可有效提高其捕食能力。三斑海马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异速生长现象,主要优先发育攀附功能器官,其次是摄食器官。  相似文献   
10.
调查研究吕梁山野生珊瑚兰生存现状、资源分布及花芽分化的形态解剖学特征,为建立吕梁地区濒危植物珊瑚兰种植资源库和保育性开发提供依据.采用野外调查、路线踏查并辅以典型样地取样的方法对吕梁山野生珊瑚兰资源进行实地保护性调查;并用常规实体解剖石蜡切片法,显微观察珊瑚兰花芽分化及发育的过程.结果表明,野生珊瑚兰分布于111°13′10″~111°13′15″E,37°5′37″~37°5′31″N之间,海拔高度影响野生珊瑚兰分布.中性土壤和9~20 cm土壤腐殖质能够为珊瑚兰植株生长提供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珊瑚兰的花芽形态特征与普通兰花保持一致,即由3片外轮花被片、2片内轮花被片、1个唇瓣、1个合蕊柱构成,在合蕊柱顶端有花药、蕊喙,底端为子房,特立中央胎座着生胚珠.研究发现,吕梁山有野生珊瑚兰资源分布,海拔高度、土壤腐殖质显著影响野生珊瑚兰居群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