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50篇
  免费   588篇
  国内免费   1354篇
林业   50篇
农学   441篇
基础科学   239篇
  420篇
综合类   12966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2012篇
畜牧兽医   50473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34篇
  2022年   663篇
  2021年   903篇
  2020年   1199篇
  2019年   1017篇
  2018年   388篇
  2017年   1180篇
  2016年   1532篇
  2015年   1524篇
  2014年   3446篇
  2013年   3091篇
  2012年   4368篇
  2011年   4336篇
  2010年   4170篇
  2009年   4244篇
  2008年   4047篇
  2007年   3621篇
  2006年   2902篇
  2005年   2770篇
  2004年   2454篇
  2003年   2263篇
  2002年   1873篇
  2001年   1527篇
  2000年   1165篇
  1999年   1153篇
  1998年   1190篇
  1997年   1428篇
  1996年   1084篇
  1995年   973篇
  1994年   979篇
  1993年   1016篇
  1992年   1005篇
  1991年   949篇
  1990年   682篇
  1989年   796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8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肠道细菌培养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道菌群是由所有定殖在肠道里的大量细菌、病毒、真菌和古菌等构成的集合。已有研究表明,很多疾病以及重要经济性状都与肠道菌群有关。目前,肠道菌群研究使用较多的技术是16S rRNA基因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但这些技术并不能了解具体菌株的实际功能和生理特性。肠道细菌的分离培养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肠道细菌的培养取得了重要进展,基于培养条件的多样性分离培养出了更多的肠道细菌类别,这对促进肠道菌群在菌株水平的研究以及推广应用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肠道菌群组成结构、培养组学发展、肠道细菌培养组学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论述和展望,为后续肠道菌群菌株的功能和影响表型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在临床诊断中快速鉴定副嗜血杆菌(HPS)血清4型和13型等优势流行血清型,分子血清分型方法较常规的基于特异性抗血清的血清分型方法更加准确和高效。根据HPS血清4型脂多糖合成蛋白基因wcip4和血清13型糖脂转移蛋白基因gltP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建立了简便快速鉴定HPS血清4型和13型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AMP)。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HPS血清4型或13型参考菌株检测为阳性,而其他HPS血清型参考菌株及19种其他细菌检测均为阴性;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在25μL反应体系中,HPS血清4型和13型基因组DNA检测限分别为1 pg和2.5 pg。对已知血清型的22株HPS临床分离株检测结果显示,13株血清4型和5株血清13型分别检测均为阳性,而其他血清型分离株检测均为阴性。结果表明,建立的LAMP方法可用于HPS血清4型和13型的快速鉴定,有助于HPS优势流行血清型的快速调查及疫苗防控。  相似文献   
3.
以巴马小型为研究对象,探究静松灵对小型主要脑区中NO-cGMP信号系统的影响。将20头小型随机分为2组,生理盐水对照组5头,其余为静松灵(T1=15 min、T2=45 min、 T3=75 min)试验组各5头。收集不同脑区组织后测定NO含量、NOS活性与cGMP含量。结果显示,注射静松灵后会使小型不同脑区中NO含量、NOS活性与cGMP含量均下降。在大脑皮质、丘脑、海马和脑干4个脑区内NOS活性均下降,而在海马和丘脑内NO含量与大脑皮质和脑干内cGMP含量会出现显著降低。结果表明,静松灵的麻醉作用可以显著抑制NO-cGMP信号转导系统。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21,(1)
在生养殖过程中,其受到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情况较为常见,这种混合感染也容易导致传统的临床诊断的误诊或漏诊,继而延误场疾病的治疗,造成巨大的经历损失。2020年8月初,云南省昆明市某养殖场突发疑似瘟(CSF)疫情,群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高热,病理变化为肾脏出血,脾脏边缘梗死等,且回盲瓣纽扣状溃疡。实验室诊断结果表明,该场疫情由瘟病毒(CSFV)与圆环病毒2型(PCV2)混合感染所致,经过针对性治疗与防控,该场群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次氯酸消毒液(以下简称消毒液)对源病原体的消杀作用,以场常见的5种病原菌和5种病毒为研究对象,测试消毒液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的消杀效果.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结果表明,消毒液原液(次氯酸含量为210 mg/L)和1:2倍稀释消毒液(次氯酸含量为105 mg/L),作用30 s即可杀灭链球菌2型(SS2)、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副嗜血杆菌(HPS)、丹毒杆菌(ER)和大肠杆菌(ETEC);1:4倍稀释消毒液(次氯酸含量为52.5 mg/L)作用1 min能杀灭HPS、ER和ETEC,作用5 min能杀灭SS2和APP,杀灭对数值均>7.00,杀灭率均为100%.病毒灭活试验结果表明,消毒液原液作用1 min对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细小病毒(PPV)的平均灭活对数值均≥5.00,杀灭率均≥99.999%;1:2倍稀释消毒液作用1 min对PEDV的平均灭活对数值为4.00、杀灭率为99.990%;消毒液原液作用5 min和10 min,对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杀灭率为99.899%,对伪狂犬病病毒(PRV)的杀灭率为92.921%,对圆环病毒2型(PCV2)的杀灭率为90.00%.表明次氯酸消毒液在推荐浓度下对场常见病原菌有快速高效的消杀效果,对PEDV和PPV等病毒亦有良好的消杀作用.  相似文献   
6.
旨在克隆作用于RNA的腺苷脱氨酶2基因(ADAR2)全长cDNA序列,同时对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进行探索。利用RACE (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对大白ADAR2基因mRNA全长序列进行克隆,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5日龄大白心、肝、肺、肾、脾、脑、小肠、背最长肌和背部脂肪9种组织中ADAR2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ADAR2基因cDNA全长6 305 bp,共包含12个外显子,编码704个氨基酸,与人、黑猩猩、猕猴、长臂猿、黄牛、山羊和绵羊的CDS区核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均在84%以上。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含有2个双链RNA结合基序和一个脱氨酶结构域。ADAR2在检测的各组织中均表达,其中在肺中的表达量最高。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克隆了ADAR2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且发现其在体内广泛表达,为深入研究ADAR2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安阳地区副嗜血杆菌分离株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采集患病的肺脏、脾脏、肝脏、关节渗出液等病料组织157份,分离得到了102株副嗜血杆菌。采用KB药敏纸片法和PCR法分别检测副嗜血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结果显示,分离的102株副嗜血杆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等10种的耐药率在44.1%以上,其他药物的耐药率为9.8%~26.5%,耐11、10、9种药物菌株最多,分别占分离菌株的17.6%、21.6%、20.6%;分离的102株副嗜血杆菌耐药基因TetA、TetB、floR、ermA、lnu(C)检出率为41.2%~85.3%,其他耐药基因检出率11.8%~13.7%。说明从安阳地区分离的102株副嗜血杆菌耐药性严重,携带多种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快速、灵敏且特异的检测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wine acute diarrhea syndrome coronavirus,SADS-CoV)检测方法,本试验扩增SADS-CoV N基因保守区域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所构建的重组质粒pMD18-T-SADS-qN作为阳性质粒标准品,以其为模板建立一种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所建立方法在3.31×101~3.31×107拷贝·μL-1模板量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7,斜率为-3.318。该方法特异性检测SADS-CoV;而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和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所构建的标准品检测灵敏度下限可以达到3.31×101拷贝·μL-1,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重复性。用该方法检测SADS-CoV感染IPI-2I和IPEC-J2细胞后不同时间点和不同接毒剂量的复制情况,结果显示,SADS-CoV感染细胞后2 h病毒含量较低,在12~36 h病毒含量迅速增长,36 h后增长速度减缓且病毒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分别用0、0.1、1 MOI SADS-CoV感染细胞结果显示病毒的mRAN转录水平呈现剂量依赖性增加,当MOI为1时,IPI-2I和IPEC-J2细胞病毒含量分别为106.7、105.3拷贝·mL-1。进一步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经口服攻毒SADS-CoV仔的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病毒在空肠回肠含量较高,表明病毒主要定殖于空肠和回肠。综上表明,本研究建立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能灵敏特异地检测SADS-CoV,为SADS-CoV的诊断和病毒相关基础研究提供可靠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旨在构建以乙肝核心抗原(HBcAg)为载体呈现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S1抗原表位的病毒样颗粒。将PEDV S1蛋白中含B细胞表位的270 bp片段插入到HBcAg主要免疫显性区域(MIR),构建重组质粒pET-32a(+)-HBcAg-PEDV S1,转化到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鉴定纯化后的重组蛋白,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结构。结果显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32a(+)-HBcAg-PEDV S1,并在BL21(DE3)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纯化、复性后的重组蛋白经过2%磷钨酸负染后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到病毒样颗粒结构。HBcAg-PEDV S1重组蛋白能够自发形成病毒样颗粒,在原核表达中,乙肝核心抗原可作为载体呈现PEDV S1抗原表位,为今后新型PED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支原体肺炎的病原,该病呈世界性流行,死亡率虽然不高,但由于长期性和消耗性的流行,使饲料转化率降低,并引起的多种并发病,是造成养业经济损失最重要的疾病之一。目前疫苗免疫是预防支原体肺炎和减少经济损失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支原体肺炎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这些疫苗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免疫效果。而基因工程疫苗由于自身的优点和可行性则会成为未来疫苗研发的趋势,粘附因子在病原粘附上起到非常直接的作用,将单个或多个粘附因子引入基因工程疫苗中会大大提高疫苗的免疫反应。另外,噬菌体展示技术和多肽疫苗技术也被用于新型支原体肺炎疫苗的研究开发中。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支原体肺炎疫苗的应用情况和处于不同研究阶段的疫苗,并重点关注基因工程疫苗和新型联合疫苗的研究,以期为行业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