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37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149篇
水产渔业   690篇
畜牧兽医   4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水温为(20.0±0.5)℃的条件下,设3个投喂频率(1次/d、2次/d和3次/d),在饱食投喂的情况下进行牙鲆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牙鲆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均显著增加,但各组之间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投喂频率对牙鲆鱼体生化组成的影响不显著。各投喂频率下牙鲆能量收支方程如下:1次/d,100.00C=35.55G+1.64F+5.87U+56.93R;2次/d,100.00C=30.73G+1.36F+5.16U+62.75R;3次/d,100.00C=27.28G+1.60F+5.96U+64.29R。  相似文献   
2.
将180尾体重(17.50±0.73)g的牙鲆幼鱼随机分为四组,每组添加量分别为饲料重量的0%、0.5%、1.0%和1.5%的复合益生菌,对应T0、T1、T2组和T3组。30 d后,T1、T2组和T3组的鱼体增重率较T0组有明显的增加,且T1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随着复合益生菌添加量的增加,T1、T2组和T3组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P),T2组和T3组的碱性磷酸酶(AKP),T2组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均有显著性的增加(P<0.05);随着复合益生菌添加量的增加,T1组肝脏中的T-SOD、溶菌酶(LZM)的活性以及T3组的CAT的活性有显著性的增加(P<0.05)。综上,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提高了牙鲆的生长性能和部分非特异性免疫,且T1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观察了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精子在室温和低温下的活力与寿命,并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对超低温冷冻前后褐牙鲆精子的运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褐牙鲆精子在室温(25℃)下,可存活4 d,在低温(4℃)下可存活7 d;鲜精的活力为(87. 74±5. 47)%,解冻后,精子的最高活性为(84. 00±3. 67)%;激活0. 5 min时,冻精与鲜精的运动精子占总精子数的百分率(MOT)无显著性差异(P0. 05),但精子平均曲线运动速度(VCL)、平均直线运动速度(VSL)、平均路径运动速度(VAP)和精子运动路线的曲折程度(LIN)都有显著性差异(P 0. 05);激活4min和10min时,冻精与鲜精的MOT、VCL、VSL、VAP和LIN间都有显著性差异(P 0. 05)。鲜精激活0. 5 min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左右摆动和不运动的精子数目占总精子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4. 49±3. 87)%、(48. 53±4. 55)%、(24. 72±2. 86)%和(2. 27±1. 22)%;冻精激活0. 5min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左右摆动和不运动的精子数目占总精子数的百分比分别为(18. 58±1. 33)%、(35. 67±3. 00)%、(35. 24±2. 67)%和(10. 51±1. 33)%。随着激活时间的延长,褐牙鲆鲜精和冻精的运动状态均发生了改变,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精子数目逐渐减少,而不运动和左右摆动的精子数目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在不同水色下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幼鱼体重和全长增长以及生长效率和存活率的情况,找到适合漠斑牙鲆幼鱼生长的最适水色,在漠斑牙鲆幼鱼生长最适温度25℃下,采用人工色素调节水色的方法设定五个水色组,即黄褐色A、蓝色B、绿色C、黑色D、红色E水色组以及对照组F,试验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研究在这五个不同水色下漠斑牙鲆幼鱼体重和全长增长、生长效率、存活率的情况。结果表明,当水色是黄褐色A时漠斑牙鲆幼鱼体重增长和全长增长最快。在第二阶段试验中发现漠斑牙鲆幼鱼最大生长效率出现在黄褐色A水色中。在第三阶段试验中发现在黄褐色A水色中漠斑牙鲆幼鱼存活率最高。综合三个阶段结果得出,黄褐色A色对漠斑牙鲆稚、幼鱼的影响效果明显,且不会降低成活率,是适合漠斑牙鲆幼鱼生长的最适水色。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牙鲆白化发生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本研究在获得正常和白化牙鲆转录组及micro RNA(mi RNA)深度测序数据的基础上,对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1(tyrp1)和mmu-mi R-143-5p_R+2(mmu-143)进行了表达模式、靶基因预测及验证分析。首先通过RACE方法克隆得到白化相关基因tyrp1的2个转录本,进化树分析表明这2个转录本分别是tyrp1a和tyrp1b,利用RNAhybrid软件预测到mmu-143可能与tyrp1a基因存在互作关系,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初步验证了这一靶向关系。进一步的荧光定量结果显示,tyrp1a基因在正常牙鲆皮肤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白化牙鲆皮肤的表达量,正常牙鲆皮肤中mmu-143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白化牙鲆皮肤中的表达量。本研究发现,牙鲆tyrp1存在2个转录本,分别是tyrp1a和tyrp1b。双荧光素酶实验和定量PCR分析初步证实,tyrp1a是mmu-143的靶基因,mmu-143是通过调控tyrp1a基因的表达来影响牙鲆白化的。此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牙鲆白化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牙鲆在保藏过程中影响ATP关联化合物降解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牙鲆体内ATP关联化合物的变化,尤其是肌苷酸(IMP)降解这一限速步骤,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efficiency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不同保藏条件下牙鲆体内ATP关联化合物和K值变化,并探讨了影响其变化的因素。结果显示,0°C保藏条件下牙鲆体内ATP在1 d内迅速降解,产生IMP作为初期的主要积累物质,蓄积一段时间(10 d)后迅速降解为次黄嘌呤(Hx),IMP的降解过程呈现二相性;鱼肉制成鱼糜形态保藏,ATP 0 d时几乎降解完全,但IMP的降解过程仍旧呈现二相性;加入抗菌素的鱼肉中微生物的生长得到有效抑制,此时IMP降解缓慢并且呈线性下降,原本的蓄积过程消失,K值的增长速率也随之减慢;加入Tritonx-100破坏细胞膜结构发现,牙鲆体内IMP的降解速率加快,同时K值的增长速率也随之加快。结果表明,牙鲆的保藏形态影响ATP的降解速率,但几乎不影响其他关联产物的降解变化;保藏后期外源微生物产生的酶与内源酶的叠加作用是导致保藏后期IMP加速降解、从而呈现二相性的原因,微生物是影响ATP关联化合物降解的关键因素;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细胞膜结构也能够影响IMP的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7.
褐牙鲆(♀)、夏鲆(♂)及其杂交子一代的ITS1序列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雌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雄夏鲆(P.dentatus)及其子一代为研究对象,对其核糖体基因的ITS1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ITS1序列具有明显的种间及个体内差异。在雄夏鲆ITS1序列中仅发现1种基因类型(X型),而在雌褐牙鲆及子一代ITS1序列中发现两种差异显著的基因型(X型和Y型)。在亲本中未检测到两种类型的交换重组序列,而在子代中检测到4个X型与Y型的重组序列,说明子代ITS1区域更容易发生交换重组。进一步的遗传距离分析发现,母本与子代之间的遗传距离(0.059)明显大于父本与子代之间的遗传距离(0.018),且子代中X型片段出现的频率(85.5%)远大于Y型片段出现频率(8.7%),表明亲本双方ITS1区域的遗传信息都遗传给了子代并且X型片段的遗传信息明显占有优势,进而从分子水平上证明子代为褐牙鲆与夏鲆的杂交后代。本研究旨在分析牙鲆属亲本及子代的ITS1序列特征,为鱼类核糖体基因的研究积累数据。  相似文献   
8.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不仅是研究鱼类变态的模式生物,也是我国的重要水产养殖对象。从变态前牙鲆cDNA文库中的42个单一序列表达标签(ESTs)中筛选到46个微卫星分子标记,从中选择21个微卫星并在一个养殖牙鲆群体共30个样本中测试,结果表明其中有20个微卫星标记具有多态性,其等位基因数为2到6个,观察杂合度从0.06到1.00,期望杂合度从0.059 7到0.825 2变化不等,平均多态信息含量是0.457 5,可用于牙鲆连锁图的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其中,有3个微卫星位点的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在基因编码区内,可能和基因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利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2007年制备的双单倍体牙鲆为材料,根据生长性状表型值分成快速生长组(Fast growth group,FGG)和慢速生长组(Slow growth group,SGG),进行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的连锁分析.从牙鲆遗传连锁图谱选择40个高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覆盖了24个连锁群中的...  相似文献   
10.
犬齿牙鲆是分布于北美洲东海岸的牙鲆属鱼种,属温水性鱼类,适宜温度5~31℃,适宜盐度4~35,抗逆性较强,近年来由美国引进我国,极具养殖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