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86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8篇
  37篇
综合类   140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流域滩地是我国钉螺分布的主要区域,也是血吸虫病的主要流行区。近些年我国大力实施的林业血防工程通过滩地营造人工杨树林,使得钉螺原有孳生地的多种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发生了明显变化,显著减少了钉螺种群的分布空间,从而有效控制了血吸虫病的传播。目前,国内外在滩地造林后单一要素改变对钉螺的影响方面已有较多研究,但有关生物要素与非生物要素对钉螺分布的交互作用还未有深入探索,对钉螺孳生产生抑制作用的关键要素尚不明确。文中综述了滩地造林后林下的草本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光照、地温等诸多要素发生变化对钉螺生存的不利影响,总结了滩地造林抑螺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提出该领域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滩地造林抑螺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水淹对滩地枫杨木材密度和干缩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组木材的基本密度由树干基部向上持续稳定增长,对树高的一次回归比第二组显著;第二组木材的基本密度由树干基部向上呈波动增加;枫杨不同高度基本密度方差分析结果经F-检验,差异均显著;第二组枫杨木材的弦向干缩、径向干缩、体积干缩及差异干缩都比第一组小,在0.05水平上经T-检验差异均显著。由此可知,一定程度的淹水有利于枫杨木材尺寸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通过初步研究滩地杨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多种生理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起净光合速率与多种生理生态因子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其主要结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杨树的净光合速率是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回归方法在枫杨散生木选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一、概述枫杨(Pterocrga stenoptera C.Dc)是江汉平原湖区的优良乡土树种之一,具有树体高大,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等特点,被群众誉为“土杉树”,是七十年代前平原湖区人民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七十年代以来,由于我区较重视水杉、池杉、杨树等引进树种的发展,而忽视了一些优良乡土树种(如枫杨、香椿、苦楝)的发展和利用,更谈不上对其优良基因型进行发掘和选择。特别是近几年,我区的部分县市在“改造湾子林”的过程中,将群众房前屋后的乡土树种一律砍光,统统换上“三杉一杨”和柑桔。照此下去,这些曾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做出过积极贡献的乡土树种便有最后灭绝的危险。从生态学的角度讲:在单位面积上,植物种类愈丰富,对环境的利用程度也愈高,从而也具有更高的生物生产量和稳定性。为了遵循森林群落多树种结构的自然规律和森林多效益的特点,有必要对现有的乡土树种资源进行保护和发展,并挖掘其优良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5.
洞庭湖滩地水文状况与杨树造林地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洞庭湖主要水文站点多年观测资料,将汛期水位与时间的相关关系转变为滩地淹水时间与高程的数学模型。洞庭湖滩地根据不同高程汛期年均淹水时间变化规律,分为湖泊型和河道型两类。湖泊型滩地淹水时间与高程遵循指数函数y=a·ebx变化规律,河道型滩地在涨水初期、退水后期,淹水时间与高程为线性函数y=a+bx关系,在中、高高程地段又为指数函数关系。黑杨派南方型无性系在滩地上造林,其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均随滩地高程的降低、淹水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但随着林龄的增加,不同高程—淹水时间林地的生长差异有所减小,表明其抗水淹能力有所增强。在流动水的情况下,洞庭湖滩地年均淹水时间30d以内的,可建速生丰产林基地;年均淹水30~65d的,可造一般工业用材林、抑螺林、防浪护堤林等;年均淹水65d以上的,如不采取挖沟抬垄等工程措施,不宜用作杨树造林。  相似文献   
6.
人类干扰对安庆沿江湿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安徽安庆沿江滩地湿地,研究了天然芦竹、芦苇湿地,次生旱柳林和意大利杨人工林3种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杨树人工林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高于旱柳林,也高于自然芦竹、芦苇湿地。旱柳林的生态优势度最大,杨树人工林次之,天然芦竹、芦苇湿地的最小,而天然芦竹、芦苇湿地的生态优势度则不那么明显;同时也说明在长江中下游滩地湿地上,天然次生旱柳林的生态优势度较高,而杨树人工林的生态优势度较小,它的物种丰富程度要高于旱柳天然次生林。人工杨树林的均匀度指标高于天然芦竹、芦苇湿地,也高于天然次生旱柳林。不同高程不同生态系统内植被群落的重要值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随着高程的升高,物种总数量降低,但植物多样性指数随高程增加而增加。在不同林龄的林分中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对5种不同淹水时间类型滩地1~10年生杨树单株材积生长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之间单株材积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着林龄增长,其差异逐步减小;不同淹水胁迫下,当年年轮宽度、纤维细胞数量、木材基本密度均存在显著差异,纤维长度和宽度差异不显著;杨树年轮宽度与径向纤维细胞数、导管数、径向纤维比量呈正相关;随淹水胁迫程度加深,当年形成层细胞分裂受到了显著抑制,纤维细胞以及导管数量减少,林木径向生长量下降,径向导管比量提高,纤维比量下降,细胞壁腔比减小,木材密度明显降低.对5种淹水类型滩地的林木生长进行了系统聚类,合并划分为4种生长类型,对其中3种常规造林宜林类型杨树生长潜力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枫杨种源苗期生长及生物量地理变异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采自15个省区的55个枫杨种源种子在浙江安吉进行苗期试验。参试种源表现出明显的苗期生长差异,苗高的极差达163%,地径极差达180%,生物量极差达194%。种源苗高生长表现出明显的南-北纬向及垂直变异趋势,枫杨南部分布区及低海拔种源的高生长一般优于北部分布区和高海拔地区的种源。枫杨在长江中下游亚区、江南丘陵及华南亚区、漓江-湘江-洞庭湖水系、贵川陕西部亚区、北部亚区内表现出各自的亚区变异模式。根据苗高、地径及总生物量等主要性状,构建综合选择指数函数I=0.1167X1(总干质量/g) 0.0750X2(苗高/cm)-0.1231X3(地径/cm),并评选出6个苗期生长优良的种源,即江西南部的信丰,贵州东北部的思南,陕西中部的汉中,湖南洞庭湖的益阳,重庆的涪陵以及福建东北部的福安种源。  相似文献   
9.
根据同一滩地、不同高程杨树林一个轮伐期的定位观测,杨树造林保存率和材积生长量均随滩地高程降低、淹水时间增加而减小。东南湖滩地根据其杨树宜林性分为3类:①高位滩地,适于建速生丰产林基地;②中位滩地,可作一般用材林、防浪林、抑螺林的造林;③低位滩地,一般不宜直接用于杨树造林。  相似文献   
10.
用样行法对洞庭湖滩地新造速生丰产纸浆林的成活率进行调查,同时了解造林地连续4 a汛期的水文规律和海拔高程的演变过程,通过分析造林成活率与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发现淹水时间为滩地造林的限制性因子,营造速生丰产林、一般用材林和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时,造林地年淹水天数依次不能超过19、35和62 d;苗木等级对造林成活率有重大影响,特级苗、Ⅰ级苗、Ⅱ级苗、Ⅲ级苗的平均成活率在海拔低于32 m的造林地上分别为68.8%、49.3%、18.7%、2.4%,在海拔超过32 m的造林地上分别为98.8%、79.6%、36.4%、14.7%;采用开沟抬垄整地可减轻涝渍胁迫,从而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