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161篇
  免费   5176篇
  国内免费   9877篇
林业   12371篇
农学   27099篇
基础科学   13067篇
  9219篇
综合类   150389篇
农作物   24975篇
水产渔业   8024篇
畜牧兽医   33543篇
园艺   32591篇
植物保护   7936篇
  2024年   967篇
  2023年   3914篇
  2022年   4527篇
  2021年   5218篇
  2020年   6229篇
  2019年   6814篇
  2018年   3308篇
  2017年   6380篇
  2016年   7950篇
  2015年   8513篇
  2014年   15283篇
  2013年   15167篇
  2012年   19110篇
  2011年   18662篇
  2010年   16505篇
  2009年   18005篇
  2008年   17976篇
  2007年   16277篇
  2006年   15357篇
  2005年   15439篇
  2004年   14964篇
  2003年   14131篇
  2002年   9764篇
  2001年   9309篇
  2000年   6659篇
  1999年   5117篇
  1998年   4735篇
  1997年   4617篇
  1996年   4153篇
  1995年   3929篇
  1994年   3706篇
  1993年   3472篇
  1992年   3114篇
  1991年   2982篇
  1990年   2338篇
  1989年   2483篇
  1988年   454篇
  1987年   407篇
  1986年   250篇
  1985年   171篇
  1984年   70篇
  1983年   84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62篇
  1980年   46篇
  1979年   41篇
  1965年   85篇
  1958年   32篇
  1957年   188篇
  1956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三个菜豆品种在植株主蔓长到120cm进行摘心整枝,主蔓长到温室高度(200cm)时进行二次摘心,对照主蔓长到温室高度(200cm)时进行摘心.探讨二次摘心对菜豆早期产量、总产量的影响;以及二次摘心对不同品种菜豆早期产量、总产量的影响的差异性.为吉林省菜豆春季温室生产提供新的栽培模式,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基于疫灾史料和环境资料,运用数理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对960-1368年疫灾地理格局与环境机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宋元(960-1368年)疫灾区域差异显著,疫灾严重程度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格局,南方地区疫灾重于北方地区,疫灾重心位于长江水系的庐江县与巢湖市交界(31°28′42″N,117°22′41″E),形成了以杭州、开封、北京3个京都所在地为核心的三大疫灾城市群;疫灾聚集分布明显,空间上呈沿海∩型趋势。2)疫灾的地理格局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宋元(960-1368年)疫灾具有平原指向性、亲水性、距离衰减性,地理条件为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自然灾害是催化剂,为疫灾发生和传播提供了条件;人口密度越大、人口流动性越强、交通可达性越高,越易诱发疫灾,人口作为传染源和易感人群是根本所在,交通条件是疫灾流行的加速器。3)环境因素对疫灾发生、传播、流行的影响并非完全一致。宋元(960-1368年)对疫灾流行作用强度最大的是灾害类因子(震灾、战争、旱灾、饥荒、水灾)。  相似文献   
3.
黄瓜在我国蔬菜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连片种植、重茬栽培等条件下容易滋生病菌,尤其是随着我国保护地蔬菜生产规模的扩大,棚室内的温湿度条件更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黄瓜生产上面临着严重的病虫害威胁,包括生理性病害、感染性病害及虫害等。本文从抗病品种选育的角度分析了黄瓜病害抗病品种选育技术,并简要介绍了其他防治方法,展望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为黄瓜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牵头,郑州果树研究所果树种质改良中心原主任、原梨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李秀根研究员和南京农业大学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梨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张绍铃教授担任主编,全国30多家梨科研和生产单位的60余名专家参与编写,历时6年精心打造的《中国梨树志》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对外发行。该书共计265万字,1408页,入编1172个梨品种,彩色图片3500多幅,精装彩印。  相似文献   
5.
栽培历史:齐齐哈尔引入,吉林省陆地种植多年。分布区域:齐齐哈尔地区种植广泛特征特性:植株为直立类型,皱叶。中熟品种,抗逆性为中强。栽培要点:露地可以无支架栽培,3月中旬温床播种,4月移苗,5月中旬定植。栽培省工但不密植,果实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武平县为例,对该地区甬优1540、甬优7850、甬优7860等水稻品种进行对比与分析,以此明确各个新水稻品种的在相同生产条件下,水稻产量、抗病能力的差异性,从而筛选值得推广的水稻新品种,为武平县水稻农作物优质高产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智能化技术逐渐在社会各领域中起到了良好的实效性作用,而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但能推动我国产业发展,还能提高电气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基于此,文章从智能化技术概述着手,通过分析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优势,研究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策略,为电气自动控制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理论方面的参考依据,旨在进一步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叶面滞尘会影响植被光谱特征,削弱植被指数对植被的响应能力,影响反演评估的准确性。为探究叶面滞尘量对植被光谱响应特征及预测模型的影响,本文以北京市常见常绿绿化树种大叶黄杨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  方法  从封闭区域、半封闭区域、开放区域,采集叶片样本,并收集环境灰尘。通过室内控制试验,利用ASD FildSpec Handheld光谱仪测量不同滞尘量叶片的高光谱数据,选取5个特征波段,通过光谱角的方法研究了叶面滞尘量对叶片光谱特征的影响,以及滞尘量对叶面滞尘量预测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影响。  结果  随着叶面滞尘量的增加,植被光谱曲线特征逐渐减弱,灰尘的特征逐渐增强,但光谱曲线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当叶面滞尘量 > 120 g/m2时,光谱曲线的基本表现为灰尘的光谱特征。当叶面滞尘量较少时,预测模型的模拟精度相对较高,随着滞尘量的增加,所有模拟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减小;当叶面滞尘量 > 120 g/m2时,预测模型对叶面滞尘量的模拟预测能力将更差,并且均方根误差(RMSE)随着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的增加而增大,模拟预测模型的稳定性及预测精度逐渐降低。光谱角对滞尘叶片350 ~ 1 770 nm波段区间的光谱变化十分敏感,利用叶片光谱角检测滞尘程度不需要分区域讨论,只需与阈值做简单的比较,方法简便易行。  结论  本研究通过室内控制试验,研究叶面滞尘量对植被光谱响应特征,可为建立滞尘植被光谱反射物理模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廖伟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5):216-221
研究了赣抚平原灌区灌溉水渠、双季稻高标准种植示范区排水、单季稻为主农民种植区排水水质氮、磷迁移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得出,灌溉期间灌溉用水、示范区沟、示范区塘、农民种植区沟、农民种植区塘总氮平均值分别为(1.35±0.33)、(1.21±0.67)、(0.62±0.25)、(2.62±1.57)、(2.52±1.43)mg/L,总磷平均值分别为(0.04±0.01)、(0.06±0.05)、(0.02±0.01)、(0.25±0.11)、(0.26±0.14)mg/L.灌溉水渠总氮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和8月,总磷峰值分别出现在4月和8月;示范区总氮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和8月,总磷峰值分别出现在4月和8月;农民种植区总氮峰值出现在6月,总磷峰值出现在4月.稻田排水总氮、总磷与水稻种植农事活动相关,排水中总氮迁移速度和消除速度高于总磷.研究结果可以为水稻种植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湖泊富营养化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流苏香竹(Chimonocalamus fimbriatus)是云南特有珍稀竹种,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南部。文章以野外调查获取的流苏香竹分布信息为主,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基于19个气候因子,预测其在当前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当前流苏香竹的高适生区和中适生区主要分布于德宏州、保山市和临沧市等地,除迪庆州、丽江市和昭通市外,云南其他区域均有低适生区零星分布。在未来2050s和2070s的2个时间段,基于2种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和SSP5-8.5),流苏香竹的高适生区面积呈减少的趋势,尤其是SSP5-8.5路径下,高适生区面积仅为当前的12.51%(2050s)和18.63%(2070s);中、低适生区在SSP1-2.6路径下,显著扩张(2050s)或略微扩张(2070s),在SSP5-8.5路径下,则大幅收缩。流苏香竹野外实际分布区及其潜在分布区均以斑块状为主,可能与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有关。影响流苏香竹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为最湿月份降水量、最暖月份最高温度、最干季度降水量和平均气温日较差。流苏香竹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根据其野外分布状况,建议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在其潜在适生区内适当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