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26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334篇
  124篇
综合类   70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9篇
畜牧兽医   128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脱贫攻坚移民搬迁同传统的人口自然流动相比是一种政府行为,由于搬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效益要求,导致相当数量的农户出现了人地分离的现象。贫困山区农民自身文化素质偏低引发进城务工能力缺乏,导致出现"搬得出、留得住、难致富"的现实问题,随着我国移民搬迁人口规模越来越大,移民后的生计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和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生计问题事关农户能否摆脱贫困,这对于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运用可持续生计理论,研究移民搬迁的可持续生计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宁夏原州区生态移民村生境景观连接度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生态移民土地利用过程中生境景观连接度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为生态移民的生态风险管理及移民可持续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宁夏原州区"十二五"时期4个生态移民村(丰泽、金轮、和润及泉港)为例,基于2016年高分影像数据,同时参考移民前谷歌地球2010年数据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2010年),经野外GPS校验,通过计算障碍影响指数和生境景观连接度指数,分析生态移民村土地利用生境景观分异。[结果]丰泽村和金轮村的生境景观连接度呈下降态势,和润村和泉港村呈上升态势。4个生态移民村的变化趋势明显,但极高连接度和高连接度比例很小。生态移民村生境景观变化驱动力主要为人为因素,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园地普遍,其中泉港村与和润村建设用地面积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27.49%和21.28%,同时金轮村、和润村、泉港村无后备土地资源,生态压力突出。[结论] 4个生态移民村人口密度增大导致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明显,生态用地被分割,移民的非农活动比重大造成耕地撂荒,景观破碎化和孤岛化现象明显,生境景观呈现出不稳定状态,生态压力增加。  相似文献   
3.
以乌东德水电站的移民安置区农业产业为背景,结合云南省安置区禄劝县、武定县、元谋县的实际情况,运用SWOT分析法明确了安置区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了农业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移民安置工程是水电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内容,其建设过程中引发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以某水电站移民安置工程为例,从移民安置项目组成、主体工程选址(线)要求、弃渣存放及选址要求、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划分、防治标准及措施体系设计等方面分析了移民安置工程单独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以国内外生态移民相关文献的梳理为基础,对新疆喀拉峻景区的安置工程开展了实地调研。运用Excel软件对牧民的满意度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根据牧民基本统计特征,再结合走访中了解的情况,对新疆喀拉峻景区生态移民安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在教育培训、干部作风和态度、村民代表参与管理、移民利益和就业安置上问题比较突出。建议政府在景区生态移民安置中进行以下几方面调整:加强教育培训与指导,提高移民综合发展能力;加强农村干部培养,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增加和提升移民参与程度和能力;加强移民利益维护,完善移民后续管理并加大后续产业发展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的目的在于将贫困山区居民迁移至条件适宜的地区,帮助移民实现脱贫目标,保护和恢复生态脆弱区的自然环境,保障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自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以来,贵州省始终坚持小城镇集中安置,探索与当地经济状况、环境优势、区域特色相匹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而确保工程效益最大化。根据贵州省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现状,将生态移民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模式分为产业驱动型、生态建设型和人文教育型,从模式的适用性、具体实践、制约因素三方面分析不同之处,拟为各地区实现生态移民稳定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7.
8.
9.
伍素平 《绿色科技》2020,(5):148-150
指出了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决策部署,创新开展移民扶贫“四扶四建”,深入推进移民开发扶贫,助推移民脱贫致富,主要以祁阳县作为研究对象,使其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林业结构调整、实现生态脱贫的重大举措来抓,把茶叶种植作为丰富移民增收的手段来进行基地建设,希望这种发展的构思能够对其他地方有参考与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宁夏298个生态移民新村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探析宁夏生态移民新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宁夏生态移民新聚落呈现"大分散,小聚集"的特征;从县域尺度来看,各县区的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红寺堡区、沙坡头区、同心县;在空间方向特征上大致呈"南—北"走向分布,符合宁夏"以川济山,山川共济"的人口迁移重大决策;从时间尺度来看,不同时段的新聚落点依赖于不同的移民工程,在分布格局上呈现明显的差异性。海拔、坡度、人口密度、人口承载力是影响生态移民新聚落分布的重要因素,相对较低的海拔和较小的坡度、人口密度较低和人口承载力较强的区域是政府生态移民工程实施中生态移民新聚落选址和发展主要立地。生态移民空间格局演变过程中的主要动力因素是生态胁迫与经济胁迫,在此基础上政府的政策规划推动这一演变的落实和发展,构建了宁夏生态移民新聚落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