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87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林业   109篇
农学   337篇
基础科学   123篇
  172篇
综合类   3671篇
农作物   176篇
水产渔业   482篇
畜牧兽医   8438篇
园艺   200篇
植物保护   7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752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797篇
  2011年   835篇
  2010年   789篇
  2009年   876篇
  2008年   926篇
  2007年   849篇
  2006年   865篇
  2005年   808篇
  2004年   677篇
  2003年   608篇
  2002年   582篇
  2001年   466篇
  2000年   327篇
  1999年   233篇
  1998年   249篇
  1997年   255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223篇
  1993年   189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78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洋葱,别名玉葱、圆葱、葱头,为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它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是我国常见蔬菜之一。1930年Sebrell首次发现洋葱可导致犬贫血[2]。1995年国内首次报道了6只警犬食用洋葱后中毒,其中2只死亡[3]。中毒犬只临床症状常表现为排红色或红棕色尿液,贫血、黄疸等。早期,洋葱粉还常作为调味剂加入狗粮中,如长期给宠物饲喂这种狗粮会引起轻度贫血和黄疸[4]。时至今日,生活中养宠人依然对犬食用禁忌认识不够,还有人持“人能够吃的食物宠物就可以安全食用”的错误观点,所以人们常把吃剩的洋葱及汤汁倒入米饭,导致犬食用后发生中毒。因此,临床中对洋葱中毒的案例依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开发新型、高效、安全的棉花化学打顶剂,筛选适于棉花的化学打顶剂配方,选择杀菌剂戊唑醇、除草剂二甲戊灵和抑芽剂氟节胺3种药剂,于2020年在河南安阳进行棉花化学打顶试验,研究其化学打顶效果。结果表明: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SC)258 g·hm-2(有效成分用量,下同)+330 g·L-1二甲戊灵乳油(EC)990 g·hm-2+25%(质量分数,下同)氟节胺SC 300 g·hm-2混配处理抑制棉花株高和增产效果最佳,可以达到人工打顶的效果;其次为430 g·L-1戊唑醇SC 516 g·hm-2+25%氟节胺SC 300 g·hm-2处理;而330 g·L-1二甲戊灵EC 1 485 g·hm-2+25%氟节胺SC 300 g·hm-2处理和25%氟节胺SC 500 g·hm-2单剂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棉花产量,但对棉花的打顶效果远不及人工打顶,仍须优化配方和确定合适剂量。因此,在本研究区宜用430 g·L-1戊唑醇SC 258 g·hm-2+330 g·L-1二甲戊灵EC 990 g·hm-2+25%氟节胺SC 300 g·hm-2或430 g·L-1戊唑醇SC 516 g·hm-2+25%氟节胺SC  300 g·hm-2进行棉花化学打顶来代替传统人工打顶。  相似文献   
3.
蕨类植物在霜冻或干旱脱落前依然能保持新鲜绿色,且多生于开阔林地,所以易于被放牧动物优先采食,因此放牧动物采食蕨类植物中毒的情况十分常见。蕨类植物本身具有潜在放射性物质,可直接造成动物骨髓损伤,且能够致癌,例如其在引发反刍家畜动物尿道肿瘤、地方性血尿中毒症方面非常普遍。所以针对牛、羊等草食家畜的蕨类植物中毒诊断和防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用11%氟环·咯·精甲悬浮种衣剂、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等4种药剂处理水稻种子,预防水稻恶苗病和立枯病。结果表明,11%氟环·咯·精甲悬浮种衣剂500倍液浸种或种子用4 mL·kg-1药剂包衣后浸种对水稻恶苗病防效分别为100.0%和97.2%,效果好于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2 mL·kg-1、25%氰烯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 500倍液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25%咪鲜胺乳油1 500倍液浸种,并且对水稻立枯病具有良好预防效果,防效达100%,与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相当。  相似文献   
5.
6.
7.
霉菌在饲料和环境中广泛存在,当遇到温暖潮湿的环境时,会产生大量的霉菌毒素。家禽霉菌毒素中毒后会引起免疫抑制,继而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若发现不及时则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本文通过一起禽霉菌毒素中毒继发鸡痘的病例,对霉菌毒素和鸡痘的诊断、治疗进行介绍,最后对普遍存在却容易忽视的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进行讨论,为禽霉菌毒素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旨在探究纳米硒对氟化钠诱导肝细胞凋亡的影响,40只28日龄昆明小鼠(25 g±2 g)适应性饲养7 d后,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生理盐水)、氟化钠组(NaF,24 mg·kg-1)、纳米硒组(Nano-Se,1 mg·kg-1)、纳米硒治疗组(NaF+Nano-Se,24 mg·kg-1 NaF+1 mg·kg-1Nano-Se),每组10只,灌胃给药,试验周期为28 d。通过HE染色评价小鼠肝细胞的病理损伤,Tunel染色评估肝细胞凋亡水平,免疫荧光,Western blot,RT-q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纳米硒有效缓解了氟化钠处理引起的肝细胞肿胀、空泡变性以及核碎裂等现象,下调Bax、Caspase3/9及蛋白P53、Caspase3等凋亡发生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了Bcl-2/Bax的表达水平(P<0.05);2)Tunel染色结果显示,氟化钠处理显著提高了细胞的凋亡率(P<0.01),纳米硒可有效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P<0.05);3)Cyt-C在氟化钠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在纳米硒治疗组的表达呈下降趋势。综上所述,纳米硒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能有效缓解氟化钠诱导的小鼠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游离氨基酸是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与茶叶的滋味品质密切相关。大多数氨基酸具有手性中心,因此存在滋味特性及生理活性均可能截然不同的L型和D型两种对映异构体。由于检测技术的限制,过去的研究多集中在L型氨基酸上,而茶叶中D型氨基酸罕有系统的研究报道。因此,研究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对映异构体,对茶叶化学理论体系的深化及滋味品质的提升与调控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方法】采用手性HPLC法、MTBSTFA硅烷衍生化法和酯化-PFP酰化法3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对比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对映异构体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酯化-PFP酰化法结合手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可实现茶叶中丙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脯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酪氨酸、赖氨酸及色氨酸等15种重要游离氨基酸对映异构体的有效分离。继而建立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对映异构体的高效衍生化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并查明市售11种代表性白茶、乌龙茶及普洱茶中游离氨基酸对映异构体的分布规律。【结果】衍生化条件为:将氨基酸反应液在100℃下酯化105 min,继而以四氢呋喃为反应溶剂,在100℃下五氟丙酰化10 min。游离氨基酸对映异构体的回收率介于75.26%—123.6%(低浓度)、81.23%—121.8%(高浓度),RSD值介于2.09%—13.12%(低浓度)、1.48%—10.59%(高浓度)。茶样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氨基酸的1—2个对映异构体可以在茶样中检测出,且D-氨基酸普遍存在于茶样中,尤其是D-苏氨酸、D-天冬氨酸、D-半胱氨酸、D-苯丙氨酸、D-茶氨酸、D-谷氨酰胺及D-谷氨酸混合物在大部分茶样中均有分布,而D-蛋氨酸、D-赖氨酸及D-色氨酸在所有茶样中均未被检测出。在具体含量分布上,除了L-茶氨酸、L-谷氨酸及L-谷氨酰胺混合物之外,L-半胱氨酸(1.48—2.08 mg?g-1)、D-半胱氨酸(1.46—1.49 mg?g-1)、L-丝氨酸(0.15—1.80 mg?g-1)及D-天冬氨酸(1.02—1.14 mg?g-1)在白茶中的含量普遍较高;L-半胱氨酸(1.52—1.70 mg?g-1)、D-半胱氨酸(1.45—1.49 mg?g-1)、L-丝氨酸(1.03—1.50 mg?g-1)、L-蛋氨酸(1.03—1.52 mg?g-1)、L-酪氨酸(1.32—1.35 mg?g-1)及D-天冬氨酸(1.01—1.15 mg?g-1)在乌龙茶中具有较高含量。在普洱茶中,L-茶氨酸、L-谷氨酸及L-谷氨酰胺混合物的含量(1.04 mg?g-1)与其他氨基酸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而L-苏氨酸、L-色氨酸及L-丝氨酸含量较高,介于0.61—0.84 mg?g-1。在氨基酸总量上,各茶类呈现出白茶(最高为40.61 mg?g-1)>乌龙茶(最高为25.43 mg?g-1)>普洱茶(8.01 mg?g-1)的分布规律。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L-茶氨酸、L-谷氨酸及L-谷氨酰胺混合物、L-色氨酸及L-天冬氨酸在部分白茶中的含量显著高于乌龙茶,而L-酪氨酸与L-蛋氨酸则在乌龙茶中含量较高。【结论】D-氨基酸存在于大部分茶叶中,对茶汤滋味品质存在潜在影响,但在本研究样例中,D-氨基酸的含量分布在不同茶类间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陶威  王益军  贺燕  田蕴  张苏珍  葛敏  徐颢伟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0):125-126,167
当前,水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位列五大类农产品末端,是质量安全水平相对较低的食品种类,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亟需引起高度重视.从各省市公开的检测数据中发现,氟喹诺酮是检出率较高的指标.氟喹诺酮类药物因其独特的抗菌机制而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过程中,但众所周知药物残留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定量检测,并针对性采取监管措施,显得很有必要.该文介绍了水产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方法,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监管措施,以期为水产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和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