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3篇 |
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8篇 |
农学 | 17篇 |
基础科学 | 6篇 |
17篇 | |
综合类 | 220篇 |
农作物 | 6篇 |
畜牧兽医 | 10篇 |
园艺 | 9篇 |
植物保护 | 20篇 |
出版年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当前,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实践,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空气质量作为判别环境好坏的直观标准之一,愈发受到社会关注.该文研究了2016年含山县大气污染物PM2.5的变化特征,对PM2.5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含山县PM2.5的污染水平,然后重点探究了PM2.5质量浓度日数据与气象要素气压、气温、湿度、降水量、风速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含山县1月、2月、3月、12月的PM2.5污染较为严重,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与气压正相关,与气温、湿度、降水量、风速负相关.该文结论可以为当地通过气象要素的变化分析预测空气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温室内小气候变化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相关性,在湖北省鄂州节水示范基地开展春季温室番茄的田间试验,对室内外10cm地温、空气温湿度、光照、蒸发、水汽压差等主要气象要素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分析室内外各因子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变化特点,得到内外各气象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然后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温室内外气温、光照强度和累计蒸发量之间的拟合方程,其拟合相关度较高:除阴雨天室内外气温相关系数为0.6088,其他相关系数均>0.90。试验成果为基于室外气象的温室小气候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时对提高温室环境管理水平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研究线性回归模型在大棚小气候预测方面的应用情况,为有效调节春、夏、秋、冬季大棚内光照、气温、湿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种常见结构塑料大棚内外150 cm高度的春、夏、秋、冬季光照、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进行对比观测、分析,建立预测不同结构大棚气象要素值的数学模型。[结果]单栋、3连栋、6连栋大棚内外150 cm高度光、温、湿三要素均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拟合模型在t0.01检验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该研究可为大棚农产品的优质、高产和稳产栽培提供农业气象服务指导。 相似文献
9.
利用武汉市地面气象观测站2008~2013年的霾实际观测资料以及08时高空探测规定层气温资料,对霾日进行了订正,分析了武汉市灰霾天气的时间分布和气象要素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武汉市秋冬季灰霾较为严重,2013年霾日剧增,是由于细颗粒物污染物的排量加重,另外也是由于稳定的气象条件及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丹东2007 ~2013年的酸雨监测资料,对近年来该地区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研究了不同气象条件对降水酸度的影响,分析了酸雨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丹东降水酸度呈波动性变化;2007 ~ 2013年降水平均pH年平均范围为4.82~5.51,pH均小于5.60,且自2008年以来,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pH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以夏季酸度为最强、秋季为最弱;出现频率以秋季最高,为43.3%,春季最低,为30.1%.丹东酸雨的形成是该地区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气象条件的变化对降水酸度影响相当明显,丹东市当地地形、工业布局和外来源也为酸雨形成做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