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571篇
农学   122篇
基础科学   17篇
  34篇
综合类   883篇
农作物   67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94篇
园艺   318篇
植物保护   2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通过形态和分子特征鉴定玉米象.[方法]从采集到的大米样本中分离出玉米象,分别在高速度数码显微系统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其外部形态和细微形态并进行拍照鉴定.同时提取DNA对cox1和ITS基因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玉米象的体躯由头、胸、腹3部分组成,胸部由3个胸节组成,有胸足3对,体表散布密集的刻点.明显的鉴别特征有头部的额和颊延伸成象鼻状的喙,触角呈膝状弯曲,共见8个小节,口器位于细长喙的端部,上唇基本退化,代之为口上片,下颚须和下唇须退化而僵直,外咽片消失.雄虫外生殖器隐藏于腹部,来源于第9腹节,阳茎背面扁平,有2条平行的纵凹沟,雌虫Y形骨片尖.经克隆PCR扩增得到cox1、ITS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441、1445 bp,与已报道的玉米象cox1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9.7%~100%,ITS基因为99.0%~99.3%.[结论]根据高速度数码显微系统和电镜下玉米象的形态特征,结合cox1和ITS基因序列分析,可为玉米象的鉴定和生物学分类提供依据,也可为防治玉米象对储粮的危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伟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5):73-75
从不同郁闭度和不同立地类型2个层面调查分析了马尾松林下套种丝栗栲的生长状况.不同郁闭度包括马尾松上层林郁闭度0.5~0.6、0.6~0.7、0.7~0.83种郁闭度等级,立地类型选择较肥沃立地类型和中等肥沃类型2种.结果表明:23年生马尾松林经过间伐,郁闭度在0.4~0.7时,丝栗栲套种成活率均可达到90%以上;5年生丝栗栲平均树高3.32~3.62m、平均胸径3.28~3.65cm、单株立木材积0.0018~0.0020m3、单位面积立木材积2.5311~2.7321m3/hm2;不同郁闭度丝栗栲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单位面积立木材积均未达到显著差异;不同立地类型马尾松林下套种的丝栗栲,无论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单株立木材积还是单位面积立木材积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因此,在中等肥沃立地类型的马尾松林下套种丝栗栲树种时,可通过加强抚育、施肥等技术措施来提高丝栗栲生长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象耳豆根结线虫的危害日益严重.为筛选抗象耳豆根结线虫的辣椒种质,本试验利用种属特异性引物对根结线虫病原物开展分子鉴定,确定为象耳豆根结线虫.接着采用室内人工接种法,对10份一年生辣椒种质和10份中国辣椒种质进行象耳豆根结线虫抗性鉴定,计算根结指数和卵粒指数,并通过比较隶属函数,发现其中3份辣椒种质对象耳豆根结线虫表现为高抗,抗病性最强的是L518M和L525-1M,L42M次之;10份表现为中抗;7份表现为感病,抗病能力最弱的是L69-1M;未发现免疫品种.本研究发现中国辣椒种质的抗病性整体高于一年生辣椒,是重要的抗病种质来源,可用于象耳豆根结线虫抗病育种和后续抗病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不同类群蝽象为害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差异性,本研究将筛豆龟蝽Megacopta cribraria Fabricius(龟蝽科Plataspidae)、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lineolatus Goeze(盲蝽科Miridae)、壁蝽Piezodorus rubrofasciatus Fabricius(蝽科Pentatomidae)、稻绿蝽Nezara viridula Linnaeus(蝽科Pentatomidae)、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 Fabricius(缘蝽科Coreidae)5种蝽象接在花荚期的健康大豆植株上,观察其刺吸为害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群蝽象为害对大豆植株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均产生显著影响,在大豆开花结荚期短期为害即可对大豆豆荚生长产生较大影响。其中,不同蝽象种类为害大豆植株,株高、茎节数、单株荚粒数及百粒重等均表现出显著差异性。壁蝽、稻绿蝽和点蜂缘蝽的持续为害程度显著重于苜蓿盲蝽和筛豆龟蝽。这种差异与蝽象取食习性及其口器特征相关,其喙的长度及口针宽度与单株相对结荚率和产量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和客观评价昆虫肠道各段内纤维素酶的活性,在不同pH及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定长足大竹象成虫肠道3段(前、中、后)内3类纤维素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长足大竹象成虫肠道内有完整酶系,长足大竹象成虫前肠中CX酶的适应温度以及pH的范围较广,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最适温度(T)在50~70℃,最适pH为6~8,在高温和强碱条件下均为检测出酶活性,且前肠中的C_1酶较其他两段存在最大的酶活性,为0.0349μmol·min~(-1)·mg~(-1)(pH值=3,T=40℃)。长足大竹象成虫中肠中C_1酶的适应范围远大于其余两种,最适温度为30~70℃,最适pH值为5~8,在强酸、强碱情况下均未检测出酶活性。长足大竹象成虫后肠中的3中酶的最适温度区间都为30~50℃,最适pH值区间为5~8,较前、中肠两段的最适温度、pH值区间较窄。  相似文献   
6.
南宁市五象新区滨江公园不仅是邕江整治开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南宁市邕江生态廊道建设的重点之一。笔者与所在小组的成员对五象新区滨江公园进行植物资源的实地调查,旨在通过总结其现有的植物在配置方面存在的不足,为五象新区滨江公园后续的植物规划提出建议。经统计,调查区共有维管束植物354种,隶属96科,267属。通过分析调查区植物的科属种组成、生活型组成、来源组成以及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发现了五象新区滨江公园植物资源多元化程度较高;乡土植物丰富;园林植物观赏特性丰富。但是其也存在蕨类植物资源欠缺;木本植物特别是本地木本资源欠缺;外来入侵植物较为泛滥;秋冬季节开花的园林植物相对较少,春色叶植物和秋色叶植物欠缺的问题。最后笔者就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丽江市宁蒗县西川乡花椒基地,开展了几种不同杀虫剂对花椒长足象[Alcidodes sauteri(Hellter)]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花椒长足象死亡率极低,几种药剂(25 g/L溴氰菊酯乳油、77.5%敌敌畏乳油、45%毒死蜱乳油、40%速扑杀乳油、90%灭多威可溶粉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三唑磷乳油)对花椒长足象均有防效。其中,25 g/L溴氰菊酯乳油防效最好,药后7 d防效达90.17%,其次为45%毒死蜱乳油(88.11%)、40%速扑杀乳油(84.02%)、77.5%敌敌畏乳油(82.78%);90%灭多威可溶粉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三唑磷乳油防效较低,均未达到63%。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发酵桂闽引象草在猪生产上的使用效果,试验选定自繁的30~40 kg的桂科猪商品猪4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头,进行为期120 d的饲养试验。试验1组为对照组,试验2组、3组、4组分别使用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10%、15%、20%的全价日粮。结果显示,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都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料重比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猪群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发酵桂闽引象草,对猪群的生长性能影响效果不明显,对猪只的屠宰性能和肉质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并且以10%的替代比例综合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10.
总结了核桃长足象的危害特征、形态特征、生物习性及发生规律,提出了植物检疫、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防治措施,以期为桐梓县核桃长足象的高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