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4篇
  免费   569篇
  国内免费   725篇
林业   420篇
农学   1801篇
基础科学   121篇
  282篇
综合类   5636篇
农作物   1568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548篇
园艺   1033篇
植物保护   127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299篇
  2021年   290篇
  2020年   282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318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486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631篇
  2011年   648篇
  2010年   562篇
  2009年   589篇
  2008年   734篇
  2007年   626篇
  2006年   600篇
  2005年   657篇
  2004年   534篇
  2003年   525篇
  2002年   393篇
  2001年   438篇
  2000年   320篇
  1999年   235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214篇
  1991年   200篇
  1990年   178篇
  1989年   144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田间调查,研究96份梨种质资源对叶片黑斑病的抗性。结果表明,莱克拉克、威宁大黄为高感梨黑斑病品种;海兰特、阿巴特、李克特、考密斯、哈依兰德为感梨黑斑病品种;大巴梨、凯斯凯德、路易斯、秋洋梨、青松、绿云、spalding、保9、贵妃、砀山酥梨为中抗梨黑斑病品种;保利阿斯卡、盘克汉姆、巴梨、长把梨、雪花、早酥、金水1号、黄金、丰水、安梨、伏香等79份梨品种为抗梨黑斑病品种。总体来看,砂梨对黑斑病的抗性高于西洋梨。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宜河南省信阳市种植的抗青枯病花生品种,对27份花生品种青枯病田间病圃进行鉴定,计算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从而进行抗病性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27个供试品种中,中高抗品种共10个占总数的37%,3个品种类型各筛选出2个抗病品种。6个抗病品种发病规律表明,7天和14天病情指数增长较快,21天后基本无变化。高油型花生‘远杂9102’和‘信花425’,高油酸型花生‘信花14号’和‘驻花11号’,普通型花生‘远杂21号’和‘豫花149号’为适宜信阳种植的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象耳豆根结线虫的危害日益严重.为筛选抗象耳豆根结线虫的辣椒种质,本试验利用种属特异性引物对根结线虫病原物开展分子鉴定,确定为象耳豆根结线虫.接着采用室内人工接种法,对10份一年生辣椒种质和10份中国辣椒种质进行象耳豆根结线虫抗性鉴定,计算根结指数和卵粒指数,并通过比较隶属函数,发现其中3份辣椒种质对象耳豆根结线虫表现为高抗,抗病性最强的是L518M和L525-1M,L42M次之;10份表现为中抗;7份表现为感病,抗病能力最弱的是L69-1M;未发现免疫品种.本研究发现中国辣椒种质的抗病性整体高于一年生辣椒,是重要的抗病种质来源,可用于象耳豆根结线虫抗病育种和后续抗病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种荚是大豆Glycine max防御霉菌侵染的第1道防线,部分大豆品种种荚具有极佳的田间霉变抗性,本研究目的在于寻找与豆荚霉变抗性相关的快速鉴定指标。  方法  采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以高抗大豆‘QWT15-2’、中抗大豆‘E1’和易感大豆‘E314’为研究对象,对离体种荚接种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监测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情况。  结果  大豆种荚接种霉菌24 h后,通过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可清晰观察到豆荚表皮病斑,叶绿素荧光参数发生显著变化。霉菌侵染后0~5 d,大豆种荚初始荧光参数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大幅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上升、QNP下降,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及电子传递速率(RET)均呈下降趋势。  结论  高抗大豆‘QWT15-2’维持了较健康的组织形态,各荧光参数表现稳定;中抗大豆‘E1’和感病大豆‘E314’受霉菌侵染影响,其表皮组织破坏严重、荧光参数变化幅度大;其中Fv/Fm、Fm、Fv、qN和QNP荧光参数对霉菌侵染响应敏感,可作为评价大豆种荚田间霉变抗性的鉴定指标。图4参17  相似文献   
5.
牛TLR4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牛TLR4基因的功能、结构及与该基因有关联的疾病识别及其致病机理,利用牛TLR4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对其编码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蛋白质译后的磷酸化位点和糖基化位点以及跨膜结构域和蛋白质结构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牛TLR4基因一共编码841个氨基酸,负电荷残基总和(Asp+Glu)为84,正电荷残基总和(Arg+Lys)为76,不稳定指数小于40,表明该基因编码产物稳定性较好。在该基因整个编码产物中,亲水氨基酸占比较多,平均分值为-0.011,由此得知TLR4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一种易溶蛋白。有9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78个磷酸化位点以及存在一个跨膜蛋白和存在信号肽,其切割位点在第25和第26个氨基酸之间。蛋白质的二、三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均由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其在生物合成、基因表达与调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牛TLR4基因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制种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较低,主要依靠人力完成。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制种玉米收获台,并进行了摘穗辊转速、割台高度和收获速度的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收获台对于制种玉米收获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对3因素和考核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摘穗辊转速800 r/min、收获速度5 km/h、割台高度600 mm时,指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作物化感品种对农田杂草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田施用大量除草剂不仅引起环境和生态问题,而且导致除草剂抗性杂草不断发生。因此,需要建立生态安全的杂草管理策略以改变杂草控制对除草剂依赖的现状。利用作物化感品种调控农田杂草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杂草控制策略,这些作物化感品种自身能够产生和释放化感物质调控杂草,从而减少对人工除草剂的依赖。鉴于此,近10余年来,以作物化感品种为中心的农田杂草控制策略一直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发。本文综述了作物化感品种调控农田杂草和相应抑草机制的最新进展,尤其是可商业化种植的作物化感新品种选育及其在除草剂减量控制杂草的实践。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作物化感品种间亲属合作行为以及基于化感物质的新型除草剂研发对解决农田杂草难题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抗根肿病种质资源的筛选及油菜抗根肿病种质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十字花科抗根肿病种质,将抗性基因转育到甘蓝型油菜中,利用四川成都根肿菌4号生理小种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油菜课题组搜集提供的30份十字花科种质进行接种筛选,并对病情指数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欧式聚类分析及发病率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分析。最终获得7份高抗(HR)材料,包括3份白菜、3份芜菁和1份甘蓝,2份中感(MS)材料,2份感病(S)材料和19份高感(HS)材料,其中高感材料均为油菜;这30份材料的平均发病率为69. 13%,平均发病指数为51. 45;抗、感材料病情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欧式聚类分析与病情指数分析结果相一致,发病率与病情指数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将筛选获得的抗病芜菁德白瑞与感病甘蓝型油菜育种骨干亲本徐09进行远缘杂交,利用形态学、抗性鉴定、SSR分子标记等方法对远缘杂交的F1进行了真假杂种鉴定。结果发现,获得的3株F1杂种叶色浓绿,叶片肥厚,叶缘刺毛较少,叶型修长呈椭圆形,整体性状表现介于两亲本之间且偏向于母本,接菌后无发病症状,并用筛选得到的15对具有较好扩增多态性的SSR引物扫描3株杂种及双亲,带型均同时表现父母本带型,最终确定这3份F1杂种均为真杂种。筛选的7份高抗材料和3份真杂种材料可以为根肿病抗性机理研究及油菜抗根肿病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对19种桑树品种进行苗期抗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sp.)测定,结果显示,粤桑C20表现免疫,粤桑C8、粤桑87和粤桑44表现高抗,粤桑85、粤桑C10、粤桑C21、粤桑C19、粤桑C15、粤桑C121和粤桑C43表现中抗,粤桑51、粤桑119、粤桑110、粤桑C45和塘10×109表现中感,粤桑84、粤桑120和283×抗10表现高感.对桑树根结线虫病进行室内盆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和5%毒死蜱粉剂对桑树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为75%和70%,其次为生防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Bacillus falciparum),防效为50%.研究结果为开展田间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