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6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3649篇
农学   125篇
基础科学   33篇
  99篇
综合类   224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182篇
植物保护   7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现阶段杨树种植应以无絮杨品种为发展方向,从造林地选择与整理、造林密度、栽植方法、肥水管理、整形修枝、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适宜鲁西暨黄淮地区的无絮杨树营林技术要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盆栽试验,测定分析了6个杨树品种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随光照强度从低到高梯度变化后的表现特征及差异,探讨分析了不同杨树品种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及光适应幅度.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由0~1800μmol·m-2·s-1的梯度变化,6个杨树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着光照强度递增而增大,各品种间呈现不同程度差异.其中,净光合速率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DN113杨(11.35μmol·m-2·s-1)、青山杨(10.93μmol·m-2·s-1)、银中杨(10.52μmol·m-2·s-1)、山新杨(8.71μmol·m-2·s-1)、中黑防杨(8.42μmol·m-2·s-1)、小黑杨(1.67μmol·m-2·s-1);蒸腾速率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青山杨(4.87 mmol·m-2·s-1)、中黑防杨(4.47 mmol·m-2·s-1)、DN113杨(4.22 mmol·m-2·s-1)、山新杨(4.10 mmol·m-2·s-1)、银中杨(4.01 mmol·m-2·s-1)、小黑杨(2.87 mmol·m-2·s-1);水分利用效率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DN113杨(2.46μmol·mmol-1)、银中杨(2.37μmol·mmol-1)、青山杨(2.04μmol·mmol-1)、山新杨(1.94μmol·mmol-1)、中黑防杨(1.70μmol·mmol-1)、小黑杨(0.27μmol·mmol-1).6个杨树品种中,DN113杨、青山杨、银中杨光补偿点较低、光饱和点较高,对光照适应幅度较宽;山新杨、中黑防杨次之;小黑杨光补偿点相对最高(210.8μmol·m-2·s-1),光饱和点(1516.7μmol·m-2·s-1)相对最低,对光照的适应幅度相对最窄.  相似文献   
3.
杨树锈病是一类重要的林木病害,因其病原菌的种类较多,且病害症状及病原形态上的差异不够明显,导致栅锈菌种类鉴定混乱和病原准确认知困难。在分析国内外栅锈菌分类学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从杨树栅锈菌的形态学及系统学2个方面对中国杨树上的栅锈菌种类进行整理,并详细阐述8种栅锈菌在寄主及转主寄主、繁殖体及孢子形态上的差异,编制中国杨树栅锈菌的分种检索表,以期加深对该病原菌的科学认知。  相似文献   
4.
徐凯飞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5):246-251
江苏省宿迁市林业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拉动宿迁市经济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分析宿迁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木材加工业规模相对较小、产业发展层次偏低、林业龙头产业内卷现象严重、林业专业型人才缺失严重.并进一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遵循自然规律加强杨树种植业的高效管理、通过机制创新以促进林业产业升级、保证木材加工业优先发展、控制林业产业要素的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林木种质资源指纹数据库是林木种质材料遗传鉴定的前提,也可为林木杂交育种提供清晰的遗传学背景。【方法】选取亲缘关系较远的8份杨树无性系材料筛选SSR引物,基于TP-M13-SSR技术进行SSR-PCR扩增,采用ABI3730XL毛细管电泳系统检测PCR扩增产物,利用GeneMarkerV1.91进行基因分型,Cervus3.0.7估算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各位SSR位点无效等位基因频率(pN),POPGENE3.2估算各SSR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目(Na)、Shannon信息指数(I)和观测杂合度(HO),NTSYS-pc2.1进行遗传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13对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SSR引物,共扩增出89条多态性条带,单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目为2~12个,平均值为6.5个;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13~1.91,平均值为0.97;多态信息指数(PIC)为0.19~0.81,平均值为0.56;观测杂合度为0.06~0.76,平均值为0.4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无性系种质材料分为3类,第一类为南林系列无性系;第二类为中林108杨、中潜1号、中潜3-2、中驻2号、中驻4号、中驻6号、中驻7号、中驻8号、浙7、中皖1号、中皖2号、丹红杨、A65/27、南抗4、南抗3;第三类为湘林系列无性系。【结论】TP-M13-SSR分子标记技术能有效地鉴别杨树无性系种质,明晰无性系间亲缘关系,遗传聚类的结果与其谱系关系基本一致。研究结果为杨树无性系种质鉴定及进一步开展杨树杂交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随着人们对景观绿化工程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较少的彩叶乔木品种,已不能满足市场对彩叶乔木日益增加的需求。大叶杨是余慈地区常用树种之一,以速生丰产、适应性强、容易繁殖著称。红叶杨是大叶杨的芽变品种,观赏价值颇高,也是彩叶树种红叶类中的珍品。全红杨是红叶杨的的二代品种,适种区域广、见效快、效益大。通过比较这3种杨树在余姚平原和盐碱地的不同生长情况和成活率,探讨了不同环境下每种杨树的生长差异,为下一步绿化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杨树Populus L.)/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林草复合系统中两种植物根系的分布及相互关系,利用WinRHIZOTM对3 a生紫花苜蓿和7 a生杨树在单作和间作条件下0~60 cm土层中的根长密度(RLD)、平均根直径(ARD)和比根长(SRL)的分布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间作紫花苜蓿RLD降低了10.01%~54.29%,20~60 cm土壤中紫花苜蓿ARD降低了11.15%~37.30%, 间作苜蓿的SRL比单作苜蓿高10.52%~28.78%;间作增加了 0~40 cm土层中杨树ARD的20.36%~28.08%,增加了苜蓿种植区域0~20 cm土层中杨树RLD的15.51%~34.23%。杨树SRL受到的影响较小,仅在8月5日的0~20 cm 土层中测得单作和间作SRL存在差异,单作杨树SRL比间作杨树高14.46%。单作和间作苜蓿的最高产量均在第一次收获时期,间作降低了苜蓿的产量,在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收获中产量分别降低了24.7%、30.9% 和 43.7%,与单作苜蓿相比,杨树/紫花苜蓿林草复合系统中苜蓿的总产量减少了31.2%。通过计算土地当量比,发现杨树与紫花苜蓿复合经营为杨树林带增加了额外来自紫花苜蓿的收入,能够提高系统41%的生产力。综上所述,林草复合系统中紫花苜蓿根系分布及生长受到了不利影响,而杨树根系受到了有利的影响。相比单作种植,林草复合系统有较高的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具有提高新疆地区防护林带生态和经济回报率的潜能。  相似文献   
8.
9.
主要对杨树可能发生的病虫害作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模式的构建方法以及重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俄罗斯杨树新品种N2(Populus nigra×P.pyramidaeis)组培苗为材料,对其生根过程中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组培苗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出前期减小后期增加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再减小的趋势;POD活性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再减小的趋势;PPO活性呈现出前期减小后期增加的趋势;IAAO活性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