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58篇
  免费   1465篇
  国内免费   1147篇
林业   3975篇
农学   2201篇
基础科学   506篇
  1157篇
综合类   18503篇
农作物   1409篇
水产渔业   1280篇
畜牧兽医   16833篇
园艺   2619篇
植物保护   2887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803篇
  2022年   981篇
  2021年   1056篇
  2020年   1196篇
  2019年   1508篇
  2018年   684篇
  2017年   1067篇
  2016年   1453篇
  2015年   1637篇
  2014年   2584篇
  2013年   2587篇
  2012年   3497篇
  2011年   3511篇
  2010年   3099篇
  2009年   3104篇
  2008年   2932篇
  2007年   2496篇
  2006年   2338篇
  2005年   2073篇
  2004年   1632篇
  2003年   1481篇
  2002年   1184篇
  2001年   1229篇
  2000年   1005篇
  1999年   782篇
  1998年   690篇
  1997年   683篇
  1996年   619篇
  1995年   600篇
  1994年   527篇
  1993年   487篇
  1992年   452篇
  1991年   395篇
  1990年   344篇
  1989年   327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13篇
  1957年   10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给玉米等多种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为实现对草地贪夜蛾的高效、绿色、持续防控,亟需筛选高毒力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资源。本研究以前期实验室储备的对斜纹夜蛾、小地老虎具有杀虫活性的363株野生菌株库为候选菌株,基于菌株杀虫基因差异及进化关系,去除冗余菌株后获得172株候选菌株。通过培养获取这些菌株胞晶混合物,进行杀虫蛋白定量后,测定杀虫活性,获得27株对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具有较高杀虫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B14-D2的杀虫活性最高,LC50为0.155 μg/g。克隆了该菌株中的cry1Ea3基因并在HD73-无晶体突变株中表达,Cry1Ea3蛋白对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LC50为1.789 μg/g。本研究为新的Bt产品和杀虫基因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2.
王升升  段珍  张吉宇 《草地学报》2021,29(11):2591-2599
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 Medic.ex Desr.)是草木樨最常见的栽培用种之一,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固氮能力。为了开发一套高效的草木樨转化体系,本研究以白花草木樨为材料,以结瘤基因MaROP6为目的基因,建立了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介导的高效白花草木樨毛状根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在两周左右获得毛状根,其发生率可达78%,MaROP6基因的毛状根转化率可达70.8%。qRT-PCR鉴定结果表明,MaROP6转基因毛状根的平均相对表达量为对照的36.87倍。毛状根转化体系的建立为白花草木樨基因功能的验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青贮玉米是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具有营养丰富、气味芳香、淀粉含量高、干物质产量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但青贮玉米作为饲草存在的缺点是蛋白质含量不足,采用青贮玉米与高蛋白作物混播混贮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青贮玉米的混播情况进行综述,为提高青贮饲料的产量、改善品质、促进畜牧业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同时为青贮玉米混播混贮的发展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下外源水杨酸和硒复配剂处理对铁皮石斛抗寒性的影响.[方法]以生长一年的铁皮石斛组培苗为供试材料,2℃低温胁迫7 d后,用不同浓度的外源水杨酸和硒复配剂进行叶面喷施,其中外源水杨酸和硒均设置了4个浓度梯度,分别为0、15、30、60 mg/L和0、5.0、7.5、10.0 mg/L,采用不完全随机设计将二者进行复配,共12种复配剂.[结果]低温胁迫下外源水杨酸和硒应配合使用,叶绿素含量和PRO含量的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增强,MDA含量下降;喷施浓度为15/10.0、30/5.0和30/7.5 mg/L的水杨酸和硒复配剂时,其叶绿素含量、PRO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增加,MDA含量显著下降,显著提高铁皮石斛抗寒性,缓解铁皮石斛的低温伤害.[结论]低温胁迫下配合使用外源水杨酸和硒,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铁皮石斛的低温伤害.  相似文献   
5.
木本竹因其优质材性而成为传统木材良好的替代品。木质化程度和木质素含量影响着木材材性,然而单子叶植物的木质化调控网络尚不清楚。为了阐明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木质化的分子调控机制,利用转录组、miRNA和降解组测序,并结合实验对竹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木质化程度和木质素含量随笋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漆酶(LAC)活性则随笋高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在不同高度笋的代表性节间(第13节)的不同部位中共鉴定了11 504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其中与细胞壁和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大部分DEG表达随笋高度上调,而与细胞生长相关的一些DEG表达则下调。通过miRNA测序鉴定出1 502个miRNA,包括已知的1 223个和新鉴定的279个。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和降解组分析,共鉴定出691个差异表达的miRNA,共靶向5 756个差异表达基因。据此构建了毛竹笋木质化调控网络,包括11个miRNA、22个转录因子和36个酶基因。另外,根据过表达PeLAC20转基因拟南芥中木质素含量显著增加,提出了一个miRNA介导的‘MYB-PeLAC20’的木质素单体聚合调控模型。研究结果不仅对解析竹子木质素生物合成的调控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对理解其他单子叶植物的相关机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助于制定竹材材性改良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这一现状。提出了国内胶合木结构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胶合木结构一体化研究的范围和方向。作为一种综合材料,结构胶合木的特性和构件的结构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采取平板梯度稀释法从健康的菊花根系土壤分离出50株细菌,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对灰霉菌有效的生防菌株,该菌株对贝母黑斑病菌和贝母炭疽病菌也具有生防作用,通过16SrDNA确定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其代谢产物对贝母灰霉病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菌株在贝母灰霉病菌的生物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种属芽孢杆菌对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 Pengze)生长性能、背肌营养成分、肠道结构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体质健壮初始体重为(25.07±0.21)g的彭泽鲫500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1.5×108 cfu/g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复合菌(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1:1)的5种等氮等能饲料。在流水水族箱中开展60 d饲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分别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及复合菌均能显著提高彭泽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饲料系数(P < 0.05),其中复合芽孢杆菌组促生长作用更明显|地衣芽孢杆菌组及复合芽孢杆菌组彭泽鲫的肠道绒毛高度均显著提高(P < 0.05)|彭泽鲫饲喂含枯草芽孢杆菌及复合芽孢杆菌的饲料后,其肝胰脏淀粉酶、中肠胃蛋白酶及血清脂肪酶活力均显著提高(P < 0.05)|同时,饲喂彭泽鲫含芽孢杆菌的饲料后,彭泽鲫背肌营养成分无显著变化(P > 0.05)。综上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均能促进鱼类生长,调节肠道健康|其中复合芽孢杆菌对肠道结构及酶活性的影响效果最佳。 [关键词] 芽孢杆菌|彭泽鲫|生长性能|肠道结构|消化酶  相似文献   
9.
从疑似禽霍乱病死鸡中分离一株细菌,采用16SrRNA方法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PCR方法分析其血清型为A型,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噻肟、恩诺沙星、多粘菌素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高度耐受.本研究结果为鸡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提高食品中副干酪乳杆菌在胃肠道存活的方法,本试验以海藻酸钠(Alg)和N,O-羧甲基壳聚糖(CMCS)为囊材,采用静电液滴法和传统挤出法分别制备海藻酸钠-羧甲基壳聚糖微胶囊|以Alg和CMCS的不同配比为影响因素,测定其包埋产率、抗酶活性、过胃肠道模拟液后的存活率以及耐储存性。对微胶囊进行傅利叶红外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静电液滴法能够明显改善微胶囊粒径大小|Alg和CMCS比例为1:1时(E-AC)微胶囊包埋产率最大,为(92.20±1.02)%。与游离的副干酪乳杆菌相比,过胃肠道模拟液后(SIF)后,E-AC微胶囊包埋的益生菌存活率显著提高(P < 0.01),存活量为(7.6±0.65) Log10 cfu/mL。综上,采用静电液滴法制备的微胶囊与传统挤出法相比粒径较小,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储存性试验表明,E-AC在储存4周后,益生菌存活率较高。综上,Alg和CMCS为壁材制备的微胶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益生菌的存活率和耐储存性。 [关键词] 海藻酸钠|N,O-羧甲基壳聚糖|副干酪乳杆菌|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