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72篇
  免费   1311篇
  国内免费   969篇
林业   766篇
农学   1317篇
基础科学   241篇
  893篇
综合类   9364篇
农作物   942篇
水产渔业   888篇
畜牧兽医   5786篇
园艺   1030篇
植物保护   1225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921篇
  2022年   884篇
  2021年   907篇
  2020年   804篇
  2019年   969篇
  2018年   465篇
  2017年   762篇
  2016年   877篇
  2015年   768篇
  2014年   1011篇
  2013年   1048篇
  2012年   1448篇
  2011年   1470篇
  2010年   1314篇
  2009年   1376篇
  2008年   1454篇
  2007年   1154篇
  2006年   920篇
  2005年   806篇
  2004年   540篇
  2003年   446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318篇
  2000年   221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初步筛查海南狗牙花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测定海南狗牙花4种提取物分别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体外生长抑制作用.[结果]海南狗牙花4种提取物对2种肿瘤细胞呈现不同的抑制活性,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最强,石油醚提取物次之,正丁醇萃取物较弱而萃取后的水层无抗肿瘤活性.[结论]该研究为深入研究海南狗牙花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单体化合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3.
以偃松(Pinus pumila)种鳞为试验材料,采用盐析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沙门氏菌(Salmonella)4种常见腐败菌为供试菌,以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为评价指标,分析热、酸碱性、光照、金属离子和壳聚糖等处理条件对偃松种鳞精油抑菌活性和功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偃松种鳞精油对4种供试菌种均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效果强于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效果.精油抑菌稳定性试验表明,4℃长时间贮藏、25℃短时间处理、紫外线处理,对精油抑菌活性无显著影响;在60、80℃处理时,精油的抑菌活性明显下降;而酸性、金属离子(CaCl2、KCl、FeCl3、FeCl2)、壳聚糖处理时,均提高了种鳞精油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多酚对奶山羊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24只体重、泌乳日龄、产奶量、胎次相近的健康西农萨能奶山羊,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组在全混合日粮中添加5.71 g/kg茶多酚。预试期10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茶多酚对奶山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2)第21天和第42天,茶多酚组的乳中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21天,茶多酚组的乳中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第21天,茶多酚组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42天,与对照组相比,茶多酚组的血清GSH-Px活性有提高的趋势(P=0.065)。4)第42天,与对照组相比,茶多酚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有提高的趋势(P=0.067)。5)第42天,茶多酚组的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茶多酚能降低乳中体细胞数,提高奶山羊的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5.
沙棘果实中主要活性成分质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棘作为一种抗逆性、适应性、萌蘖性较强的植物资源,被广泛应用于黄土丘陵地区荒山绿化、土壤改良、水土保持和砒砂岩治理。沙棘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其果实中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本文凝练了沙棘果实中活性化合物的构成、分布及活性特征,并对沙棘果实活性物质的研究进行展望。基于相关文献,针对黄酮、花青素、酚酸、有机酸、肌醇、维生素、类胡萝卜素、不饱和脂肪酸、甾醇等广泛存在于沙棘果实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总结分析,提供沙棘果实中上述活性物质分布情况的综合信息。研究表明,针对沙棘果实中活性物质的构成、分布和活性特征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在部分领域仍缺乏研究,如栽培技术条件对活性物质的影响,活性物质与沙棘果实加工中异味的关联性等。本文为沙棘果实在食品、药品及保健品行业中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撑,为促进沙棘资源在经济中的全面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发生普遍,严重制约了桃产业的发展。为研究植物内生菌对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从健康桃树、博落回、金银花、板栗等健康植物材料中分离筛选出优势拮抗内生菌株,并测定其胞外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细胞膜与细胞壁通透性、纤维素酶活性、胞外多糖(EPS)含量、呼吸代谢、核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45株内生菌中,从金银花植株中分离的曲霉属JYY-3菌株抑菌效果最好,其最小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50、200 mg/mL。经该菌株胞外代谢产物处理后,桃树细菌穿孔病病原菌核酸泄漏量、AKP活性和电导率显著提高,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此外,JYY-3菌株胞外代谢产物能显著降低病原菌纤维素酶活性、EPS含量、DNA和RNA含量,抑制其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且浓度越高作用越强,经2.0MIC菌株JYY-3代谢产物处理12 h后,桃树细菌穿孔病病原菌的SDH、MDH活性较对照组分别降低107.644、13.729 U/mg。可见,金银花内生菌株JYY-3对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病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通过抑制纤维素酶活性及EPS合成以...  相似文献   
7.
菌株HN-2为本实验室分离得到的一株生防细菌,通过采用形态学观察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手段鉴定生防菌HN-2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以杧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作为靶标,其发酵上清液的正丁醇萃取粗提物的活性最好,抑菌圈大小为20.93 mm,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为70.62 μg/mL。通过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数据结合基因检测的结果分析发现,正丁醇提取物中主要活性成分为脂肽类物质,其中含有表面活性素(surfactin)、伊枯草菌素(iturins)和泛革素(fengycin)等。通过显微观察发现正丁醇粗提物可以造成杧果炭疽病菌菌丝扭曲、膨大、畸形,从而抑制杧果炭疽病菌的生长,菌株HN-2正丁醇提取物处理后的杧果15 d内未出现杧果炭疽病病状,对杧果果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贝莱斯芽胞杆菌HN-2的主要活性物质为脂肽类物质,其对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红鳍东方鲀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鱼油为主要脂肪源,配制五种等氮饲料,以初始体重14g的红鳍东方鲀进行为期56天的投喂养殖实验。设置适宜脂肪含量(8%)的对照组,并在对照组添加0.02%及0.10%的胆汁酸,分别获得低胆汁酸添加组(BA)和高胆汁酸组(HBA)。另设一高脂组(脂肪含量12.5%,HL组)及高脂+0.02%胆汁酸组(HLBA组)。结果表明,添加胆汁酸的处理组肌肉和肝脏MUFA均低于对照组,其中HBA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肌肉中n-6PUFA含量在HLBA和HL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在适宜脂肪含量的三个处理组间,肝脏中的C20:0、C16:1n-7、C18:1n-9、C18:2n-6、C20:4n-6、C18:3n-3、C18:4n-3、C20:5n-3和C22:6n-3都呈现随着胆汁酸添加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都有随着胆汁酸添加而升高的趋势,且在高脂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谷胱甘肽还原酶则呈现相反的趋势。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对照组显著高于其他组,而BA组氧化还原酶1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在高脂组添加胆汁酸显著升高了过氧化氢酶的基因表达量。综上所述,饲料中胆汁酸的添加降低了饲料及鱼体组织中一系列长链脂肪酸的含量;胆汁酸对血清抗氧化蛋白活性的影响与其对肝脏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对油茶炭疽菌有拮抗效果的生防菌株,以油茶健康叶为对象,平板对峙法筛选,利用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基因和gyrA基因序列对菌株进行鉴定,测定其抑菌活性,并将该菌株与枯草芽胞杆菌Y13复配进行林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对油茶炭疽病菌拮抗作用效果较强的内生菌株为HBMC—B05;菌落为乳白色,不透明,边缘不整齐,中间有凸起;分子鉴定结果显示菌株HBMC—B05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其对果生炭疽菌Collectotrichum fructicola,抑菌率可达到81.31%,对另外3种油茶炭疽病病原菌抑菌率可达到70%以上,对其他4种致病菌也有抑制作用;复合菌剂对油茶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达到59%以上。该菌株的抑菌具有广谱性,可为油茶病害的生物防治扩充菌种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组织匀浆、PBS缓冲液浸提从大鲵皮肤中提取蛋白质活性成分,并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浸提物进行蛋白质电泳检测。结果表明:大鲵皮肤浸提液含有多种蛋白质活性成分,分子量分别约为68 kD、44 kD、30 kD、25 kD、20 kD和15 kD,根据分子量大小及其他两栖类研究结果,这些蛋白推测应与蛙皮抗菌肽蛋白(26 kD,32 kD)、胰蛋白酶抑制活性剂血清白蛋白(68 kD)、LPⅡ蛋白多肽(63 kD)、β-microseminoprotein蛋白(12 kD)、竞争性抑制剂(22 kD)以及serpin类不可逆抑制剂(50 kD)等为同类活性蛋白;大鲵不同部位皮肤蛋白质活性成分的表达有较大差异,其中腹部皮肤蛋白活性成分含量最高,背部次之,头部和尾部较低,头部和尾部皮肤蛋白活性物含量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