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97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151篇
林业   1851篇
农学   737篇
基础科学   1656篇
  743篇
综合类   8508篇
农作物   423篇
水产渔业   1162篇
畜牧兽医   10956篇
园艺   1425篇
植物保护   20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440篇
  2019年   308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415篇
  2016年   510篇
  2015年   682篇
  2014年   1877篇
  2013年   1747篇
  2012年   1980篇
  2011年   2276篇
  2010年   2002篇
  2009年   2244篇
  2008年   2294篇
  2007年   1932篇
  2006年   1722篇
  2005年   1590篇
  2004年   839篇
  2003年   727篇
  2002年   576篇
  2001年   543篇
  2000年   371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249篇
  1997年   257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6篇
  1965年   13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 Nixon是夜蛾科害虫的重要卵期寄生性天敌,可用于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生物防治。为了提高夜蛾黑卵蜂规模化繁育的生产效率,本文研究了利用斜纹夜蛾S. litura繁育夜蛾黑卵蜂时寄主卵龄、寄主产卵时间和蜂卵比对夜蛾黑卵蜂寄生率和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卵龄对夜蛾黑卵蜂羽化率有显著影响,卵龄为1日龄时羽化率高达90.81%,显著高于2日龄和3日龄的斜纹夜蛾卵;夜蛾黑卵蜂对产卵时间在1~7 d内的斜纹夜蛾卵具有较高的寄生效率,寄生率均在97.5%以上,羽化率均在82%以上,显著高于7 d后产的卵;当蜂卵比为1:30和1:50时,寄生率和羽化率最高,分别可达到99%和80%以上,均显著高于1:70和1:100的处理。研究结果显示,选用斜纹夜蛾成虫羽化后前7 d产的1日龄卵,蜂卵比为1:50繁育夜蛾黑卵蜂生产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2.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是防治多种蛀干害虫天牛的重要天敌,为了解决人工大量繁育花绒寄甲的技术问题,本文选用大麦虫Zophobas atratus蛹作为繁育花绒寄甲幼虫的替代寄主,利用配置的人工饲料饲喂成虫,在实验室中连续饲养4代花绒寄甲,统计分析所繁育出的每代花绒寄甲成虫的产卵量、产卵前期时长、雌雄性比、成虫体长和体宽、体质量、卵的孵化率以及其后代幼虫的寄生率等,分析人工饲料和替代寄主对室内连续多代繁育的花绒寄甲繁殖生物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绒寄甲成虫的体长、体宽、体质量随着室内饲养代数的增加而减小;花绒寄甲成虫的产卵前期随着饲养代数的增加而延长,但后一种情况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可有效解决。随着室内饲养花绒寄甲代数的增加和人工繁育时间的延长,平均每头花绒寄甲雌虫的产卵量增加;使用替代寄主繁殖4代后出现成虫雌雄性比下降,不符合1:1的情况。室内饲养4代的花绒寄甲卵的孵化率和初孵幼虫的寄生率几乎没有影响。通过对各个繁殖生物学指标的比较发现,饲喂改良人工饲料的花绒寄甲成虫的产卵前期在饲养多代后能明显缩短;利用大麦虫蛹繁育出的花绒寄甲后代雄虫数量明显多于雌虫;相反,利用改良人工饲料与花绒寄甲原始寄主松褐天牛幼虫配合使用,繁育出的第2、3代雌虫数量明显多于雄虫,差异显著。综上所述,利用大麦虫作为替代寄主会导致花绒寄甲后代雌雄性比下降,但可以通过改进饲料配方和利用原寄主饲养,在室内饲养多代后对花绒寄甲繁殖生物学的各项指标影响不大。因此,利用大麦虫和人工饲料等饲养技术综合应用,能够在室内人工规模化繁育花绒寄甲。  相似文献   
3.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为生猪养殖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会。近年来,我国基层地区的生猪养殖业发展迅速,呈现出规模化与集约化的养殖新特点。这不仅有助于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还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规模化养殖已成为生猪养殖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主要探讨规模化猪场的生猪养殖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宁夏南部山区自然降水条件下露地青花菜的最佳补灌灌溉方案,采用大田田间对比试验,设置5个补灌水平,在宁夏原州区冷凉蔬菜基地开展补灌水平对土壤水分分布、青花菜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青花菜全生育期自然降雨主要集中在7月份,且占全生育期降雨量的78.49%,此月份无需补灌即可满足生育后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处理青花菜生育期内土层深度20 cm处土壤含水率总体表现为W5(27mm·667m-2)>W4(22.5mm·667 m-2)>W3(18 mm·667 m-2)>W2(13.5 mm·667 m-2)>W1(9 mm·667 m-2),补灌后各处理土壤含水率均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5%以上;补灌灌溉水平对青花菜花球产量性状、营养品质均有显著影响,W3处理经济总产量最高,达1524.10 kg·667 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6.28%~33.24%;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最高,W3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W1、W4和W5处理24.46%、12.20%、21.41%,W3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W135.78%,且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质量分数也较高,分别为6.26 g·100 g-1和9.57 mg·100 g-1。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青花菜膜下滴灌最优补灌方案为补灌灌溉定额为69 mm,苗期-莲座期补灌灌水2次,灌水量为33mm,莲座期-球前期补灌灌水2次,灌水量36mm,结球前期-采收期补水主要依靠自然降雨。该结果可为本区露地冷凉青花菜夏季栽培产量的积累与水资源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玉米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其田间管理核心技术一直都是规模化种植高产栽培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因此,掌握夏玉米关键栽培技术,做好各个环节重点管控,可有效节约种植成本,提高农业综合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保证粮食安全供给。一、范围本栽培模式重点介绍了夏季种植玉米高密高效高产、集约化规模种植所需的品种、生态生产条件和宽窄行密植、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等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庆阳市紧紧围绕创建草业大市、畜牧强市的发展目标,坚持草畜一体化推进方略,结合“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积极实施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全力推动草产业规模化、商品化发展,为全市畜牧业发展提供饲草料保障。2018-2020年,累计争取中央财政资金6100万元,完成示范创建11.4万亩。通过项目实施,全面提升优质苜蓿生产能力,促进草产业发展,加快草畜产业生产方式转变,有力推动庆阳市现代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戴伟  王凡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2):264-265,269
以皖南山区黄山市为例对精致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重点从3个方面阐述了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后从5个方面系统探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山区精致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工程扰动严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和生态植被,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生态系统的退化,为减少水土流失和浅层滑坡,加速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对工程扰动区植被群落恢复进行研究是比较有意义的课题。研究选择生态治理后处于自然恢复期的石葵河作为研究对象,对工程扰动区不同水位的植被恢复进行季节性监测和实地调查,统计河道边坡植被恢复种类及数量、植被群落类型及其结构特征。经调查统计,常水位以上植被种类为43种,常水位以下只有17种;常水位以上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74,而常水位以下Pielou均匀度指数仅为0.397;常水位以上基本形成乔灌草垂直分布的植被群落结构,常水位以下全部是草本植物。说明水位变化对工程扰动区植被恢复有很大影响,水位变化不仅对植被恢复种类和数量有影响,而且还影响植被的生活型和生长型。  相似文献   
9.
张宇  吕雪 《现代农业研究》2021,(12):106-107
现阶段的国家发展、区域建设方面,开始对造林项目高度的关注,很多区域的森林覆盖率都在降低,如果在未来没有对覆盖率做出合理的提升,必定会由此产生较多的挑战、问题,甚至是造成非常恶劣的后果。火烧迹地营造林设计的目的,在于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探讨,最大限度的掌握好的造林的可靠性、可行性,在各方面的问题解决上给出较多的依据。另一方面,火烧迹地营造林设计的保障力度要不断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推动农业进步是保证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事业,而在现代化农业不断取得新发展的今天,做好山区农业机械化工作势在必行。对此,文章结合福建省山区农业的实际情况,从农业科技推广困难、农业生产成本高、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等方面阐述了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并从推广适用农机具、加强政策资金扶持、建立农机合作组织等方面对促进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