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0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99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385篇
  97篇
综合类   469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38篇
畜牧兽医   162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药防治是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病虫害突发或爆发时具有快速高效的防治优势。茶树叶片表面具有亲水性,常量施药会造成茶叶农残超标、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实现茶树减量施药是减少茶叶农残的有效手段。系统综述了茶树生物特性、茶树病虫害预测诊断及防治方法、茶树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强调提高茶树低容量喷雾的农药有效利用率是实现茶树减量施药的关键。针对目前茶园地面工况复杂及农药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文从低容量仿形喷雾机、茶树病虫害喷雾决策及智能终端等六个方面提出茶树病虫害施药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建议,指出低量化、精准化及智能化是未来茶树植保喷雾机械及施药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依据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定间歇导尿时间和频次,试验组通过优化的简易膀胱测容量压力测定确定患者膀胱安全容量,依据膀胱安全容量及残余尿量确定间歇导尿时间和频次。观察两组患者的初次排尿时间、结束间歇导尿时间、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泌尿系感染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初次排尿时间和结束间歇导尿时间都早于对照组(P<0.01);膀胱容量更接近正常成人,残余尿量小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尿路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依据优化的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确定膀胱安全容量结合残余尿量进行间歇导尿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马金龙  陈吟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27):135-141
针对不同设备设计不同喷液量,飞行参数验证防治效果,从而验证无人机在稻田全程应用的可能性,旨在探索2种小型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低空喷洒在整个水稻生长时期病虫草害防治过程中的防效。结果表明:当喷洒水田封闭式除草剂的喷洒量为10650、15000 mL/hm2,其对杂草的株防效与鲜重防效与人工电动喷雾相近。在病虫害的防治试验中,使用推荐用量且喷洒量为10650、15000 mL/hm2时,以及使用70%推荐用量(减量30%)且喷洒量为15000 mL/hm2时,防治效果均与人工电动喷雾器无显著差异。通过验证,选择合适的药剂,配合科学的喷洒参数,可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减少农药使用量。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在水稻田有进行大面积全程飞防植保应用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渤海中国对虾生态容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82年和2014~2015年渤海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数据,采用Ecopath模型,分析了渤海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结构及功能参数,评估了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在渤海的生态容量变化。结果显示,渤海生态系统中底栖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功能群处于重要的营养位置,但中国对虾不是渤海生态系统的关键种,其生物量的增加对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多毛类、底栖甲壳类有负影响,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虾虎鱼类等生物量的增加将对中国对虾产生负影响。渤海生态系统2个时期均处于发育的不稳定期,仍有较高的剩余生产量有待利用,2014~2015年渤海生态系统成熟度和稳定性较1982年有所降低,系统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中国对虾1982年和2014~2015年在渤海的生态容量为0.810和0.702 t/km~2;与当年依据调查数据评估的生物量相比较,中国对虾有较大的增殖潜力,当生物量增长至71.68倍和585倍时,仍不会超过生态容量。  相似文献   
5.
《林业资源管理》2019,(5):76-83
用森林文化币的尺度来衡量森林文化价值;在吸收、借鉴森林文化币已有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森林文化资源环境承载力容量约束下,以森林文化币为衡量尺度的景区型森林文化价值评估模型。运用评估模型对乌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森林文化价值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文化价值量为154.45(万森林文化币)。同时,研究从森林文化资源价值的利用、森林文化资源生态容量的扩展、森林公园森林文化力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文化价值的提升、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不同植被下黏质红壤水分特征曲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不同植被下黏质红壤的持水、释水及孔隙特性,用离心机法测定了鄂南一个典型红壤坡地的8种植被地块(3种树龄的杉树、茶树、红叶石楠、无患子、油菜、桂花树)4个深度(20、40、60、90 cm)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而计算了土壤不同孔隙度,用Van Genuchten模型(VG模型)拟合水分特征曲线数据,同时获得土壤比水容量曲线。结果表明:①VG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黏质红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决定系数R~2在0.981 4~0.999 4之间;②土壤持水能力的变化主要出现在低于500 kPa的土壤水吸力范围内,土壤释水过程大多发生在低吸力范围内(0~500 kPa)。试验坡地的土壤总孔隙度是40.4%~47.0%,其中毛管孔隙度约为39.2%,而有效孔隙度仅为15.0%左右,因此土壤水分有效性整体较差;③持水能力最好的是茶树、大杉树和小杉树3个地块,多数地块的表层土壤较深层土壤有更好的排水能力,但深层土壤的持水能力强于表层土壤。研究坡地的土壤虽然属于同一种类型土壤,但不同植被、不同深度的土壤持水能力、释水特性及水分有效性存在一定差异,在分析红壤坡地水分动态分布规律时应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7.
5种杀虫剂超低容量液剂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贪夜蛾是新入侵我国的迁飞性重大害虫,为害玉米的心叶、生长点及雄穗等,能引起严重的损伤、烂心、授粉不良等,导致玉米减产甚至绝产。本文评价了5种杀虫剂超低容量液剂通过低容量喷雾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原药成本下,6%甲维·茚虫威超低容量液剂和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超低容量液剂具有优异的保叶效果和杀虫效果,5%氯虫苯甲酰胺超低容量液剂在较低的用量下(有效用量1 g/667m~2)具有良好的保叶和杀虫效果,3%呋虫胺超低容量液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基本无效,但有一定的保叶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可持续发展,生态适度人口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均居于重要地位。综合考虑区域承载力,就滨州市2007年至2017年11年间在一定经济、资源、环境条件下的环境人口容量、适度人口数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滨州市2007-2017年人口容量在603万~643万之间,生态适度人口在505万~534万;其实际人口374万~394万,"二孩"政策对人口增长影响较小,人口数量还有一定增长空间。其人口压力指数也均小于1大于0.7,说明经济、资源人口承载力较富余,却也不容乐观;环境压力指数较高,人口承载力偏低。  相似文献   
9.
江苏宿迁市宿豫区是原县级宿迁市演变而来,两千多年前,一代霸王项羽曾在这里演绎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亘古传奇;如今,现代特色肉鸡业在这神圣的土地上抒写着驰骋行业的华美篇章。  相似文献   
10.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t litter-deriv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 and organic pollutant transport in soil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forest litter carbon cycling in influencing pollutant behaviour and fate in forest soil.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insight into the capacity of plant litter-derived DOM to influence 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selec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 on soil, batch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application of a sorption-desorption model incorporating DOM effects. Freshly fallen pine(Pinus elliottii) needles were used as the source of organic matter. Input of the pine needle litter-derived DOM was found to significantly decrease desorption hysteresis as well as soil adsorption capacity of phenanthrene(PHE) and fluoranthene(FLA). Addition of 1 728 mg L-1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 lowered the organic carbon-normalized sorption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of PHE from 7 776 to 2 541 L kg-1C and of FLA from 11 503 to 4 368 L kg-1C. Decreases of the apparent sorption-desorption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s of PHE and FLA with increased DOC concentration indicated that DOM favored desorption of PAHs from soil. Increases in the fraction of apparently dissolved PAHs were attributable to the dissolved PAH-DOM complexes, accounting for the dissolved proportions of 39% to 69% for PHE and 26% to 72% for FLA in the sorption and desorption processes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added DOM solution rose from 0 to 1 728 mg L-1.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pine needle litterderived DOM can have a substantial effect of inhibiting PAHs sorption and promoting PAHs desorption, thus leading to enhanced leaching in soil, which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risk assessment of PAHs accumulated in forest so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