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11篇
  免费   1058篇
  国内免费   529篇
林业   1712篇
农学   1535篇
基础科学   614篇
  832篇
综合类   9878篇
农作物   776篇
水产渔业   806篇
畜牧兽医   3880篇
园艺   1962篇
植物保护   70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0篇
  2022年   744篇
  2021年   488篇
  2020年   736篇
  2019年   610篇
  2018年   357篇
  2017年   478篇
  2016年   606篇
  2015年   756篇
  2014年   1300篇
  2013年   1234篇
  2012年   1461篇
  2011年   1534篇
  2010年   1425篇
  2009年   1549篇
  2008年   1549篇
  2007年   1305篇
  2006年   1257篇
  2005年   988篇
  2004年   627篇
  2003年   563篇
  2002年   457篇
  2001年   429篇
  2000年   312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赏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的美观性,还关系到园林景观功能的发挥。我国的观赏植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丰富,因此受到广大国人和园林景观设计师追捧。观赏植物的种类选择以及其与园林设计的符合程度会直接关系到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水平。基于此,对园林景观设计中观赏植物的作用以及实际应用展开了详细分析,望能为设计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产香真菌GS—1为分离自构树枯枝的一株丛赤壳Nectria cinnabarina,该菌株产生浓郁的香味,其挥发性物质对多种重要植物病原菌均有明显的熏蒸抑制作用。为明确菌株GS—1挥发性物质对植物病原菌的熏蒸抑菌机制、挥发性物质化学组分及菌株生长过程中的挥发性物质释放量的动态规律,利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GS—1菌株挥发性物质对灰葡萄孢菌丝和细胞结构的影响,通过HS—SPME法萃取产香真菌GS—1挥发性物质,并通过GC—MS进行挥发性物质释放时间规律的测定和组分鉴定。结果表明,菌株GS—1挥发性物质处理后,灰葡萄孢菌丝出现皱缩、畸形、顶端尖细等现象,同时细胞质含量减少且空腔增多。菌株GS—1挥发性物质释放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总体呈先升高后略降低逐渐趋于平稳的趋势,在第12 d达到最大峰值。从菌株GS—1挥发性物质中分离到34个化学组分,鉴定了其中18个组分,主要组分为[3S—(3α,3aβ,5α)]—1,2,3,3a,4,5,6,7—八氢—αα,3,8—四甲基—5—薁甲醇、表荜澄茄油烯醇和α—广藿香烯,分别占挥发性物质总量34.22%、10.70%和5.60%。这些结果为菌株GS—1挥发性物质在植物病害防控中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非洲猪瘟疫苗毒株、变异毒株、野毒株并存背景下,只做好外部生物安全已不足以达到防控非洲猪瘟的目的。因疫苗毒株隐蔽性强、检测难度大,不知道通过引种是否会将疫苗毒株带到猪场。因此,未来猪场生物安全不能只关注场外生物安全,更重要的是要运用“以猪为本”的“1237”P氏生物安全立体非洲猪瘟防控体系,即在做好“控五流”等外部生物安全的同时,更要关注饮水安全、注重猪的自身健康度、提高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才能实现“与非共存,与蓝共舞”。所谓“立体防控”是指全方位的防控,而不是仅仅针对猪场大门的传统生物安全防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盐碱胁迫对乌桕幼苗的耐盐碱能力,以1年生乌桕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以蒸馏水为对照,分别施用50mmol·L-1、100mmol·L-1、150mmol·L-1、200mmol·L-1、250mmol·L-1的Na2CO3溶液进行处理,21d后检测各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MDA、可溶性蛋白、总抗氧化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50mmol·L-1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总抗氧化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150mmol·L-1处理的总抗氧化含量最高,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50mmol·L-1处理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值最高,显著高于对照.根据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值50mmol·L-1处理的最高为0.78,在超过150mmol·L-1处理时迅速下降.由此可见,乌桕幼苗能耐受150mmol·L-1的Na2CO3溶液盐碱胁迫.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能有效控制芋“烂芋皮”的药剂,在2016、2017年药剂试验的基础上,2018年选择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4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防治效果最佳;1.8%阿维菌素乳油次之;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有一定防治效果;60 g·L-1乙基多杀菌素防效最差。同时又对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不同施药时间、不同药量进行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只需在种植或培土时浇施1次0.02~0.03 mL·株-1的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即可达到满意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95%以上,每株浇水量为150 mL。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浇施3次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45%肟菌酯•己唑醇水分散粒剂在水稻病害上的防治效果,开展45%肟菌酯•己唑醇防治水稻病害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5%肟菌酯•己唑醇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有较好的防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低氮胁迫下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氮代谢与物质生产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氮高效品种‘正红311’和氮低效品种‘先玉508’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水培研究低氮胁迫下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氮代谢与物质生产差异。结果表明,低氮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与叶片的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酸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地上部、根系和单株干物质与氮积累量及根系氮吸收效率均显著下降,但‘正红311’的各指标降幅均低于‘先玉508’;根冠比、根冠氮分配比和根系氮物质生产力均显著升高,但‘正红311’根冠比、根冠氮分配比的增幅均低于‘先玉508’,而根系氮物质生产力的增幅较‘先玉508’更高。氮高效品种‘正红311’的NR、GS、GDH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氮低效品种‘先玉508’,且对低氮胁迫响应更高效,使得其根系氮吸收效率和物质生产能力显著高于‘先玉508’,而根冠比和根冠氮分配比显著低于‘先玉508’,有效地维持地上部与根系的干物质与氮的协调分配,保证其物质生产与氮积累,提高其对低氮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氮高效品种在肥沃地区种植可减少氮肥施用,发挥其氮高效特性,而在丘陵地区推广则有利于保证玉米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8.
整合素β3作为整合素超家族的一员,在早期胚胎发育和胚胎附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牦牛繁殖周期各阶段输卵管不同部位中整合素β3的表达情况,本研究采集繁殖周期不同阶段(卵泡期、黄体期和妊娠期)雌性牦牛的输卵管组织,按照输卵管不同部位(峡部、壶腹部和漏斗部)将试验材料分为九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整合素β3基因和蛋白在繁殖周期各阶段输卵管不同部位中的表达水平,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整合素β3进行定位。结果显示,在繁殖周期各阶段中,输卵管峡部的整合素β3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壶腹部和漏斗部。在峡部中,整合素β3的表达量在妊娠期最高,黄体期最低;而在壶腹部和漏斗部中,整合素β3的表达量在卵泡期最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整合素β3主要分布于牦牛输卵管的肌层、浆液腺、基细胞、黏膜上皮的分泌细胞、纤毛细胞中。综上所述,整合素β3在牦牛繁殖周期各阶段输卵管的不同部位均有表达,且存在表达差异,由此推测整合素β3对牦牛受精以及早期胚胎的发育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整合素β3对牦牛生殖繁育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传统(热和机械)加工技术和相对新的(非热)加工技术对水果的风味物质和活性成分影响不同,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功率和浓度等.水果加工可延长保质期,改善质地、风味和食用性.然而,加工也会导致食品的物理化学、感官和营养特性产生不良的变化,并且产生大量废弃物.因此研究高效率、绿色环保的加工工艺和不同水果加工技术对产品质量和功能性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配方的穗肥对皖稻68、特糯2072、嘉糯65等品种糯稻的产量、养分积累、品质、挥发性物质的组成成分和比例、特征香气等的影响.设2个处理:不施新型穗肥对照(CK);施新型穗肥.结果表明,经过香糯稻专用缓释穗肥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皖稻68、特糯2072、嘉糯65的产量分别增加0.55、0.75、0.72 t/hm2;皖稻68的Fe含量增加0.11 mg/kg,特糯2072的Ca、Zn含量分别增加0.22、0.09 mg/kg,嘉糯65的Mg、Cu含量分别增加0.76、0.05 mg/kg;皖稻68、特糯2072的支链淀粉含量分别增加8.3百分点、7.7百分点,特糯2072的VB2含量增加0.57 mg/kg,嘉糯65的整精米率增加7.2百分点,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比例增加5.4百分点;皖稻68、特糯2072、嘉糯65香糯米的特征香气物质成分中,增加了2-己基-1-癸醇、2-辛基-1-癸醇、2-庚酮、3-十五酮、苯甲酮、苯并噻唑、癸基辛基醚和乙酸乙酯,其他特征香气物质的增加幅度为0.21~10.25百分点;皖稻68、特糯2072、嘉糯65对致病菌的感染率降低幅度为16.00%~32.00%.综上,新型穗肥可以有效地增加糯稻生物量,提高糯稻品质,适度增强糯稻对病害的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