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34篇
综合类   4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化肥深施较浅施肥效高,一般情况下可提高肥效15%至20%。其主要原因是:深施减少了肥分流失。有些化肥(如硝态氮化肥)施入土壤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渍水土壤还原过程中微生物代谢、化学变化、土壤结构和土壤胶体的稳定性的相关研究 .在还原过程中 ,随着好氧细菌、兼性厌氧细菌、硫酸还原菌和甲烷菌的活动 ,相继形成氨、硝酸根离子、亚铁离子、硫化物、气体物质及有机酸 .在渍水初期 ,水溶性阳离子浓度的增加导致土壤悬浊液凝集 .在渍水后期 ,亚铁沉淀的形成致使二价水溶性阳离子浓度降低 ,使得土壤胶粒悬浊液分散 .在还原条件下 ,土壤胶体稳定性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动电机理 .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水稻土胶体与类金属砷(As)的生物地球环境行为,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微生物在初始pH=3和初始pH=7的不同酸碱条件下对土壤胶体负载As释放的作用差异,并揭示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在pH=3条件下微生物作用相对较弱,对胶体悬液pH与Eh影响较小,与无菌对照组相比,溶液中Fe2+与As含量均有所提高,且释放的As主要为氧化态As(Ⅴ);在pH=7条件下微生物活性较强,至28 d时可使胶体悬液pH升至8.12,Eh降至-55 mV,形成强还原环境,铁还原溶解量明显增多,Fe2+含量是无菌对照组的2.79倍,并且胶体中吸附态As随着Fe的还原溶解而释放,主要为还原态As(Ⅲ)。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胶体中As的释放与铁氧化物的还原转化有关,溶液中As释放量与Fe2+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尤其在中性条件下As(Ⅲ)含量与Fe2+极显著正相关(r=0.798**,P<0.01)。研究表明,在中性环境条件下较强的微生物活性可提高土壤胶体中铁氧化物的异化还原,同时增强As的释放与转化。  相似文献   
4.
生产实践证明,一般情况下化肥深施较浅施可提高肥效15%~20%。其主要原因是:化肥深施减少了肥分流失或挥发。有些化肥如硝态氮化肥施入土壤后,其硝酸根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而容易流失;有些化肥如碳酸氢铵浅施易挥发。有些沙质土壤,本身对化肥的保蓄能力就差,遇暴雨或灌溉,化肥便会随水或随土壤表层泥土一起流失。  相似文献   
5.
土壤胶体稳定性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琼英  兰叶青  薛家骅 《土壤》1996,28(6):290-294,315
本文按土壤矿物组成,有机质,离子价态,溶液pH,不同pH条件下的腐殖质,多价聚合阳离子和水流动速度等诸方面,分别概述离它们对土壤胶体稳定性的作用,以及目前研究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蒋剑敏  熊毅 《土壤学报》1956,4(2):129-141
应用吸水膨胀计,测定了二种粘土矿物(蒙脱土及高岭士)、三种土壤(红壤、灰褐土、黑士)、五种土壤胶体(<1微米)(红壤、灰褐土、黑土及华北平原的二个胶泥)的吸水曲线与膨胀。各类土壤及土壤胶体的吸水曲线形状各不相同,土壤和胶体的吸水量不仅受粘土矿物所限制,土粒的团聚和分散情况都有关系。红壤(土壤或胶体)的吸水性能与高岭土相似:不显膨胀而有收缩,可说明红壤中含有较多的高岭土。淋溶黑土及其胶体在吸水时的膨胀,颇为显著而无收缩。吸水10天后,氢铝质黑土胶体的体积比吸水前大0.75倍,钠质大1.62倍。其膨胀和吸水的性能与蒙脱土相仿,可说明黑土中含有较多的蒙脱土。灰褐土胶体有膨胀也有收缩。吸水10天后,氢铝质灰褐土胶体的体积,比吸水前增大0.28倍,钠质则膨胀1.11倍。因云泰的膨胀和吸水性能尚无充分资料,故未能比较。华北平原胶泥的膨胀性能类似灰褐土,这种胶泥吸水后可呈溶胶状态,其钠质胶泥的膨胀度都比钠质黑土胶体尤大。在吸水6天后,钠质鸡粪土(28448)的体积比吸水前大1.41倍,狗头胶泥(28450)比吸水前大2.11倍。华北平原胶泥的特性可能与灰褐土胶体相类似,或因其细微胶体含量较多而增高其膨胀度。  相似文献   
7.
8.
渍水土壤还原过程对土壤结构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渍水土壤还原过程中微生物化谢、化学变化、土壤结构和土壤胶体的稳定性的相关研究。在还原过程中,随着好氧细菌、兼性厌氧细菌、硫酸还原菌和甲烷菌的活动,相继形成氨、硝酸根离子、亚铁离子、硫化物、气体物质及有机酸。在渍水初期,水溶性阳离子浓度的增加导致土壤悬浊液凝集。在渍水后期,亚铁沉淀的形成致使二价水溶性阳离子浓度降低,使得土壤胶粒悬浊液分散。在还原条件下,土壤胶体稳定性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动电机理。  相似文献   
9.
作物在秋冬低温季节施肥,施用碳酸氢铵要比施用尿素效果好。一是肥效快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而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需要在土  相似文献   
10.
以东北地区棕壤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控温和土柱淋洗试验,研究了不同冻融处理下铅污染土柱中土壤胶体和胶体结合态铅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土壤高含水量(田间持水量100%)条件下冻融作用促进土壤胶体的迁移;土壤低含水量(田间持水量10%)条件下冻融作用对土壤胶体的影响减弱。淋洗试验中,土壤胶体在前20 min内大量淋失出土体,随后淋失量急剧减少;且前20 min内的土壤胶体淋失量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污染土柱中铅主要以胶体结合态的形式迁移,其迁移特征和受冻融作用影响的趋势与土壤胶体类似。冻融处理后滞留在土柱深层的铅含量较高,表明冻融作用能够促进铅向深层土壤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