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04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37篇
  25篇
综合类   523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基于1978—2018年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数据整理,分析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IDS)模型对现阶段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价格和支出(收入)变化已经不再是影响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粮食、食用油消费份额趋于减少,鲜奶和水产品消费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升级落后于城市居民一个阶段,但总体表现为不断趋近的趋势。城乡居民当前食物消费结构均存在消费目标和营养目标不协调的问题,由消费观念的转变带来的消费质量提升以及个性化消费比例的增长将成为食物消费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4.
节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集体性的庆祝仪式的展现。在西方国家的节日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文化观念与内涵的改变而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与变迁。  相似文献   
5.
历史时期,开封境内的水环境可以两类析分:一是大小河道,为流通性水体;二是池、泽、潭、泊等,可视为静态性水体。就其存废时间而言,可以秦汉、宋代为分界线,先秦时期,水体丰茂;秦汉之际,多数湮废;唐宋年间,河道纵横,池泽棋布,水环境之盛达到顶峰;宋代以降,各河道再次相继淤平或淤浅,其他静态性水体也逐渐消弭于泥沙沉积,农业生态受到重大影响,并呈现出与水环境兴衰同步的变迁轨迹。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不同文化的融合,传统茶文化和古典音乐都经历了发展和变迁,形式和内涵更加丰富。这些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出现了新的形式,需要利用包容的态度和眼光去看待和接受,并且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本文分析了茶文化的变迁,并且从茶文化的视角阐明了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差异,并提出了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之间的融合方式,对促进古典音乐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历届全运会竞赛规程的竞赛举办时间、地点、项目设置、运动员参赛资格、奖励和计分办法等条款进行分析,认 为全运会经过不断演变,已形成奥运会次年办赛、项目设置以夏季奥运项目为主并兼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全国各地竞争办赛 的特点;运动员交流办法已趋于完善,奥运会成绩计分、两次计分、球类加倍计分等计分办法逐渐演变成我国全会运会特殊的 计分制度。建议将已经有过办赛经验的省、市援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申办全运会,制定办赛奖励制度;对交流运动员交流年 限延长至一个全运会周期,重视“新型联合培养”;根据全运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计分奖励力度。  相似文献   
8.
邓娟 《农技服务》2014,(4):168-168
农村民居院落是承载了农民部分生产和生活的空间,它的功能的变迁,既反映了农村物质条件的变化,也反映了农民精神生活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了乡村居民的居住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也使得传统的乡村景观形态发生巨大变迁。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逐渐凸显出乡村景观在自然生态、传统人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对自然生态资源的破坏、新农村景观建设中地域文化的缺失、对乡村人文资源的破坏、景观脱离农民生产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过半阶段,城镇化率从17.92%提高到58.52%,工业化方面也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14.6%。持续的结构变迁与用地走向改革带来了经济快速发展,并造成耕地资源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为了切实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正态转变,以河南省平顶山市为对象,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探究城市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现状并分析其空间影响因素,以期为平顶山市政府规划管理和政策引导提供支持与依据。结果表明,平顶山市整体集约度较高,研究区处于中部地带各县(市、区)存在区域差异性较明显,集约利用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北部地区—中部地区—西南部地区递减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趋势,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是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