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86篇
  免费   743篇
  国内免费   525篇
林业   1434篇
农学   597篇
基础科学   1587篇
  1303篇
综合类   6054篇
农作物   483篇
水产渔业   748篇
畜牧兽医   1646篇
园艺   454篇
植物保护   94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376篇
  2019年   320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421篇
  2016年   492篇
  2015年   521篇
  2014年   759篇
  2013年   705篇
  2012年   846篇
  2011年   882篇
  2010年   863篇
  2009年   807篇
  2008年   888篇
  2007年   812篇
  2006年   647篇
  2005年   660篇
  2004年   491篇
  2003年   485篇
  2002年   443篇
  2001年   366篇
  2000年   306篇
  1999年   256篇
  1998年   260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236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188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淡水渔业》2021,51(5)
为丰富长江上游鱼类早期资源及其空间分布的资料,探寻鱼类产卵与水文动态过程的相互关系,于2019年6-7月对上游宜宾-江津与涪陵-丰都江段鱼类早期资源和涨水动态过程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采集到鱼卵2 034粒,仔鱼1 086尾,隶属于4目7科54种(鱼卵18种,仔鱼53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9种;优势种类为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草鱼(Ctenonpharyngodon idellus)、长吻■(Leiocassis longirostris)和铜鱼(Coreius heterodon)。大规模产卵发生在持续涨水2 d以后,且南溪-江津和涪陵-丰都江段所需的涨水条件差异很大。空间分布上,江津上游早期资源种类明显多于下游的涪陵和丰都,其中仔鱼的种类占了70%,上游鱼卵数量虽少但发育阶段分布更广泛。  相似文献   
2.
对通顺河水质现状及主要的污染源进行了分析和核算。结果表明:总磷、氨氮和COD是通顺河主要超标因子,且污染来源主要是畜禽养殖污染和水产养殖污染。针对通顺河水环境容量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村生活污染及农业面源污染,开展流域环境整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吕梁山地区地形垂直差异明显,植被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研究吕梁山地区植被物候变化,探索植被物候变化与气候的响应关系,旨在为高海拔山区植被物候研究和生态治理提供借鉴。基于2000—2015年MODIS NDVI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动态阈值法提取吕梁山地区的植被物候,对气温、降水进行空间插值,并对植被2个关键物候期与气候因素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the start of the growing season,SOS)提前的区域约占85.7%,其中16.2%显著提前;植被生长季结束日期(the end of the growing season,EOS)推迟的区域约占90.6%,其中33.3%显著推迟。(2)区内74.8%、87.7%植被SOS分别与气温、降水呈负相关,气温升高或降水增加,植被SOS提前。植被SOS在高海拔山区受4月气温影响显著,而低海拔地区受4月降水影响显著。(3)区内72.6%、65.1%植被EOS分别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气温升高或降水增加,植被EOS推迟。植被EOS在北部和西部地区受11月气温影响显著,而高海拔地区受9月降水影响显著。2000—2015年吕梁山地区植被物候发生显著变化,各地区对气温、降水的响应不同,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物候、气候变化研究和陆地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2020年12月21日—25日,江苏省养殖渔情信息动态采集六大采集品种之一的小龙虾组对淮安市的盱眙县、金湖县、淮安区3个采集县区2020年度各采集点小龙虾生产情况进行调研,经分析,形成如下报告。  相似文献   
5.
燃气电磁阀对燃气系统的影响至关重要,其可靠性直接关系着燃气系统的可靠性。基于此,文章利用UG建立了燃气电磁阀的三维模型,在WORKBENCH的几何处理模块进行导入,对其进行设定单元类型、网格单元类型的选定、网格划分,在燃气电磁阀的法兰连接处设定固定约束(FIIXED),对燃气电磁阀进行建模和有限元分析,得到燃气电磁阀最大等效应力为67.877MPa,安全系数为3.02;燃气电磁阀变形最大值为0.21663mm。基于动态可靠性分析得到了燃气电磁阀的动态可靠性规律曲线,为燃气电磁阀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明确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赖氨酸是水稻营养成分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优化赖氨酸的测定方法,设置了本试验,通过超声振荡器取代普通振荡器,进行300W超声功率下酰化用时及染料结合反应用时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酰化用时为15 min,染料结合用时为90 min。与国标法相比,优化后的方法酰化用时变长、染料结合用时变短,测定总用时明显缩短,但测定结果和试验精度更高。可见,采用超声波振荡代替传统振荡器振荡能改进赖氨酸的测定方法。另外,采用最优动态聚类法对赖氨酸含量进行分类,能防止人为分类的不确定性,做到分类方案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7.
农药防治是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病虫害突发或爆发时具有快速高效的防治优势。茶树叶片表面具有亲水性,常量施药会造成茶叶农残超标、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实现茶树减量施药是减少茶叶农残的有效手段。系统综述了茶树生物特性、茶树病虫害预测诊断及防治方法、茶树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强调提高茶树低容量喷雾的农药有效利用率是实现茶树减量施药的关键。针对目前茶园地面工况复杂及农药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文从低容量仿形喷雾机、茶树病虫害喷雾决策及智能终端等六个方面提出茶树病虫害施药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建议,指出低量化、精准化及智能化是未来茶树植保喷雾机械及施药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有效成分质量分数:5%乙霉威,5%腐霉利)在设施黄瓜上施用后的沉积分布特性及残留消解动态,采用PC-3A(S)型激光粉尘仪及粉尘取样片,分别研究了不同设施类型、不同温湿度及不同施药角度下,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设施黄瓜上的沉积分布情况;并于2017年和2018年,分别在北京市进行了该药剂在设施黄瓜叶片和果实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设施类型、不同温度条件下,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的沉积分布特性无明显差异,且其有效成分分解率不受温度影响;不同湿度条件下,该微粉剂在黄瓜叶片上的沉积量不同,湿度越大沉积量越多。乙霉威和腐霉利在黄瓜叶片和果实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或一级动力学方程,2种药剂在叶片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2 d和3.0~3.2 d,在果实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0~4.3 d和3.1~3.8 d。采用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分别按100 g/hm2和150 g/hm2(1.5倍)剂量于黄瓜幼果期施药,最多施药3次,施药间隔期为7 d,距最后一次施药间隔7、10和14 d分别采样,乙霉威在黄瓜果实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88 mg/kg,低于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其最大残留限量(MRL)值(5 mg/kg),腐霉利在黄瓜果实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49 mg/kg,也低于其MRL值(2 mg/kg)。该研究结果可为10%乙霉威·腐霉利微粉剂在设施黄瓜上的安全使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加速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工业及生活污水的过度排放使得江河、海水的污染加剧,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日益加深。果蝇作为一种经典的模式生物,与其它动物模型相比,具有饲养成本低、生命周期短、繁殖能力强、遗传物质简单、突变表型多且易于观察等诸多优点,是一种应用广泛并适合于研究人类疾病和毒理学的模式生物。简述了水环境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氟喹诺酮类药物、重金属、农药和微生物毒素等污染物对果蝇的毒理学研究,提出了果蝇作为经典的模式生物在研究毒理学机制以及筛选抗毒药物的优势,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王燕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1):72-74
中堂镇位于东莞市西北部,水污染主要由排水体制混乱、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水体污染严重等造成,亟需提升流域水体质量,改善环境.以东向鹤田流域为调查对象,对水环境状况开展了排污口、污水管网和水污染成因研究和调查,分析了水污染现状及成因.针对流域水环境存在的问题,设计内源治理、活水保质、河岸整治等治理措施.设计方案实施后,东向鹤田涌水质指标基本达到不黑不臭,水质力争达到V类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