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2篇
农学   106篇
基础科学   18篇
  49篇
综合类   913篇
农作物   40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适宜的再生稻生产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开展兼顾头季稻+再生稻综合产量的再生稻关键技术研究,可为再生稻生产提供技术理论和实践指导.2018年在江西省南昌县以深两优5814为试验水稻品种,头季稻在历年早稻普遍播种期的基础上,另外提前10 d和推后10 d共分3期播种.各播期头季稻移栽至大田后采取相同的田间生产管理,在头季稻生长过程中按照农业气象观测规范观测头季稻的发育期.不同播期头季稻成熟时分别在八成熟、九成熟、十成熟,且每一个成熟度下又分别选取20、40、60 cm的留桩高度收割.对不同播期、不同成熟度收割的头季稻取样考种、实地测产,并进行产量结构和发育期分析.不同收割处理后的头季稻萌发成再生稻,采取相同的田间生产管理,并按照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对再生稻进行生育期观测,再生稻成熟后收割,分别取样考种及测产,并对再生稻进行产量结构和发育期分析.结果表明,播种移栽早的头季稻的发育期普遍较早,且比相邻迟播头季稻达到相同成熟度的日期早3~5 d.头季稻千粒质量(y)与全生育期(x)存在一元线性关系,y=0.1777x+7.1181(r2=0.6246),适当延长生育期增加成熟度对头季稻的产量有利.在20~60 cm的留桩高度范围内,再生稻的生育期随着留桩高度的降低而推迟.不同播期的再生稻,在穗粒数、穗结实粒数、千粒质量、实收产量和秕谷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虽第1播期再生稻的结实率较高,但在有效茎数方面,第3播期显著比第1、第2播期高,导致第3播期理论产量显著比第1、第2播期大.八成熟收割头季稻的再生稻在穗粒数、穗结实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理论产量和实收产量方面均比九成熟、十成熟收割头季稻的再生稻高.头季稻收割时留桩高度40 cm对再生稻产量形成比较适宜.从全年产量而言,头季稻选择任一播期均可.头季稻八成熟度收割全年水稻产量较高,且八成熟度收割头季稻的再生稻单产明显高于九成熟度、十成熟度收割头季稻的再生稻单产.生育期长有利于千粒质量的增加,播期早、十成熟度的头季稻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头季稻八成熟、40 cm留桩高度收割对再生稻适宜.综合考虑头季稻+再生稻的产量及效益,以及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早稻的种植习惯,南昌县再生稻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为头季稻3月底播种,头季稻在八成熟、留40 cm稻桩收割.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出适宜重庆地区直播中稻蓄留再生稻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并探索其产量形成特征,为重庆地区直播中稻蓄留再生稻生产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5个适宜长江上游地区的中熟和中迟熟优质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中稻机械化湿润直播蓄留再生稻,通过生育期、再生力、抗折力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指标对参试水稻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参试水稻品种间的生育期、再生力、抗折力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显著(P< 0.05,下同),在直播中稻蓄留再生稻条件下,全生育期为201~217 d,再生力为0.75~1.36,抗折力为0.89~1.57 kg,中稻产量为6.29~9.90 t/ha,再生稻产量为2.84~4.71 t/ha,两季产量为9.81~12.80 t/ha。以产量为分类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参试的15个水稻品种分为中稻高产再生稻高产、中稻高产再生稻中产、中稻中产再生稻中产、中稻低产再生稻高产和中稻低产再生稻中产等5个类型。筛选出中稻高产再生稻高产和中稻高产再生稻中产水稻品种川优5213、川优8213、西优32、川康优637、旌22优占、B优2928和川绿优青粘等7个适宜直播中稻蓄留再生稻水稻品种。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与各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稻产量与全生育期呈显著正相关,与再生稻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下同),与中稻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中稻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再生稻产量与再生稻每穗粒数和再生稻有效穗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再生力呈极显著正相关;两季产量与中稻产量和中稻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川优5213等7个水稻品种适宜直播中稻蓄留再生稻,可作为适宜重庆地区直播中稻蓄留再生稻品种及在种质资源改良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3.
旨在研究长江上游再生稻区头季稻缓控释肥优化方案对早熟杂交籼稻头季稻和再生稻物质积累及产量的调控效应。以早熟杂交籼稻‘广8优粤禾丝苗’为材料,头季稻机插开展试验,设置6个施肥处理,分别为4个月树脂包膜尿素一次性基施处理(B-PCU)、缓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处理(B-SRFB)、4个月树脂包膜尿素一基一蘖处理(BT-PCU)、缓释掺混肥一基一蘖处理(BT-SRFB)、当地常规施氮处理(CF)和全生育期不施氮肥对照处理(CK)。结果表明,较CF处理,4个月树脂包膜尿素头季稻产量降低,再生稻产量增加,差异不显著;缓释掺混肥增加头季稻和再生稻产量,再生季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主要归因于有效穗明显增加,提高库容水平,一基一蘖处理一次性基施处理。较CF处理,不同缓控释肥处理均降低头季稻花前的物质积累,但不同缓控释肥一基一蘖处理明显增加成熟期物质积累,归因于花后作物生长速率显著增加;再生季,不同施肥处理再生力相当,缓释掺混肥处理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CF和4个月树脂尿素,再生季作物生长速率明显增加,进而提高成熟期物质积累,其中,缓释掺混肥一基一蘖处理最高。说明长江上游早熟杂交籼稻‘广8优粤禾丝苗’在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中,头季稻采用缓释掺混肥组配尿素的施肥方式有利于中稻-再生稻群体光合产物积累和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4.
再生稻敏感生育期与二化螟发生期重合,二化螟防治的难度较大。本文根据近3年来郎溪县再生稻二化螟防控措施和效果,探讨融合栽培方式、绿色防控和科学用药的二化螟防控方式。 关键词 再生稻、二化螟、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6.
再生稻高产丰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稻就是采用一定的栽培措施,使头季水稻收割后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生长成穗而收割的一季水稻。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日产量较高、品质优、省种、省工、节水、调节劳动力、生产成本低和效益高等特点。本文总结了再生稻高产丰收措施,包括认真开展主导品种的筛选与试验示范、切实落实中稻再生稻关键栽培技术、抓示范与树样板以促进再生稻平衡丰产、强化保障措施落实到位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促进再生稻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Y两优9918水稻的特征特性,通过试验示范,总结了Y两优9918机插机收蓄留再生稻栽培技术,以期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9.
两优389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迟熟两系杂交中籼组合,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在醴陵市作再生稻进行高产栽培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成效,总结了该品种在醴陵市作再生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种植再生稻2000公顷目标的实现,提出依托种植大户建立示范点片、实行种植奖补、落实保险政策、搞好产业开发等措施;同时提出了选择适宜品种、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运用肥水、抓好头季稻收割前后管理等再生稻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