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8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58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感染新型鸭肝炎病毒雏鸭的S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新型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雏鸭,对感染雏鸭血液、肝、脑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血清和肝组织中MDA含量在感染后第24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组织中MDA含量无显著变化。血清中SOD活性第24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第96h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肝组织SOD活性于感染后第24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组织中SOD活性无显著变化。提示:自由基参与了新型鸭肝炎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的雏鸭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1周龄以内雏鸭的死亡率可高达95%。病鸭精神差,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呈角弓反张。主要病理变化为肝脏体积肿大和有出血斑点。  相似文献   
3.
单克隆抗体捕捉法ELISA检测DHV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DHV单克隆抗体包被反应板,以粗提病毒作为抗原,建立了检测DHV抗体的单抗捕捉法ELISA,经与间接ELISA作平行试验,二者检测符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4.
对珠江三角洲地区鸭肝发病雏鸭群进行病原分离、致病性试验及理化特性测定。结果共分离到9株野毒,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9株野毒具备Ⅰ型鸭肝炎病毒(DHV-Ⅰ)的基本特征,但其毒力具有不均一性。对7日龄雏鸭的致病力,其中3株LD50分别为10^-4.36/0.3mL,10^-4.17/0.3mL和10^-4.08/0.3mL;另外3株LD50分别为10^-2.48/0.3mL,10^-2.39/0.3mL和10^-2.19/0.3mL;其余3株对7日龄雏鸭无致病性,但2株对1日龄的雏鸭却有一定的致病性,1株无致病性。该研究成果为分析本地区鸭肝炎疫情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6.
7.
鸭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及致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B8株抗DHBsAg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和酶标抗体,首次建立了检测血清中DHBsAg的单抗夹心ELISA,对纯化DHBsAg的最小检出量为10ng/ml,对雏鸭肝炎病毒、鸭瘟病毒等9种禽类常见的病毒病抗原及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均不发生反应,且能被多克隆的兔抗DHBsIgG及5B8株单抗本身所阻断。应用本试验方法调查江苏省部分地区麻鸭DHBV的感染率分别为:高邮24.5%、常  相似文献   
8.
应用鸭胚肝细胞培养鸭肝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鸭胚肝细胞成功地培养了鸭肝炎病毒,并呈现典型CPE,向其细胞维持液中加入1%的鸭胚尿囊液,CPE的维持时间可延长至60小时,将该病毒的细胞培养物回归鸭胚和雏鸭,其致病力不见明显减弱。鸭胚中和试验证明,鸭肝炎病毒在鸭胚肝细胞上形成CPE的能力能被特异血清所中和。  相似文献   
9.
70年代末,发现一种类似甲型肝炎的非甲非乙肝炎.1990年Reyes等首先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该病毒的基因克隆.1998年在东京召开的国际会议上,正式将此型肝炎及相关病毒分别命名为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和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  相似文献   
10.
鸭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以肝炎为主要特征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疾病。本病可由三种不同病原引起,称为1型、2型、3型鸭肝炎病毒,其中以1型鸭肝炎病毒发病率、致死率为最高,是发现最早的鸭肝炎病原,也是危害最大的鸭肝炎病毒,本文就发生在26日龄雏鸭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鸭肝炎病原的分离与鉴定做如下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