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53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5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建立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的离体叶段喷雾法监测标准,采用该方法测定了2013年采自河南、河北省部分麦区的101个小麦白粉病菌野生菌株对三唑酮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三唑酮敏感性的EC50范围为0.239 8~7.558 5μg·mL-1,平均为3.561 2±1.881 3μg·mL-1;其敏感性均呈连续单峰曲线分布,可作为喷雾防治时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杀菌剂的敏感性基线。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记者从黑龙江省植保站了解到,目前该省大部分玉米主产区已不同程度的发生玉米大斑病,不同地块和不同品种之间差异较大。发生相对较重的肇州、林甸、双城、肇源、北安、肇东、富裕等地发病地块病株率一般在10%~40%之间,个别严重地块已接近100%;五常、木兰、爱辉、依安、龙江、集贤、密山等其它地区发病地块病株率一般在3%~10%之间,个别严重地块接近40%。目前病斑主要集中在植株中下部叶片,且有往植株上部扩展趋势。发病品种主要有先玉335系列、郑单958、吉单519、鑫鑫1号等。分析发病主要原因有:(1)玉米密植栽培,导致田间  相似文献   
3.
王瑜 《种子科技》2014,(5):14-15
4月底,安徽蚌埠刚从"倒春寒"天气中苏醒过来,正在扬花的小麦已经开始脱绿吐黄。怀远县龙亢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田里,几架无人驾驶的植保飞机正在麦田上空盘旋,地头几个纸箱,里面盛着甲基硫菌灵、氰稀菌酯、三唑酮等药品。  相似文献   
4.
《天津农业科学》2016,(7):94-97
利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三唑酮及6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首先用乙腈萃取出土壤中残留的农药,并使用弗罗里矽柱净化,然后用正己烷定容,处理好的样液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检测,最终实现定性和定量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最低检出限可达到0.005μg·mL~(-1)或更低,回收率范围为88.0%~106.0%,RSD为3.3%~7.2%。  相似文献   
5.
《植物医生》2015,(2):38
<正>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和农业种植结构改变,杀菌剂行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在产业调整与新品研发并重的同时,果品美容成为企业新品研发和市场开拓的热点。从市场来看,杀菌剂行业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市场份额逐年扩大,其中以三唑类杀菌剂增幅最快。在制剂领域,井冈霉素、多菌灵、硫酸铜、三唑酮、代森类、百菌清、咪鲜胺等老品种由于复配兼容性好,成为用量最大的农药品  相似文献   
6.
用好三唑类杀菌剂并不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三唑类杀菌剂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发展的一类高效杀菌剂。该药杀菌广谱,药效高,内吸输导性好,广泛应用于棚室蔬菜及大田作物的生产。但有很多农民反映三唑类杀菌剂好是好,但使用方法掌握不好,容易发生药害,因此,有的农民朋友轻易不敢使用三唑类杀菌剂。其实,只要我们正确掌握了三唑类  相似文献   
7.
于2013—2014年小麦生长季,在陕西关中地区进行田间喷施试验,设置CK、喷Zn、喷三唑酮、喷Zn+三唑酮4个处理,以揭示锌与三唑酮配合喷施对小麦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喷施方式对小麦籽粒千粒重及产量均无明显影响;喷三唑酮、喷Zn+三唑酮及喷Zn使籽粒Zn含量由CK的25.9 mg·kg~(-1)分别提高到32.2、52.4 mg·kg~(-1)和52.7 mg·kg~(-1),增加幅度分别为24%、102%和103%;喷三唑酮和喷Zn+三唑酮处理降低了小麦籽粒植酸含量,相比对照分别降低23.8%、15.9%,使植酸/Zn摩尔比明显降低,从而显著提高了籽粒锌生物有效性。Zn与三唑酮配合喷施下提高籽粒锌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的效果十分明显,同时还能兼顾防治小麦白粉病、条锈病等。  相似文献   
8.
2010年4月笔者在项城市永丰乡马楼行政村进行了三唑类杀菌剂防治小麦病害药效试验。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药剂1、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2、25%奥宁可湿性粉剂(江苏盐城农化有限公司)。3、40%福星乳油(美国杜邦公司)。4、25%科惠乳油(江苏常州市丰登农药厂)。5、20%三唑酮乳油(江苏建农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9.
自1976年以来,三唑酮一直就是我国防治小麦白粉病的主要药剂.1991年首次在山东省发现抗性菌株,之后其他地区也相继有抗药性菌株的报道.本实验室从1995年就开始监测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性,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抗性水平和抗性菌株的频率均总体呈上升趋势[1-3].  相似文献   
10.
唐贞强 《油气储运》2011,(25):42-43
1.小麦条锈病的防治。选用具有内吸传导作用、持效期长的三唑类杀菌剂,如三唑酮(又名粉锈宁)、三唑醇(又名羟锈宁)、丙环唑、特谱唑、烯唑醇等,各地可根据药源情况选用。对于苗期多种病虫同时发生和交替危害的地区,宜选用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混合拌种,达到兼治地下害虫、吸浆虫、蚜虫等苗期害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