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1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干酵母细胞微胶囊化丁香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以干酵母细胞作为囊壁材料制备微胶囊的可行性。以丁香油为囊芯,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微胶囊制备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选择包埋温度70℃、包埋时间9 h和丁香油与干酵母质量配比为1∶1的条件比较适宜,微胶囊中丁香油包埋率可以达到41.26%。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丁香油微胶囊呈规则的球形,颗粒直径在2.0~4.0 μm之间,细胞质内能观察到闪亮的油滴存在。在100℃条件下加热20 h,丁香油经微胶囊化后挥发速率下降43.25%;丁香油微胶囊抑菌效果优于同量的丁香油,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2.
丁香油抑菌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滤纸片法和固体稀释法对丁香油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丁香油对5种植物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成分为丁香酚。丁香油对白菜黑斑、小麦纹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625mg/mL,对玉米大斑、葡萄炭疽、番茄黑霉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3125 mg/mL。  相似文献   
3.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又名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公丁香等。本品长于温中降逆,为中医临床治疗胃寒呕吐、呃逆之要药,还可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阳痿、阴冷、寒湿带下等。现代中药化学成分研究表明,丁香中含挥发油即丁香油15%-20%,油中主要含有丁香酚(eugenol)、乙酰丁香酚(acetyleugenol)、B-丁香烯(Bcaryophyllene)以及甲基正戊基酮、水杨酸甲酯等。  相似文献   
4.
花香疗法     
桂花飘香,沁人心牌。这花可提取芳香油,有止牙痛、化痰生津的功用;丁香花开芳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丁香油能健胃驱风,提神益寿玉兰花香,浓淡适宜,含挥发油,性甘味温,可治头痛鼻塞、急性和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金银花盛开时,扑鼻清香。它性寒味甘,清热解毒,可治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急性乳腺炎、大叶『生肺炎等病症。“花香治病”,早在我国古代医药中应用了。  相似文献   
5.
对3种香料植物的5种提取物抑制大肠杆菌的作用效果进行比较研究,为兽医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提取物防治大肠杆菌提供实验依据.提取丁香油、茴香油、迷迭香油、迷迭香酸和鼠尾草酸,经HPLC测定迷迭香酸和鼠尾草酸的含量,用打孔法研究以上物质对标准型大肠杆菌和临床型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几种提取物均有抑菌活性,对标准型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依次为:丁香油>鼠尾草酸>迷迭香油>迷迭香酸>八角茴香油,最大抑菌圈达20 mm;对临床型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依次为:鼠尾草酸>迷迭香酸>八角茴香油>迷迭香油>丁香油,最大抑菌圈达19 mm.表明丁香油、八角茴香油、迷迭香油、迷迭香酸和鼠尾草酸有较强的抑制大肠杆菌的活性,可以作为抗大肠杆菌药物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MS-222、丁香油、苯唑卡因对养殖美洲鲥幼鱼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研究了MS-222、丁香油、苯唑卡因3种麻醉剂对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幼鱼的麻醉效果,并运用该3种麻醉剂的适宜剂量对美洲鲥幼鱼进行了运输试验。麻醉试验结果表明:在较高麻醉浓度(MS-222为75 mg/L以上,丁香油为20 mg/L以上,苯唑卡因为40 mg/L以上)下,鱼很快(30 min内)停止鳃盖张合运动,且停止鳃盖运动的鱼在空气中暴露一定时间(10 min内)后也能够复苏;在适宜的麻醉浓度(MS-222为20-30 mg/L,丁香油为8-10 mg/L;苯唑卡因为20-30 mg/L)下,鱼能够进入麻醉状态,且能保持很长时间(12 h);麻醉效果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强;在20 mg/L MS-222麻醉剂下,小规格鱼较大规格鱼更容易进入麻醉状态,而在10 mg/L丁香油和20 mg/L苯唑卡因麻醉剂下,小规格鱼却难进入麻醉状态。运输试验结果表明:麻醉运输组和对照组(非麻醉运输组)鱼血清中皮质醇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基础组(运输前)(P<0.05);麻醉运输后鱼血清中皮质醇的含量虽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仅苯唑卡因麻醉运输组鱼血清中皮质醇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苯唑卡因更适合用于运输美洲鲥的麻醉。  相似文献   
7.
丁香油以不同的体积比加入40 L水中制备成不同浓度梯度的麻醉剂,并分别在不同水温下对不同规格的罗非鱼进行了麻醉试验.结果显示,28 ℃水温时,随着丁香油浓度由0.05 mL/L增加到0.15 mL/L,罗非鱼麻醉、恢复时间均缩短.在0.1 mL/L浓度下,随着水温从21 ℃升高到28 ℃,罗非鱼麻醉、恢复时间也缩短.对罗非鱼成鱼作血液分析结果表明,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麻醉中的变化均分别与麻醉前、麻醉后变化差异显著(P<0.05);血浆中的尿酸(UA)和尿素氮(BUN),麻醉后24 h变化均分别与麻醉前、麻醉中表现显著差异(P<0.05);肌酐(CREA),麻醉前含量分别与麻醉中、麻醉后显著差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麻醉前含量明显高于麻醉中和麻醉后含量(P<0.05).  相似文献   
8.
新型性诱剂甲基丁香油诱测南亚寡鬃实蝇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安徽林业》1996,(1):15-15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