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94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完全免费 | 236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4333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72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140篇 |
2016年 | 146篇 |
2015年 | 159篇 |
2014年 | 259篇 |
2013年 | 332篇 |
2012年 | 359篇 |
2011年 | 347篇 |
2010年 | 290篇 |
2009年 | 276篇 |
2008年 | 268篇 |
2007年 | 225篇 |
2006年 | 237篇 |
2005年 | 205篇 |
2004年 | 167篇 |
2003年 | 149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81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59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目的】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实现水稻超高产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超高产水稻(产量>11 t·ha-1)的生长发育特性。【方法】4个中熟粳稻品种(含品系)连嘉粳2号、华粳5号、0026和9823种植于大田,对其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与高产水稻(CK,产量为8.98~9.16 t·ha-1)相比,超高产水稻每穗颖花数多,结实率高,千粒重与CK无显著差异;超高产水稻移栽至拔节期的茎蘖数较CK少,但分蘖成穗率较高;超高产水稻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和干物质积累,生育前期较CK低,抽穗期与CK无显著差异,抽穗后则显著高于CK。超高产水稻各生育时期的根冠比、抽穗至成熟的根系伤流量以及粒叶比、茎鞘物质运转率和收获指数均显著高于CK。【结论】提出了中熟粳稻超高产群体的生育诊断指标:总颖花量>4.5万/m2,结实率>90%,千粒重>26 g;茎蘖成穗率>80%,抽穗期叶面积指数7.5~8.0,全生育期光合势>5×106 m2·d·ha-1,成熟期总干重>22 t·ha-1,收获指数>0.51;抽穗期粒叶比[颖花/叶(cm2)]>0.58,根冠比>0.25,根系伤流量>5 g·m-2·h-1。对培育超高产水稻群体的调控途径与关键栽培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丁建清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4):16-20
外来生物入侵是近年来生物安全领域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外来生物对我国农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探讨了重要入侵生物的传入、传散机制,提出了包括预防、检疫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在内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地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资料之一,我国每年地膜应用量近百万吨,地膜覆盖面积1 000多万hm2,覆盖作物达40多种.地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随着地膜应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大量残留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不但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进行,而且对农业环境的安全与健康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农田残留地膜已经成为影响农业环境、破坏土壤结构、危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并造成农作物减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统计数据的整理分析,以及在国内外研究文献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对我国农用地膜应用、污染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地膜污染的现状,从地膜的标准化生产、节约使用、高效回收以及未来需要研发的新材料、新技术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
5.
海藻糖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张树珍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0,6(3):22-29
综述海藻糖的理化性质、来源、相关的酶及其对生物分子的保护特性、作用机理和可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福安市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及改良途径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对福安市耕地具有代表性的3205个土壤样品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福安市耕地有机质含量普遍较高,处于较丰富状态;碱解氮中等水平;有效磷总体属于中上水平,但分布十分不平衡,其含量高低差异较大;速效钾普遍缺乏,处于低水平状态;土壤有效硼、交换性镁处于缺乏状态;交换性钙、有效硫属于中等水平;有效锌较为丰富。土壤pH值偏低,呈酸化趋势。阳离子代换量均值7.8 mg/kg,土壤保肥供肥能力较弱。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福安耕地土壤改良及培肥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稻和小麦是中国两大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实现水稻和小麦超高产对保证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作者超高产研究与实践,介绍了长江下游稻麦周年超高产(周年产量>21 t•ha-1)技术途径与关键栽培技术。主要的技术途径是:在一定穗数基础上,通过主攻大穗扩大库容;提高茎蘖成穗率和粒叶比协调源库关系;增加抽穗期的糖花比/糖粒比提高籽粒库生理活性;培育健壮根系提高结实期物质生产能力,促进物质运转提高收获指数。关键栽培技术为:应用Stanford公式确定氮、磷、钾施肥总量,依据叶绿素测定仪(SPAD值)或叶色卡(LCC)读数确定主要生育期氮肥施用量;分生育阶段依据低限土壤水势或土壤埋水深度进行精确定量灌溉。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稻麦周年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的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9.
10.
蔬菜硝酸盐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详细介绍了蔬菜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国际公认的食用卫生标准;分析了当前不同地区各类蔬菜被硝酸盐污染的状况以及影响因素,并从选育硝酸盐含量低的品种、科学施肥、选择适宜采收期、做好食前处理等途径来控制蔬菜硝酸盐污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