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清朝察哈尔游牧八旗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探讨了清朝察哈尔游牧八旗,即今乌兰察布盟和锡林熟勒盟南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原因,指出畜牧经济和畜牧生产才是使该地区在清朝259年间生态环境得以保护较好的主要原因,提出只有采取符合和适应自然规律与自然条件的正确的经济模式和生产方式,才是取得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调一致,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草场面积占全国第二的新疆,在草地畜牧产业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疆草原面临着诸多问题,从而对新疆草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此,重点阐述了新疆现有草原现状、草原生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人—草场—牲畜是草原生态中缺一不可且相互制衡的三个要素。中外学界多年来的研究表明:草原生态恶化的首要因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口因素也是社会—文化—经济—自然复合系统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白音锡勒牧场在人口流动方面颇具代表性:上山下乡和军垦时期牧场有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知青和兵团战 相似文献
4.
5.
6.
7.
2009~2012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在化石戈等24个乡(镇)123个地块54万亩沙化草原开展治理工作,建成草场围栏145万延长米。工程建成后,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优质牧草品种增加5种以上,植物平均高度从10厘米以下增加到70厘米以上,植被盖度由原来不足30%提高到90%,除裸露岩石外达到全覆盖。有效阻止科尔沁沙地南侵,涵养了水源,减少了径流,增加了降雨量,生态建设取得可喜成果。一、工程组织确保一个"强" 相似文献
8.
目前草原盐碱土危害导致草原植被覆盖率少,草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严重制约畜牧业的发展。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充分利用草原资源,改良利用培肥草原土壤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黑龙江省草原盐碱土主要分布在西部17个县市,总面积92.37万hm2,占本区草原的6%,由于受经济、环境、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草原盐碱化治理进展缓慢,且治理速度落后于草原盐 相似文献
9.
2010年10月国务院作出决定,在全国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央财政连续5年每年投入134亿元。这是国家做出的保护草原生态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内蒙古各族人民期盼已久的一件大事、喜事,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对于全面提升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尽快扭转草原持续退化的被动局面,进一步提高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草原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由于近些年来自然的、人为的因素影响,致使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产草量和载畜能力急剧下降,使草原畜牧业面临全面危机。实施牛羊的舍饲圈养是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实现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舍饲圈养可以解决畜草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养畜生产水平,缩短出栏时间,增加养殖收入。可以广开饲料来源,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可以根据牛羊生理和生长发育规律,配制营养全面或比较全面的饲料进行饲养,达到"营养互补",提高草料转化率,促进牛羊生长发育。可以优化畜群结构,增加良种畜比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