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0篇 |
完全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433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44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于2002年4月—2003年1月对哑铃湾2个不同养殖年限的网箱养殖区、对照海区和网箱周围海区底层水化学进行了四季采样和结果分析。哑铃湾网箱养殖使底层海水中TO C、SS、有机污染物和溶解态氮磷营养盐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春、夏、秋3季D O有不同程度的下降,SS、C O D M n、N H4 、D IN、D IP的增加相对更显著,而对pH值、盐度、水温和冬季D O的影响较小;在水质状况上,D O、B O D5受影响最大,其次是D IP;养殖期较长的网箱区底层海水在春、秋2季已达到富营养化水平。短期网箱养殖对底层海水的水质影响较小,长期养殖影响较明显。A N O V A分析结果显示养殖期较短的网箱邻近海区底层海水营养盐含量与对照点无明显的差异,网箱养殖对底层海水的影响范围主要局限于网箱下。养殖过程中应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采取轮养或休养等措施,以利于海水网箱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日本黄姑鱼养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国外首次引入日本黄姑鱼受精卵,育成苗种后进行海水池塘及网箱的养殖试验,并进行越冬试验及亲鱼的继续培育。结果表明:(1)经5.5 个月的池塘养殖,个体平均体长达31.1cm、体重515.0g,养殖成活率为82.85%。(2)经5.5个月的网箱养殖,个体平均体长达28.1cm、体重438.8g,养殖成活率为81.66%。(3)日本黄姑鱼养殖水温下限为5.5-6.0℃。(4)经25个月的池塘养殖、亲鱼平均体长达54.0cm、体重2700.0g。 相似文献
3.
网箱养殖的氮、磷和有机物的污染及估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网箱养殖产生的氮、磷和有机物对水体和沉积物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几种污染负荷的常用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黄鱼的网箱养殖和越冬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天然海区用网箱养殖大黄鱼鱼种和成鱼,并进行了鱼种越冬试验。结果表明:鱼种阶段大黄鱼生长速度呈指数增长,这与放养密度减低有关;成鱼阶段大黄鱼生长速度较为均匀。大黄鱼在浙江象山地区能自然越冬,并经二年饲养可达到上市规格。 相似文献
5.
象山港海区石斑鱼网箱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几年的石班鱼网箱养殖试验表明,海水温度在8-30℃,密度在1.00以上的内湾浅海均适宜石斑鱼的生活。在适温季节里,一般生长规律可用平均生长速度公式k=0.02766W0^-0.3181表示;其体重与全长关系式为W=0.01653L^3.0205;并得出钢箱养殖密度以10kg/m^2为宜,最佳投饵次数为一天一次。 相似文献
6.
真鲷网箱养殖的最佳放养密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广东省惠阳县1985-1986年网箱养殖的生产统计数据,拟合了真鲷的生产函数。该生产函数为二次模型,解释变量包括放养密度、鱼种规格、养殖期、饲料系数及其平方项和叉乘项。模型的决定系数为82.8%。根据生产函数计算了在不同水平的养殖期、鱼种规格、鱼种价格及成鱼的市场人格等条件下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放养密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现场采样及观察、计数、分析等方法,对大亚湾大鹏澳网箱养殖区及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生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养殖区与对照区种类组成基本一致,优势种发生一定变化,主要优势种为菱形海线藻、伏氏海毛藻、细弱海链藻、中肋骨条藻、尖刺菱形藻等。养殖区及附近水域浮游植物栖息密度范围为6.2 ̄2010×104·m-3,平均235.2×104·m-3,养殖区与对照区平均密度分别为141.8和328.6×104·m-3。比较显示,密度均值除冬季养殖区约低于后者2.4倍外,其他季节2个区域基本接近,差异不明显。多样性指数在0.97 ̄4.08范围内变化,养殖区和对照区四季均值分别为3.12和3.15,两者差异不明显。种类组成均匀度变化范围为0.19 ̄0.94,养殖区与对照区无明显差异。多样性阈值在0.23 ̄3.64范围变化,多样性处于Ⅱ ̄Ⅳ级,即多样性差 ̄多样性非常丰富水平,养殖区和对照区均值分别为2.22和2.20,平均处于Ⅲ级,即多样性较好水平。季节变化均以冬季最低,均值分别为0.79和0.83,夏季最高,均值分别为2.83和3.05。 相似文献
8.
9.
根据2010年全年共6个航次对象山港网箱养殖区水域环境的监测结果,分析讨论了网箱养殖区DO、pH和营养盐的含量变化特征,并采用营养状态指数法和有机物评价指数法对该海域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DO和pH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规定的养殖海水Ⅱ类水标准;养殖区DIN全年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726~1.133 mg/L,其中NO3-N占无机氮的74.83%,是象山港网箱养殖区DIN的主要存在形式;DIP和SiO3-Si全年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043~0.082 mg/L和0.794~1.357 mg/L。DIN、DIP年均含量均超出《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规定的养殖海水Ⅱ类水标准。调查网箱区N/P平均值为34.02,可见养殖水体呈现氮过剩状态。根据营养状态指数(E)和有机物评价指数(A)的评价显示,水体呈严重富营养化状态,且有机物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