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6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完全免费 | 51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780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56篇 |
2012年 | 71篇 |
2011年 | 71篇 |
2010年 | 73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65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采样及样品测试,分析了浙北平湖县和海盐县两地81个样点的农田土壤HCH、DDT及其代谢物的残留情况,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深度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HCH、DDT残留。结果表明,HCH残留低于DDT,ΣHCHs介于0.20~20.1ng·g-1,平均值为1.73ng·g-1,ΣDDTs介于1.50~362.84ng·g-1,平均值为44.68ng·g-1;残留水平较高的是p,p′-DDE、p,p′-DDD和p,p′-DDT,平均值分别达到15.45、5.79和13.71ng·g-1,23.5%的表层土壤中的ΣDDTs超出了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自然背景值。HCH、DDT残留与土地利用类型呈较好的相关性,水田土壤高于菜地土壤。浙北农田土壤中的HCH残留对于土壤生物的风险较低,而DDT对食物链高营养级生物具有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价图像处理法采集和数量化玉米果穗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DUS)性状的技术适用性。【方法】以4个品种各50个果穗及8个品种93~107个穗轴为材料,通过图像处理采集玉米DUS测试指南规定的7个性状(穗长、穗粗、穗形、粒顶色、穗轴色、穗行数和籽粒排列形式),应用多性状整体控制单一比较法分析品种特异性。【结果】穗长、穗粗和穗行数的图像处理误差分别为6.2%、1.6%和0.66%。果穗的穗缘角(穗形)在0~2.22°之间变化,各品种穗行角(籽粒排列形式)均值在89.4°~90.7°之间。穗形等4个质量或假质量性状成功转换为数量性状,信息量随之增加。籽粒顶端颜色在果穗间和果穗侧面间的差异都极其微小,其它性状的果穗侧面间差异与果穗间差异相当或者更小。图像处理容易获得同源样品的更多形态性状,可能导致品种伪差异的风险升高。【结论】图像处理具有客观、高效、低成本地采集和数量化玉米果穗DUS性状和其它更多性状的能力,结合多性状整体控制单一比较法等适当的统计分析技术,将在中国的新品种DUS测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明中国不同稻作类型CH4排放的区域特征以及稻田CH4排放与环境因子和水肥管理的定量关系。【方法】通过文献调研,获得1987—2011年中国稻田CH4排放观测的有效文献111篇,含生长季CH4排放总量或平均排放通量的有效观测数据495组,涵盖67个观测点。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对上述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中国单季稻、双季早稻和晚稻田的CH4季节排放总量(均值±标准误差)分别为(383.5±31.1)、(234.3±16.8)和(361.8±25.0)kg•hm-2。西南单季稻区CH4排放分别是华北、华中和东北单季稻区的2.3、2.2和4.3倍;华中早、晚稻区的CH4排放分别是两广早、晚稻区的2.6和1.9倍。稻田CH4排放与有机肥施用量呈正相关,与化肥氮施用量及土壤pH呈负相关;单季稻区CH4排放随纬度升高和经度增加而降低,双季稻区CH4排放则随纬度升高而增加;单季稻区CH4排放随土壤全氮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但晚稻区则反之。综合影响中国单季稻田CH4排放的因子为纬度、土壤C/N比、砂粒含量、水分管理方式、有机肥和化肥氮施用量,这6个因子的变化可解释CH4排放空间变异的72%;早稻田CH4排放空间变异的35%可由土壤C/N比、砂粒含量、移栽-抽穗期平均温度、水分管理和有机肥施用量等5个因子的变化得以解释;纬度、土壤C/N比、黏粒含量、pH值、全生育期平均温度和有机肥施用量等6个因子可解释中国晚稻田CH4排放空间变异的47%。【结论】中国稻田单位面积CH4排放量总体为单季稻>晚稻>早稻,但单季稻与晚稻田的CH4排放无显著差异。西南单季稻区的CH4排放显著高于其它单季稻区,华中双季稻区的CH4排放显著高于两广稻区。由环境和水肥管理因子决定的多元统计模型能较好地解释中国稻田CH4排放的空间变异,单季稻CH4排放模型的可解释性优于双季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发酵原料对苹果酒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对苹果浓缩汁及10个苹果品种鲜榨汁酿造的苹果酒的香气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多元统计分析发现,93%的变量可以用函数图像表示,用以区别浓缩汁和新鲜果汁酿造的苹果酒;乙酸乙酯和乙酸异戊酯分别是浓缩汁和新鲜果汁发酵的苹果酒的重要判定变量;酿酒专用品种发酵的苹果酒香气成分中,乙酸异戊酯、乙酸苯乙酯、乙酸丁酯的含量较高。而鲜食和制汁品种发酵的苹果酒香气成分中,正己醇、正丁醇、己酸的含量较高。【结论】本研究为判定苹果酒的发酵原料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景观格局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景观格局的研究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热点问题。通过维普网检索的1989~2009年20年间1199篇关于我国景观格局研究的文献的基础上,从发表年份、发表刊物、研究内容、应用研究四个方面对这些文献进行了分类统计。对景观格局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提出了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我国学者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重复数不等资料估计固定效应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2
本文结合有交互作用的两因素试验结果分析介绍A·Eβ1(1987)所阐述的根据重复数不等资料估计固定效应的方法的原理与步骤。与W·R·Harvey(1960.1975)所提出的方法相比,该法更为简便、完善和实用。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建设》论文关键词及分类号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贾玉英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8(4):145-148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图书馆建设》2003-2004年刊载论文的关键词、分类号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该刊关键词和分类号的标引质量较高,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该刊的标引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图书馆建设》载文、作者及引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徐建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8(3):140-143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图书馆建设》(2004年)载文、作者及引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