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重金属镉对动物及人类的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镉广泛存在于生产和生活环境中,是一种对动物和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重金属。镉主要蓄积于动物的肝脏和肾,能损害动物的肝脏、肾脏、脾、骨骼、胃肠道和生殖系统等,并能产生细胞、体液和K、NK细胞的免疫抑制,有强致癌性。本文就镉的化学性质、环境污染来源、对动物及人类的危害以及金属硫蛋白、钙离子和细胞凋亡等在镉毒性机理中所起的作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热应激对鸡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调节机理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18只AA肉鸡于 2 2℃饲养。 30日龄时 ,随机分成 3组 ,分别进行 0 ,5和 10h的 4 1℃高温应激处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细胞DNA含量、细胞凋亡率以及细胞caspase 3和Bcl 2的表达。结果 :应激处理 0 ,5和 10h时 ,(1)DNA合成期 (S期 )细胞比例分别是 2 77% ,3 2 8%和 2 31% ;(2 )胸腺细胞凋亡率分别是 3 99% ,11 15 %和3 31% ;(3)caspase 3表达阳性细胞率分别为 14 2 4 % ,2 7 0 1%和 10 84 % ,Bcl 2表达阳性细胞率分别是 2 0 5 9% ,15 13%和 2 7 92 % ;(4 )应激 5h与 0和 10h的细胞凋亡率、caspase 3和Bcl 2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5 )应激处理鸡的胸腺细胞凋亡率、caspase 3表达阳性细胞率从 0h到 5h逐渐升高 ,以后又逐渐下降。在高温应激过程中 ,胸腺细胞凋亡率与caspase 3表达阳性细胞率呈平行的变化关系 ,而与Bcl 2表达阳性细胞率呈反向变化关系。这些结果均说明 :高温应激能明显影响胸腺细胞凋亡 ,而这种细胞凋亡的变化受caspase 3和Bcl 2表达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热应激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和bax-α基因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流式细胞记录仪检测分析奶牛在夏季 (日平均气温为 37 5℃)、夏末 (日平均气温 26 5℃) 和冬季 (日平均气温 5 5℃) 时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含量, 统计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及淋巴细胞的凋亡率, 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上述时期外周血淋巴细胞bax α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 (1) G2 /M期细胞和淋巴细胞增殖指数随温度降低而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5 5℃时比例最低, 相对于其他两个温度条件差异显著 (P<0 05); (2) 淋巴细胞凋亡率于 26 5℃达到最高峰 (10 60% ), 5 5℃下降至最低 (2 7% ), 差异显著 (P<0 05); (3) 在 26 5℃, bax α基因mRNA表达量最高, 与其他两个温度条件相比该基因的丰度差异显著 (P<0 05); (4) bax α基因mRNA表达量与淋巴细胞凋亡率呈明显的平行关系。提示bax基因可能参与热应激引起的淋巴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4.
"增免散"对ND疫苗免疫雏鸡抗体效价和胸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将30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中药“增免散”组、环磷酰胺组、环磷酰胺组 左旋咪唑组、环磷酰胺 “增免散”组,雏鸡6日龄时用鸡新城疫(ND)L a Sota疫苗点眼滴鼻,分别于7、14、28、35日龄时测定鸡血液新城疫抗体效价、胸腺器官指数、胸腺组织中CD4 、CD8 T淋巴细胞浓度、胸腺细胞凋亡率,观察胸腺的组织结构变化,探索中药“增免散”的免疫增强机理。结果表明:中药“增免散”不但能增强ND疫苗的免疫效果,促进雏鸡胸腺发育,提高胸腺组织中CD4 /CD8 T淋巴细胞比值,而且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免疫器官损伤和细胞凋亡有一定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证实传染性法氏囊炎超强毒SNJ93株感染SPF鸡后1~14 d内法氏囊淋巴细胞中Bcl-2、Bax蛋白的动态表达与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应用透射电镜观察、TUNEL法标记检测凋亡的淋巴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Bax蛋白。结果表明,感染后1~7 d可见到大量凋亡的淋巴细胞,其中感染后3~5 d最多。感染后1~9 d Bcl-2蛋白显著高于同时点的对照组(P<0.01);感染后1~5 d Bax蛋白明显高于同时点的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感染后第7天高于同时点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Bcl-2/Bax比率在感染后第1天低于同时点的对照组(P<0.05);3~5 d明显低于同时点的对照组(P<0.01)。SNJ93感染SPF雏鸡后1~7 d内法氏囊淋巴细胞会发生大量凋亡,Bcl-2/Bax能准确反映淋巴细胞的凋亡程度。 相似文献
6.
IBDV强毒株感染SPF鸡后法氏囊淋巴细胞的凋亡及调控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究IBDV强毒BC6 / 85株感染SPF鸡后 1~ 9d内法氏囊淋巴细胞中Bcl 2和Bax蛋白的动态表达与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及TUNEL法检测凋亡的淋巴细胞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 2和Bax蛋白。研究结果表明 :感染后 3~ 5d可见到大量凋亡的淋巴细胞 ,Bcl 2和Bax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同时点的对照组 (P <0 0 1) ;Bcl 2 /Bax(Bcl 2与Bax比率 )显著低于同时点的对照组 (P <0 0 1)。BC6 / 85株感染SPF雏鸡3~ 5d后法氏囊淋巴细胞会发生大量凋亡 ,Bcl 2 /Bax能准确反映淋巴细胞的凋亡程度。 相似文献
7.
硝普钠诱导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分别为0、25、50、100、200、400、600μmol/L的SNP处理海马神经元24h,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凋亡的形态学改变,DNA琼脂糖凝胶分析凋亡的生化特征。结果:SNP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神经元的存活率,当SNP浓度为50μmol/L时,其存活率为56.2%;倒置显微镜观察可见神经元胞体固缩,突起断裂,网络消失;荧光显微镜可见染为高亮蓝色的典型凋亡小体,其细胞核明显固缩、凝聚和断裂,且随SNP剂量的增加,出现凋亡小体的细胞明显增多;50、100、200μmol/L SNP处理海马神经元,电泳图谱显示清晰的DNA梯度。结论:SNP可诱导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PCV-2感染仔猪后,病毒在腹股沟淋巴结中的位置、凋亡细胞的类型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9头32日龄PCV-2抗体阴性的普通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PCV-2攻毒组(PCV-2组)、PCV-2攻毒后再用钥匙孔血蓝蛋白(KLH)刺激组(PCV-2+KLH组),每组3头。感染后32 d采集腹股沟浅淋巴结制作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病毒进行定位,用末端标记法(TUNEL)进行细胞凋亡的定位测定,并用流式细胞法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进行定量检测。【结果】PCV-2组和PCV-2+KLH组仔猪淋巴结的主要病变为皮质和副皮质区淋巴细胞严重缺失,上皮样巨噬细胞浸润,巨噬细胞胞浆内见有病毒包涵体,病毒主要存在淋巴小结的上皮样巨噬细胞中;PCV-2组和PCV-2+KLH组仔猪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凋亡严重,且主要是淋巴小结内的淋巴细胞发生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PCV-2组和PCV-2+KLH组仔猪淋巴结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34%、4.88%,明显高于对照组0.41%的细胞凋亡率(P<0.05 和P<0.01);表明细胞增殖活性的增殖指数(PI)分别是:0.17±0.01、0.12±0.01和0.12±0.04,3组间虽无统计学差异,但对照组高于2个实验组。【结论】PCV-2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导致淋巴结中淋巴细胞的严重缺失,这可能是PCV-2感染引起仔猪免疫抑制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将玉米同核异质体不育细胞质CB37及其正常保持系NB37的离体根冠细胞分为4组,其中3组分别用质量浓度50μg/mL、100μg/mL和150μg/mL的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HMC)毒素诱导,1组用pH6.5PBS诱导作为对照,诱导时间分别为1h、4h和7h。然后采用中性红与伊文思蓝染色、吖啶橙(AO)与溴化乙啶(EB)复染和Hoechst33258染色3种方法检测玉米根冠细胞的凋亡状况。结果表明:HMC毒素诱导玉米根冠细胞发生凋亡,并出现凋亡小体与染色体边集形态特征。中性红与伊文思蓝染色,只能检测出活细胞和死细胞,且在3种毒素浓度、3种处理时间下,CB37的根冠细胞死亡率均高于NB37;采用AO与EB复染方法,用150μg/mLHMC毒素处理7h时,CB37细胞凋亡率达到最高值70.2%,而NB37仅为36.7%;经Hoechst33258染色后,CB37用150μg/mLHMC毒素处理7h时达到最大凋亡率为74.5%,而NB37为30.7%。专效性HMC毒素对C细胞质敏感,在毒素伤害细胞致死过程中,C细胞质的细胞死亡率远高于N细胞质;在诱导细胞凋亡程序中,C细胞质的细胞凋亡率也远高于N细胞质,且其凋亡率随... 相似文献
10.
18只 AA肉鸡于22℃饲养。30日龄时,随机分成3组,分别进行0 、5和10h的41℃高温应激处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应激后不同时间脾脏和法氏囊细胞 DNA含量、细胞凋亡率以及Caspase-3和Bcl-2的表达。结果表明,应激处理0、5和10 h时,脾脏DNA合成期(S期)细胞比例分别是4.67%、5.11%、4.78%,法氏囊S期细胞分别是30.52%、24.71%、24.04%;脾脏和法氏囊细胞凋亡率分别是0.22%、0.42%、0.32%和0.32%、0.62%、0.41%;脾脏和法氏囊 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率分别为5.49%、10.36%、9.80%和8.60%、10.51%、9.41%; Bcl-2表达阳性细胞率脾脏分别是31.32%、24.01%和29.26%,法氏囊则是30.24%、27.10%、31.54%;脾脏细胞凋亡率,应激后5 h 与 0 和10 h有显著差异(P<0.05);在高温应激过程中,脾脏和法氏囊的细胞凋亡率与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率呈方向一致的变化关系,均是从0 h到5 h逐渐升高,以后又逐渐下降;而与Bcl-2表达阳性细胞率呈反向变化关系。据此说明高温应激能明显影响脾脏和法氏囊细胞凋亡,而这种细胞凋亡的变化受Caspase-3和Bcl-2表达的调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