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国内免费   2篇
  完全免费   63篇
  综合类   46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鸡肉品质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测定了4个品种鸡的两个性别、两个部位的肌肉和脂肪、活体及屠体的80项指标。有75%脂肪性状及肌肉的理化和组织学性状,在不同品种、部位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性;少部分性状在不同性别间有显著差异。影响鸡肉品质的主要因素是品种和部位。有极少部分肌肉和脂肪性状,可以用活体或屠体性状进行预测。4种鸡肉品质的优劣顺序是:新浦东、土杂、京白、AA。  相似文献
2.
紫贻贝消化系统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紫贻贝消化系统进行了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紫贻贝消化系统由消化腺-肝胰遥和消化道-食道、胃(包括晶杆囊)、肠和直肠组成。消化腺为复管腺,腺上皮有消化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两种类型。消化道管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和外膜组成,无肌层。粘膜上皮主要为单层柱状纤毛细胞。组织化学研究表明:消化嗜碱性细胞富含蛋白质和RNA,消化细胞富含脂类和多种酶类:蛋白酶、非特异性酯酶、脂酶、酸性磷酸酶及碱性磷酸酶。消化道中酶的  相似文献
3.
小麦籽粒内含物及组织学结构与抗吸浆虫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测定灌浆早期籽粒内含物中氨基酸及单宁的含量,明确了酪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等8种氨基酸的含量及17种氨基酸总量与抗吸浆虫有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6031*-0.47444**。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以酪氨酸等5种氨基酸及总含量作为反映品种抗吸浆虫的生理指标是切实可行的;高抗和中抗品种的单宁含量是高感和感虫品种的2.4-5.9倍,极显著地高于高感和感虫品种。组织切片结果表明早期籽粒组织学结构与抗吸浆虫没有明显的关系,这与前人的推测不一致。因此认为抑制初孵幼虫浸入后小麦损失率的主要原因是抗生性和耐害性。  相似文献
4.
大口鲇仔鱼消化道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研究对1~43日龄内的大口鲇仔鱼消化道组织学进行了观察;描述了大口鲇不同 发育 阶段的口裂、口咽腔、食道、胃、前肠、后肠等组织和器官的组织学结构的变化;对口裂宽 、口裂高与全长进行了比较;讨论了仔鱼消化系统的早期发育特点与摄食、营养方式的关系 。  相似文献
5.
真鲷消化器官胚后发育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显微解剖、石蜡切片等方法研究了真鲷 (Pagrusmajor)消化器官胚后发育的组织结构特征 ,论述了其仔鱼的食道、胃、幽门垂、肠、直肠、肛门、肝和胰脏的发生特点  相似文献
6.
肌纤维组织学特性与肌肉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秦召  康相涛  李国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872-5873,5878
综述了骨骼肌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肌纤维类型、肌纤维面积比例、肌节长度等组织学特性与肌肉品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采用荧光显微镜、微分干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 ,系统研究了非亲和组合中小麦对条锈病低反应型抗性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特征。非亲和组合分别由小麦品种牛朱特与条中 2 8号小种、杂种 4 6与条中 2 9号小种、天选 882与条中 2 9号小种组成 ,对照亲和组合由小麦品种辉县红与条中 2 9号小种组成。观察结果表明 ,小麦条锈菌在感病品种和抗病品种上发育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特征有明显差异。病菌在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菌丝生长受抑 ,菌落形成延迟或败育 ,病菌吸器母细胞和吸器数量明显减少。寄主细胞的坏死与条锈菌的发育受阻密切相关 ,免疫组合中病菌的受抑程度高于近免疫组合的。电镜观察发现 ,在抗病品种上 ,病菌胞间菌丝、吸器母细胞、吸器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 ,均发生了一系列异常变化 ,其中包括原生质的电子致密度加深、液泡增多变大、菌丝细胞壁不规则增厚、细胞器排列紊乱及解体、吸器母细胞及吸器丧失其生理功能、病菌最终畸形坏死。同时发现抗病品种受病菌侵染时可迅速产生结构防卫反应 ,新形成胞壁沉积物和吸器鞘等结构 ,以阻碍病菌进一步的扩展与发育。就小麦品种与条锈菌非亲和组合中表现出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特征与小麦抗锈性表达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鸡胚胸腺的组织发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连续观察孵化至14~21日龄的鸡胚胸腺,详细描述了早日龄鸡胚胸腺的组织学分化发育过程。结果显示,胸腺完整组织结构的形成约在18日龄。21日龄出现的非炎性异嗜性细胞在胸腺组织分化发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9.
附红细胞体病患畜病理组织学及血液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急性附红细胞体病患畜病理组织学,血液学和部分生理生化变化指标变化的显示:患畜均有体温升高,呼吸和心跳加快,谷-丙转氨酶和血清胆红素增高,血糖降低,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总数,淋巴细胞下降,白细胞总数上升等血液学和生理生化指标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虾内分泌器官的一新发现—促雄性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者对中国对虾促雄性腺的位置,形态和组织结构以及变化过程进行了观察,促雄性腺位于精荚囊未端,半圆柱状,由许多腺泡组成,细胞内富含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氏体,推测其分泌蛋白质性质的激素,伴随着生殖细胞的生成及排放,促雄性腺呈出出规律性的变化,根据其组织学和发生上的特点,对其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