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0篇 |
免费 | 8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2篇 |
农学 | 44篇 |
基础科学 | 11篇 |
51篇 | |
综合类 | 127篇 |
农作物 | 59篇 |
水产渔业 | 3篇 |
畜牧兽医 | 75篇 |
园艺 | 17篇 |
植物保护 | 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40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3.
从剑麻的麻渣、纤维中提取果胶,测定果胶的含量、纯度和酯化度。将湿麻渣在密封与敞开空气中自然发酵后提取果胶,探讨湿麻渣在发酵后对果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得率最高的是湿麻渣(13.342%),最低的是直纤维(0.450%),干麻渣的果胶得率(1.662%)略高于湿纤维(1.326%)与乱纤维(1.264%)的;果胶纯度最高的是直纤维(73.360%),最低的是干麻渣(32.567%)。直纤维果胶的酯化度(45.452%)略大于麻渣和乱纤维的(32%~35%);湿麻渣经过自然发酵后,果胶得率与纯度均降低,但湿麻渣完全发酵后的果胶酯化度(33.432%)接近于干麻渣的(33.156%)。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酸性预处理对小麦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影响的内在机理。[方法]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等方法,对浓度1%硫酸预处理前后小麦秸秆中纤维结构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酸性预处理使小麦秸秆纤维内部结构及其表皮层化学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使得纤维素从木质素的包裹中释放出来,厌氧微生物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纤维素,并可以对秸秆进行更有效的利用。[结论]纤维形态结构的变化是导致小麦秸秆干式厌氧消化产气量提高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5.
6.
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国以玉米秸秆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潜力,利用GIS建立了中国玉米生产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运用机制法对玉米生长期所需有效光合辐射进行光、温、水、土逐级递减修正后,计算得出玉米的生产潜力,根据一定的谷草比折算出玉米的秸秆生产潜力.以2007年中国各省玉米种植面积最终得出中国玉米秸秆纤维的潜力产量.结果表明:中国玉米秸秆纤维生产潜力在2448-14080kg/hm2之间.此研究为将来可用于生物燃料乙醇生产的纤维素资源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从黄麻和红麻纤维中分离出磨木木质素,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两种麻纤维磨木木质素的特征峰及归属,得知磨木木质素中有复杂的官能团,含有羟基、羰基、甲基等基团,木质素结构中含有相当数量的紫丁香基单元。根据黄麻和红麻纤维磨木木质素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强度,推断其结构属于阔叶木类木质素化学结构GS型木质素。 相似文献
8.
9.
以4头瘘管山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分别在饲粮中添加0(C)、茶皂素6%(T)、丝兰皂苷0.3%(S)、茶皂素3%和丝兰皂苷0.3%的混合物(TS),研究了添加不同皂苷对瘤胃内纤维类物质降解率及其相关纤维降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S组的DM平均降解率比对照组高9.72%,差异极显著(P〈0.01);添加皂苷组的NDF和ADF平均降解率与对照组相比都呈上升趋势。除S组的滤纸纤维素酶活力低于对照组外(P〉0.01),其余各组的相关纤维降解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