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6篇
  免费   380篇
林业   5篇
农学   80篇
基础科学   96篇
  215篇
综合类   955篇
农作物   100篇
水产渔业   88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7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9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2篇
  1953年   2篇
  1952年   4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稻田双孢菇栽培技术,包括科学选田、备足原料、精细堆料、及时翻堆、播前准备、播种、覆土、田间管理、采收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藻类对稻田生态系统中氮素固持与迁移过程的影响程度,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和15N微区试验,在水稻生长的不同时期,观测了藻类在稻田中的生长状况,定量测定了藻类的生物量和氮素固持量.结果显示,稻田中的藻类具有明显的群落演替特征,水稻生育初期以球状藻为主,中后期则以丝状藻为主.藻类的生长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生长期和衰亡期,其中,生长期从稻秧移栽初期至拔节期,衰亡期从拔节期至水稻收获.在衰亡期,藻类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符合生长曲线模式.藻类生物质干重在2007和2009年水稻生育期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05~610 kg/hm2和12~353 kg/hm2,而藻类氮素固持量则分别为N 5.4~17.5 kg/hm2和N0.4~11.0 kg/hm2.15N微区试验结果显示,藻类对15N的固持量为N 0.3~6.0 kg/hm2,占氮素总固持量的54%~68%,平均为57%,表明藻类固持的氮素中大部分来源于当季施入的氮肥.  相似文献   
3.
《浙江农村机电》2013,(4):43-43
日前,桐乡市单季晚稻机插工作接近尾声。截至6月24日,全市已基本完成今年水稻机插任务,机插进度较往年提前一个星期左右,机插成效好。梧桐街道种粮大户王建华今年机插的67多hm2稻田,长势喜人。  相似文献   
4.
贾宏伟  胡荣祥  刘威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578-8579,8688
稻田墒情监测是区域土壤墒情监测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但目前尚未有比较成熟的监测方案。本文围绕土壤含水量监测和田面水层监测2个关键环节,提出一套稻田墒情实时监测方案。该方案能够满足田面有水层与无水层不断交替的墒情监测要求,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可供实际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丁香菌酯在水稻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UPLC-PDA方法,测定了丁香菌酯在稻田土壤、水稻植株和糙米样品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当丁香菌酯在土壤、植株和糙米中的添加水平为0.0275~1.375mg/kg时,其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8.53%~105.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9%~9.83%.在大田分蘖期按推荐使用高剂量的1.5倍(225 g/hm2)分别施药1次和2次进行最终残留试验,间隔期为15 d,距最后一次施药30 d后采样,糙米中丁香菌酯的残留量均低于0.05 mg/kg.  相似文献   
6.
以盐酸为介质,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及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了不同时空条件下成都某地稻田水-土界面上土壤锰形态、总锰的含量及表面水、孔隙水中可溶态锰的浓度.结果表明:各形态锰含量随淹水时间、土质和灌溉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冬水田A可溶态锰的峰值于4、5、6月均出现在永-土界面下3 ~7 cm处,而水旱轮作田B的蜂值则从4月的7~8 cm上移至5、6月的4~5 cm;2块稻田均出现氧化物结合态锰随着水淹时间延长而显著减少的现象;插秧前氧化物结合态锰含量最高,插秧后残渣态锰含量最高,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锰形态含量很少;2块稻田因灌溉水的酸碱性不同而导致了碳酸盐结合态锰明显不同的变化趋势.2块稻田总锰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499和507μg/g,均未超过我国土壤锰的平均含量,说明该地区未受到锰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稻田墒情监测是区域土壤墒情监测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但目前尚未有比较成熟的监测方案。围绕土壤含水量监测和田面水层监测2个关键环节,提出了一套稻田墒情实时监测方案。该方案能够满足田面有水层与无水层不断交替的墒情监测要求,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可供实际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8.
采用田间调查、室内鉴定及生态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有机稻田和常规稻田浮游动物的组成、丰富度及多样性。结果在有机稻田检测到溞属(Daphnia)、裸腹溞属(Moina)、剑水蚤属(Cyclops)和小剑水蚤属(Microcyclops)浮游动物,而在常规稻田仅检测到3属浮游动物;浮游动物的丰度与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有机稻田>田头水沟>常规稻田。表明有机栽培可显著增加稻田生态系统浮游动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选择某商品猪场将沼液的资源化利用与农业和林业生产相结合,进行废弃物处理模式及效果的探讨。结果表明,沼气池→沉淀池→废水外排→生态水沟→稻田灌溉系统处理模式能彻底降解猪场废弃物,其远低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是较好的因地制宜养猪废弃物处理模式。沼气池排出的沼液在一沉淀池及二沉淀池的作用下CODCr、氨氮、总磷的浓度分别降解了96.10%、82.50%、98.12%,沼气池及沉淀池对养猪废弃物有较好的降解效果;此后,在生态草沟及稻田的作用下,得到彻底降解。搞好沼液农用和林用,足以消化猪场排出的沼液,既降低猪场的排污成本,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又增加作物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陈清华  任俭  刘章勇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6):3641-3643,3656
以2008年荆州市稻田公益功能的经济价值为研究对象,针对稻田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及蓄洪、气候调节和文化教育等非物质生产功能,运用影子工程法、替代价值法、造林成本法、碳税法等计算出2008年荆州稻田公益功能的经济总价值为6.114×109元,占荆州市当年GDP的9.80%。其中大气调节功能价值为4.902×109元,占总价值的80.18%;水源涵养及蓄洪功能为1.079×109元,占总价值的17.65%;人文功能价值为1.332×108元,占总价值的2.17%。初步经济价值评估表明,稻田生态系统在气候改善和水文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