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文章以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为研究对象,从农业科技创新、种子产业以及农产品竞争力等三个方面,研究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在结合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进一步发展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我国未来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源泉,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资源。文章在认真分析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农业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和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强化科技创新大力提升我国设施园艺现代化水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福墁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3):261-264
中国设施园艺经历了近30年的快速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这与相关科学研究工作的促进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有直接关系。今后设施园艺持续健康发展,仍要依靠科技创新,由数量的增加向全面提高质量转型。 相似文献
4.
5.
试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的调整,特别是“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标准、检验检测、认证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起步晚、基础差,加之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多、涉及面广、消费要求日益提高等原因,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依然不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依然不强。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旨在剖析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限制因素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分析了在现代农业持续发展进程中阻碍科技创新的多种因素,探讨了农业科技创新所肩负的重任,提出了加快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8.
本文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的能量高效转化、生物互作、物质高效循环、产业链接和生态经济协调五大基本原理和循环化(recycle)、再利用(reuse)、减量化(reduce)和可控化(regulate)的4R原则;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循环农业科技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循环农业在资源利用、节能减排、支撑企业、带动产业和增加收入等方面的重大意义,以及我国循环农业研究的基本体系。明确了循环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是现代化、高效化、安全化和产业化,指出未来循环农业技术研究重点要注重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三大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的接口循环技术突破;突出循环农业十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并加强循环农业发展的支撑软技术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论科技价值链管理与农业科技创新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问题1:科技资源的总量并不等于科技竞争力,更不等于一国或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在世界各国科技竞争力的评估中,一些科技资源大国排名落后,而一些科技资源小国却名列前茅,这是不争的事实。国内外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先进的科技资源必须与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先进的科技产业组织相结合,通过技术要素与非技术要素(市场、体制、机制、制度、服务等)有机结合的系统创新,才能形成企业或产业乃至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