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54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完全免费 | 152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211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91篇 |
2013年 | 97篇 |
2012年 | 119篇 |
2011年 | 125篇 |
2010年 | 114篇 |
2009年 | 122篇 |
2008年 | 115篇 |
2007年 | 102篇 |
2006年 | 103篇 |
2005年 | 113篇 |
2004年 | 81篇 |
2003年 | 77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63篇 |
1997年 | 50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51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64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40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7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甜菜碱影响产蛋鸡脂肪代谢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日粮中添加 6 0 0mg/kg甜菜碱促产蛋效果最佳 ,全程平均产蛋率比对照组提高了 8.6 7% (P <0 .0 4 ) ,料蛋比下降了 9.0 2 % (P <0 .0 3) ;日粮中添加 6 0 0mg/kg甜菜碱使蛋鸡5 0周龄和 70周龄腹脂率分别下降了 19.6 3% (P <0 .0 2 )和 2 2 .35 % (P <0 .0 2 ) ,肝脂率分别下降了 8.5 2 % (P <0 .0 5 )和16 .2 8% (P <0 .0 1) ;70周龄蛋鸡腹脂中LPL酶活性下降了 4 4 .83% (P <0 .0 1) ,HSL酶活性提高了 5 0 .0 % (P <0 .0 2 ) ,肝脏中NADPH生成酶MDH活性下降了 2 8.74 % (P <0 .0 3) ;甜菜碱使 5 0周龄和 70周龄蛋鸡血清中T3 水平分别提高了4 3.2 9% (P <0 .0 5 )和 4 3.95 % (P <0 .0 2 ) ,T4水平无明显差异 ,70周龄下丘脑和腺垂体中cAMP含量分别提高了 5 9.89%(P <0 .0 1)和 2 4 .0 3% (P <0 .0 5 ) ;甜菜碱使 5 0周龄和 70周龄蛋鸡血清中葡萄糖浓度分别提高了 4 4 .5 0 % (P <0 .0 3)和16 .2 5 % (P <0 .0 5 ) ,磷脂浓度提高了 71.6 6 % (P <0 .0 1)和 2 2 .4 2 % (P <0 .0 1) ,游离脂肪酸水平提高了 19.6 6 % (P <0 .0 3)和 2 2 .5 1% (P <0 .0 3)。 相似文献
2.
甜菜夜蛾的抗药性研究及其治理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Hubner)已成为一种世界性害虫,由于食性杂,可广泛为害蔬菜、花卉、药用作物、牧草等栽培作物,已知寄主多达170种以上。近年来,该虫的危害逐渐加重,尤其在高温期为害十分突出,已成为农业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害虫。甜菜夜蛾每年可繁殖数代,如福建省每年可繁殖8代,在宾);D地区一年发生6-7代,世代重叠。一、甜菜夜蛾的抗药性问题由于在对甜菜夜蛾的防治上仍然主要依赖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加上操作上的不规范,使甜菜夜蛾普遍产生了抗药性。80年代以来,随着杀虫剂使用频率和强度的不断增加,抗药性也日… 相似文献
3.
48头60kg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分成对照和试验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栏,每栏8头猪。对照组饲喂不含甜菜碱的饲粮,试验组饲喂含1000mg/kg甜菜碱的饲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00mg/kg甜菜碱使试验组猪的胴体脂肪率降低了18.27%(P<0.01),胴体瘦肉率提高了5.71%(P<0.05);使试验组猪背最长肌中肌红蛋白、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4.88%(P<0.05)、17.66%(P<0.05)和21.79%(P<0.05);使试验组猪肝脏中甜菜碱-高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的总活力和比活力分别提高了16.33%(P<0.01)和15.63%((P<0.01);使试验组猪肝脏中游离肉碱的含量提高了16.50%(P<0.05);使试验组猪肌肉中酸不溶肉碱的含量以及酸不溶肉碱与游离肉碱比例分别提高了35.21%(P<0.01)和29.41%(P<0.05)。 相似文献
4.
甜菜夜蛾抗药性监测及机理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采用FAO推荐的点滴法测定了甜菜夜蛾福建福州种群对氰戊菊酯等7种药剂的抗性,以及4种增效剂对5种药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与敏感种群相比,2000年福州种群对氰戊菊酯、顺式氯氰菊酯、灭多威、毒死蜱、丙溴磷、硫丹和虫酰肼的抗性分别达112.8、338.4、31.6、772.6、288.4、7.3和11.1倍;2001年分别达687.2、3090.4、153.8、1981.4、734.3、8.0和47.9倍,抗性谱广,抗性发展迅速.4种增效剂对不同药剂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表明该种群为多重抗性.其抗性与多功能氧化酶,水解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6.
7.
甜菜夜蛾生物学特性及药效测定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徐金汉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7(1):73-77
甜菜夜蛾在福建1a发生8代,世代重叠,以蛹在菜地的松土中越冬,雌雄性比为1:1.3,每雌平均产卵量为524 ̄608粒,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甜菜夜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通过16种杀虫剂对甜菜讹诈蛾的室内药效测定表明,抑太保和拉维因对甜菜夜蛾防治效果分别为96.6%和93.1%,其它杀虫剂防治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根据浙江大学应用昆虫学研究所收藏的寄生蜂标本和国内外报道,对我国寄生甜菜夜蛾的原寄生蜂和重寄生蜂进行了系统整理研究,列出我国甜菜夜蛾寄生蜂33种,其中包括原寄生蜂25种,重寄生蜂8种.同时还以附录的形式列出了我国已报道过但有存疑的寄生蜂5种及国外已有报道但在我国还未采集到标本的寄生蜂70种. 相似文献
9.
三角叶滨藜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藜科植物山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通过RT-PCR技术,从三角叶滨藜cDNA中分离了两个BADH基因片段BADH3和BADH5,并利用巢式PCR、cRACE以及3′-RACE获得全长BADH3。测序结果表明,BADH3和BADH5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1%,其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80%。全长BADH3核苷酸序列长1815bp,79~1578bp为一个开放阅读框架,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全长500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为54700,pI为5.5。其核苷酸序列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山菠菜同源性分别为95%和93%。由三角叶滨藜3′端部分BADH基因的克隆gBADH1和gBADH2推测的外显子序列分别与BADH5和BADH3完全一致,且gBADH1和gBADH2的内含子插入位置和大小有较大差异。表明三角叶滨藜BADH基因是一个多基因家族,至少存在2个成员。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