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7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完全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338篇 |
出版年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53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野外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生态安全地下水位埋深的概念;并深入探讨了地下水位埋深与植被生长、河湖基流量及土地荒漠化的关系,确定了风沙滩地区生态安全地下水位埋深为1.5~5 m;采用面向生态的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理论,以生态安全地下水位埋深为约束,计算出该区地下水可采资源量约为107万m3/d。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三峡库区典型次级流域--小江水域水体实测,提出了三峡库区次级流域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考虑到富营养化评价标准和影响因子的不确定性,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所埘应的隶属度函数,确定其权重系数和模糊综合指数.并结合库区消落带水体实际情况,选用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TP、TN和CODMn为参数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SD、Chla、TP、TN和CODMn含量差异很大,含量范围分别为:1.2~3.5 m、2.12~37.04 mg·m-3,0.026~0.103 mg·L-1、0.681~1.643 mg·L-1、1.15~3.05 mg·L-1.CODMn对水质富营养化的贡献率最小,Chla、SD、TP和TN是水体中主要的污染因子.在春夏季,水域大多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评价客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全球每年通过人类活动新增的"活性"氮导致全球氮循环严重失衡,并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酸化、温室气体排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河流作为重要的氮汇,其氮循环对整个生态系统氮收支的影响、水体氮污染的改善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与控制气候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有助于理解反硝化过程中控制反硝化产物组成的影响因子,以利于增加反硝化最终产物氮气的释放,减少温室气体氧化亚氮的释放,从而加强对河流氮输送和氧化亚氮排放的管理,就河流反硝化的如下关键问题进行了综述:第一,河流反硝化作用的发生地点、时间以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第二,河流反硝化对河流氮负荷变化的响应机制;第三,河流系统的水文和地形地貌的变化对反硝化的影响,换言之,河流反硝化与河流水力学滞留时间及河流氮负荷的关系;第四,从生态系统尺度上讲,与陆地、海洋等生态系统相比,河流系统单位面积的反硝化率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河流系统总的反硝化通量所占比例;第五,河流反硝化研究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小河流水环境容量测算与容量总量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我国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先后经历了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阶段,现已逐渐进入容量总量控制阶段。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制度的实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环境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环境管理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原有的浓度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制度已不能适应。为此,探索、建立容量总量控制机制是当前环保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针对蚂蚁河流域水质现状进行了水质达标分析,对辖区内的点源、面源和生活源排放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选择适宜的容量测算模型,并科学地确定了COD、氨氮等水主要污染物的降解系数等计算参数,对该河水主要污染物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与核定,指出污染物的水环境容量研究是进行流域排污总量控制的基础,并对环境容量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北京燕山河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规律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GC/MS法分析了北京燕山河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其来源。结果显示:在这些沉积物样中,18种多环芳烃的含量分布范围在0.3476~4.4781mg/kg之间,平均为2.6675mg/kg,主要特征是在近排污口处含量最大,远离排污口的源头含量较低。除了SA采样点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相对较低外,其余采样点多环芳烃分布均匀且含量较高,显著高于长江南京段、辽河及台湾高平等河流含量。对多环芳烃特征组分的比值(荧蒽/芘(F/Py)、苯并(a)蒽/(苯并(a)蒽 ■)(BaA/(BaA Cy))及甲基菲与菲的比值分析表明:该河流表层沉积物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原油污染。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太湖流域不同污染控制区中28条主要环湖河流河口处表层0~10cm沉积物中氨氮(NH3-N)、硝氮(NO-3-N)、有机氮(Org-N)及总氮(TN)含量,揭示氮的空间分布并分析各形态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环湖河流表层沉积物中TN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污染控制区>北部区>湖西区>浙西污染控制区,平均958.70mg.kg-1,且以东部污染控制区中吴溇河口最高,污染最重。NH3-N含量远高于NO-3-N,平均200.29mg.kg-1;Org-N含量及分布与TN相似,平均758.40mg.kg-1,占TN的39.27%~95.12%。NH3-N是可交换态氮(EN)的主要存在形式,Org-N是沉积物中氮的主导形态,沉积物中TN只有极少部分在成岩过程中发生矿化。 相似文献
7.
城市河流水环境建设是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开始下降,尤其是体现在城市河流水环境的恶化方面。针对这一现象,本研究简述了城市河流水环境的含义、构成及功能,并通过对国外河流建设的介绍及对我国城市河流水环境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规划治理的原则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浅淡三江平原退耕还湿工程的深远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江平原湿地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其面积为1.52 万 km2,占黑龙江省湿地总面积的 74%,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别拉洪河流域、穆兴平原、嘟噜河流域。从世界范围来看,三江平原湿地是很多国际迁徙鸟类的必经之地和繁殖基地,拥有丰富的动植物、鱼类和水资源,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城市河流景观整治中的类自然化形态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河流迥异于乡村田园河流和乡村溪流,在河流景观工程建设上受到城市环境、水利及生态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结合南京滨水绿地实例和国外城市河流成功改造实例,对中国近年来城市滨水景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滨水景观日趋硬质化、重视觉形式和肆意设置休憩空间等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河流本身的自然原生态价值与潜力和大众需求为前提,提出城市河流景观建设应视其所处地段环境条件进行因地因势满足城市河流的防洪功能,以期在基于生态工法下找到适当的理性实践途径,最终达到城市河流最观类自然化形态保护和恢复的目的。参11 相似文献
10.
渤海湾主要入海河流入海口沉积物有机氯农药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渤海湾主要入海河流(蓟运河、永定新河、大沽河、独流减河、子牙新河、北排河)入海河口为研究区域,利用超声提取技术,使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的有机氯农药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主要入海河流河口沉积物的CPOs含量在34.0~518.3ng·-1之间(以干质量计),以大沽河的污染最为严重.各河流的主要CPOs分布模式不同,其中永定新河、子牙新河CPOs污染以DDTs为主,蓟运河和北排河则以HCHs为主,独流减河七氯污染最为严重.与国内外其他地区沉积物相比,该地区沉积物中CPOs污染处于较高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入海河流中都存在着CPOs的近期输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