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237篇
林业   42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8篇
  154篇
综合类   451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在不同污泥堆肥含量的滨海盐渍土中,AM对三叶鬼针草生长及植株内Cu富集量的影响。试验设计0%、20%、40%、60%、80%、100%污泥堆肥含量共6个土壤处理水平,2个AM真菌菌株和1个对照。结果显示:随着盐渍土中污泥堆肥含量增加三叶鬼针草生物量显著上升,在40%、80%污泥含量处理中,接种苗地上及地下生物量均显著高于非接种苗;接种苗侵染率在20%~80%污泥堆肥处理中显著高于纯盐渍土处理;在较低污泥含量处理中(0%~60%),三叶鬼针草接种苗地下部Cu浓度显著高于非接种苗,而在高污泥含量处理中,接种苗与非接种苗差异不显著;接种AM真菌提高三叶鬼针草地下部Cu富集总量,接种苗根系内Cu富集量是地上部的3~4倍。表明污泥堆肥中接种AM真菌可以促进三叶鬼针草的生长和提高对重金属Cu的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重金属Pb2+浓度下螯合剂EDTA处理对桑树和任豆幼苗修复土壤中重金属Pb2+的效果及Pb2+在植物茎叶及根部积累,以期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及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盆栽模拟法,以4 L /盆 Hoagland营养液作为培养液,培养液中的Pb2+浓度分别为0、2.5、5.0、10.0、25.0、50.0、100.0、150.0、200.0、250.0 mg/L,EDTA的浓度均为0.55 mmol/L,以不添加EDTA作对照。分别测定桑苗和任豆幼苗茎叶和根部的Pb2+浓度。【结果】随着水培液中Pb2+浓度的增加,桑树和任豆幼苗对Pb2+的吸收和积累量也逐渐增大;在相同的重金属Pb2+胁迫背景下,加入EDTA的桑树和任豆幼苗对Pb2+的吸收量比不添加EDTA的对照组明显增高;桑树和任豆幼苗体内Pb2+浓度通常为根部>茎叶,而添加EDTA能加速重金属Pb2+向茎叶的转运。随着培养液中Pb2+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Pb2+在植物根部的积累逐渐增加,而向茎叶的转运则相对减少。【结论】桑树和任豆幼苗具有较强的重金属Pb耐性,而EDTA能促进桑树和任豆幼苗对重金属Pb2+的吸收,因此,桑树和任豆可作为修复植物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地区。  相似文献   
3.
在废弃的铅锌尾矿库进行人工植被恢复试验,对3年生15种植物修复铅锌矿尾矿的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参试植物出现叶片黄化、提早落叶或停止生长现象。株高和基径增长率、根系生长、生物量等种间差异显著。根系生长深度受到抑制,最大侧根长、细根长度比例和根系生物量比重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桤木、紫穗槐、截叶胡枝子、紫花苜蓿4种固氮植物叶片受害轻微,均有根瘤出现。火炬树、夹竹桃叶片受害程度较低,相对生长率较高,单株生物量较大。植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积累因植物种类、部位、金属种类不同而不同。植株不同器官Pb和Zn浓度高低总趋势为根>茎,部分树种Zn浓度表现为茎>根。在15种参试植物中,截叶胡枝子单位面积地上部Pb和Zn积累量均最高,分别为65,199mg·m-2,其次为紫穗槐,Pb和Zn积累量分别为43,127mg·m-2。筛选出综合表现较佳的紫穗槐、截叶胡枝子、火炬树、夹竹桃、桤木、盐肤木、紫花苜蓿和加拿大紫荆等8种植物,它们是铅锌尾矿库植被恢复的适宜材料,其中固氮植物应用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我国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形势与现状.与传统、物理化学技术相比,生物修复技术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研究价值.生物修复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动物修复以及联合修复,目前该技术尚处于研究与发展阶段,在实际大规模重金属修复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从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动物修复技术及其联合修复技术4个方面简述了生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中的研究进展与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最后探讨了生物修复技术现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采用植物修复前后污泥分别对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var.communis)、生菜(Lactuca sativa var.ramosa)、莴笋(L.sativa var.angustata)种子发芽与根伸长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修复后的污泥仅在培养初期对蔬菜种子发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培养中后期抑制作用迅速消失;植物修复后的污泥对蔬菜种子根伸长的抑制作用较小,但随着污泥用量增加,对根伸长的抑制作用也加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落花生对中铜与锰的富集能力。【方法】通过水培的方法,研究落花生对铜和锰的吸收及修复水体能力。经过25d的培养后,用酸消解植物,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植物中的铜和锰的含量。[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处理25d后,落花生生长状况受重金属离子的影响明显,其中高浓度组有些种苗出现腐烂情况,并且生长明显比其他组缓慢。从、蒯定结果来看,低、中、高浓度处理组中落花生对铜离子平均吸收量分别为115.2、127.2、69.4mg/kg,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合量(8.2mg/kg),说明落花生对铜有一定富集能力;而在低、中、高的重金属浓度下,落花生对锰离子的平均吸收量分别为30.4、24.0、24.7μg/kg,与对照组锰离子的含量(19.2μg/kg)无明显差异,落花生对锰的富集效果并不理想。[结论】落花生适用于低、中浓度重金属铜污染水体或土壤的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7.
铅锌超富集植物及耐性植物筛选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利用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提取作用从污染土壤中去除重金属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之一.本研究从植物修复作用机理入手,分析了超富集植物和耐性植物的特点与解毒机制,列出了Pb-Zn超富集植物种类,最后分析了Pb-Zn植物筛选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超富集植物的筛选和植物修复工作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重金属铅锌超富集植物和耐性植物筛选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适合吸收城市尾水中重金属的植物品种,研究了酸模(Rumex acetosa L.)、莎草(Cyperus glomeratus L.)和空心菜(Ipomiea aquatica Forsk)3种植物对城市尾水中重金属Zn、Cu、Pb和Cd的去除效果,并以酸模为材料,研究其对人工模拟重金属Cd和Pb污染水体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酸模、莎草、空心菜3种植物对城市尾水中Zn、Cu、Cd、Pb的去除率分别为74.33%、60.43%、45.45%、36.43%,其中酸模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最好,其次是莎草和空心菜。酸模对尾水中Zn、Cu、Cd、Pb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6.63%、90.37%、76.81%、66.67%。Cd和Pb含量分别在0.5~2.0mg/L和0.2~0.4mg/L时酸模有较好的耐性。因此,酸模更适合于城市尾水中重金属的吸收修复,且对一定质量浓度Cd和Pb表现出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9.
陈梅  敖嘉  唐运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345-12348
[目的]为了了解环境介质中同时存在Ca2+和Sr2+2种离子时油菜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方法]在石英砂和Hoagland营养液培养体系中,用浓度为0、10、20和40 mmol/L SrCl2及浓度为0、5和10 mmol/L Ca(NO3)2处理3叶龄油菜幼苗。在处理0、7、14和21 d后,分别取样测定POD、CAT和SOD的活性。[结果]在相同的Sr2+浓度下,随着Ca2+浓度的增加,POD活性增加,Ca2+明显缓解Sr2+对油菜幼苗的毒害作用。[结论]该研究从抗氧化角度初步阐明油菜具有较高富集Sr2+能力的机理,为利用油菜对锶污染环境进行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植物修复技术对广西崇左市某一铅锌矿区的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治理。研究石灰和泥炭处理对东南景天和玉米的生长及积累重金属的影响。[方法]进行为期1年的大田试验,植物种植模式为单种玉米和玉米套种东南景天2种方式;土壤改良剂的处理为单施石灰和石灰+泥炭处理2种方式。[结果]大田试验证明,在土壤Zn和Cd分别达3 574 mg/kg和29 mg/kg的条件下,东南景天生长良好,其地上部Zn和Cd含量最高达21 982 mg/kg和1 013 mg/kg。施用石灰或泥炭均可促进东南景天和玉米的生长,提高2种植物对Zn的积累,抑制玉米对Cd的积累。[结论]在施用石灰+泥炭的基础上采用玉米套种东南景天的方式可以获得最大的Zn和Cd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