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木麻黄水浸液对其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木麻黄防护林存在更新困难,连栽引起生产力下降的问题。采用木麻黄根、新鲜小枝、枯落枝和表层土壤的水浸液处理其幼苗,研究木麻黄他感作用。结果表明,木麻黄各种水浸液对其幼苗生长均起抑制作用,并且随水浸液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加强。木麻黄不同器官相同浓度的水浸液对幼苗生长的抑制程度表现为根 >新鲜小枝>枯落枝>表层土壤。说明木麻黄更新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木麻黄分泌他感物质抑制自身生长。 相似文献
2.
木麻黄根系浸提液对幼苗营养吸收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15年生实生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根浸液对木麻黄幼苗营养吸收、生长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麻黄根浸液对其幼苗吸收钙、镁、锌元素有明显抑制作用.低质量分数根浸液促进木麻黄苗木根对钾、铁的吸收和茎对钾、铁、钙、镁的积累,而高质量分数根浸液抑制苗木对钙、铁、铜、锰的吸收.木麻黄根浸液显著抑制木麻黄幼苗生长和根系活力,说明木麻黄根浸液对木麻黄幼苗产生他感作用,通过降低木麻黄苗木根系活力,减少幼苗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进而影响木麻黄幼苗的生长.图7表1参25 相似文献
3.
木麻黄混交林防护效能和改土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木麻黄分别与厚荚相思、刚果12桉、湿地松混交造林研究表明,与木麻黄纯林相比,木麻黄混交林能有效提高防风固沙效能和改善土壤的肥力状况,其中以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表现得最明显,其次为木麻黄与刚果12桉混交。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林是沿海地区理想的防护林类型。 相似文献
4.
短枝木麻黄在福建东山试点的种源试验结果分析与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设在福建省东山试验点的41个短枝木麻黄种源的11个性状遗传分析表明,种源间在各个生长和形态性状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遗传力在039~088之间,表明各性状的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所致,具有较强的选择潜力.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冠幅与树高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各生长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主干分叉习性与主干通直度间呈极显著相关.以用材林为培育目标,选择材积、胸径、树高为主要指标,同时考虑主干分叉习性、主干通直度等干形性状,从41个种源中筛选出7个优良种源,分别为18014(印度)、18154(菲律宾)、18157(马来西亚)、18153(巴布亚新几内亚)、18296(泰国)、18312(瓦努阿图)和广东湛江种源,这些优良种源的增产作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5.
厚荚相思木麻黄混交林分结构和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厚荚相思木麻黄混交林、湿地松木麻黄混交林、厚荚相思纯林、湿地松纯林和木麻黄纯林的林分结构和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厚荚相思比木麻黄、湿地松生长更快.厚荚相思木麻黄混交林的生产力最高,林分总蓄积量达到217.17m3·hm-2,总生物量151.85t·hm-2,分别比湿地松木麻黄混交林、厚荚相思纯林、湿地松纯林和木麻黄纯林增加182.19%、40.16%;9.77%、1.98%;248.03%、41.93%;430.98%、188.41%.厚荚相思木麻黄混交林分结构成层性明显,有利于林分生物量的积累和生态防护效能的发挥.因此,可以把厚荚相思木麻黄混交林作为沿海防护林主要造林方式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单叶蔓荆改善滨海沙地微环境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宋天英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1(4):524-526
调查、分析了蔓荆地、非蔓荆地土壤养分、木麻黄生长量及蔓荆植被林微气候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单叶蔓荆具有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木麻黄生长的作用,可作为海滨沙地、风口地段固沙造林的先锋植被. 相似文献
7.
滨海沙地木麻黄基干林带不同更新方式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密切值法,于2002年对滨海沙地木麻黄基干林带5种更新方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间隔带状采伐更新方式优于林下套种更新方式,间隔带状采伐更新其生态、社会、经济及综合效益均高于林下套种更新方式。在间隔带状采伐更新中,以窄采伐带为优。林下套种更新方式中,林带渐伐后林下更新方式其生态、社会、经济及综合效益均比直接在林下套种更新方式高。对于只能进行林下套种更新的木麻黄基干林带.根据林带郁闭度作适当渐伐调整并选用适应于沿海沙地生长具有一定耐荫性的树种在林下套种,可使其综合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9.
福建省木麻黄毒蛾灾区区划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区划理论,应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将福建省木麻黄毒蛾灾区区划为3个区和3个危险程度等级,并建立Ⅰ、Ⅱ级危险程度等级的发生面积预测预报数学模型。经检验,该模型精度较高,拟合效果好,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下木麻黄幼苗Na+、Cl-的累积及其抗盐能力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盐胁迫下木麻黄幼苗Na^ 、Cl^-含量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浓度的增加,木麻黄幼苗各器官中的Na^ 、Cl^-含量显著增加;Na^ 、Cl^-以积累在根部为主,并且植物体内Na^ 的累积速度大于Cl^-相关分析表明,各器官中Na^ 、Cl^-之间,以及与枯枝量、土壤中Na^ 、土壤中Cl^-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Na^ 和Cl^-可能都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直接因子。参照Mass提出的植物抗盐等级与其相对应的土壤EC值,推断木麻黄为抗盐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